第177期

創造 屬於台灣的那些年

松山文創園區的「原創基地節」,期待透過文化創作引發對台灣美好年代的回響。

創造 屬於台灣的那些年

記者 秦洛芸 報導  2013/12/08

松山文創園區於二○一三年十二月六日至十五日舉辦原創基地節共分三個展場,分別為「音樂實驗室」、「城市遊戲台」以及「好家,在台灣」,期待以此呈現出本次策展主題概念「美好的年代」,展場內創作者們以獨特方式呈現出歲月中台灣的各式特色。創作者秋和先生表示,創作是為台灣原有的文化在創造出新文化,讓文化有更多價值,期待透過這次展現能讓台灣人更了解自己居住的地方。現場除了有各式展品外,還有表演和小活動可參與,並能與創作者們談天,了解更多對台灣文化的解讀。透過藝術,引出對台灣更多的關懷。


在展場中,創作者布置屬於自己的天地,歡迎知音駐足。(照片來源/秦洛芸攝)

 


在松山文創園區舉辦的「原創基地節」,以「美好年代」為策展概念,期盼能引起大眾對台灣的感動。
(照片來源/秦洛芸攝)

 


透過精巧的布置引起過路者的興趣,攤主述說自己對台灣人和地的熱愛。(照片來源/秦洛芸攝)

 


設計巧思不僅僅是為了好看或賣錢,更是希望能引起大眾的興趣和深思。(照片來源/秦洛芸攝)

 


展場內,並不是所有東西都是「設計品」。這滿牆的玻璃杯,是攤主多年來的收藏,屬於台灣經年累月的創作痕跡。(照片來源/秦洛芸攝)

 


以傳統的方式包製商品,攤主希望能喚醒大家對過去的回味。(照片來源/秦洛芸攝)

 


除了攤位展示外,表演者陳佳慧和曾彥婷以「麵包以後」為題,呈現時代的變遷。(照片來源/秦洛芸攝)

 


牆邊靠著一本本書,是一本本屬於台灣的記憶,疊起來,看看記錄了多少個歲月。(照片來源/秦洛芸攝)

 


除了過去的記憶,現代的流行物件也是構成美好年代的重要元素,如前陣子風靡的黃色小鴨也成了創作者的靈感來源。(照片來源/秦洛芸攝)

 


文化與科技的結合,走在時代尖端的機器人,隨著樂曲投射出不同畫面,映照出台灣樂團五月天的歌。
(照片來源/秦洛芸攝)

記者 秦洛芸
秦洛芸,個性有時候很衝動有時候很保守,感覺上是矛盾的人,腦袋不知道都在裝什麼。總之,是個不太會自我介紹跟寫感性文的偽理性人士。
記者 秦洛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