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期

解開枷鎖 緣起不滅

每年來自K的花束,是贖罪還是告白?三位貌似互不相識的主角卻都和K有著微妙的關係。

解開枷鎖 緣起不滅

記者 陳佩瑄 文  2013/12/08

每年來自K的花束,是贖罪還是告白?住在AKASHIA商店街附近的三位女主角,看似毫無關連卻又有著些微的連結。三位主角都常經過山本鮮花店、到梅香堂買金鶚燒、喜歡藍色的龍膽花以及畫家香西路夫的〈未明之月〉,貌似互不相識的三人彼此間卻有著無形的聯繫。


花之鎖一書細膩地描寫三個主角的故事。(圖片來源/三民網路書店
 

在AKASHIA商店街

作者將《花之鎖》這本書分為六個章節,每章節下有三篇,分別以梨花、美雪以及紗月三位女主角的視角敘述故事,而故事的背景都發生在AKASHIA商店街上。

故事首先由梨花拉開序幕,梨花從小就失去雙親,靠外婆撫養長大,日子雖然辛苦也還過得去,但她工作的公司突然惡性倒閉,再加上外婆得了腫瘤需要龐大的醫藥費,生性高傲的梨花只好低下頭和神祕的K先生求助,希望能和他借到一些錢。

美雪則是一位溫柔、纖細的女性,很容易因為別人的一點動作、言詞而胡思亂想,她是以家人至上的家庭主婦,老公就是她的全部,夫妻倆間感情融洽,但在一次意外中,老公高野和彌摔下懸崖,不幸身亡。

而紗月是生長在單親家庭的畫家,同時也在梅香堂兼差。母親從小就教導她要堅強,不能依靠任何人,因此她生性倔強。在大學時她加入了登山社,認識了一群好朋友,也認識了她的初戀情人浩一,之後卻因為某種特殊原因而分手。

整個故事以梨花尋找K為主軸,藉著三位主角各自的故事串連整個劇情。最終,梨花終於發現了K是誰,也意外知道家中的秘密。


人物關係圖。(圖片來源/三民網路書店
 

再見雪月花

《花之鎖》是一部推理小說,藉由三位女主角各自訴說自己的故事進而拼湊故事的真相。看似平形毫無交集的三位女性,並行生活在同一小鎮上,而讀到最後才發現原來三位女主角並不是生活在同一時空下,她們來自於不同時空背景。

每一章節都是按照「花」、「雪」、「月」的順序敘述故事,到最後一章節〈再見雪月花〉才恢復了應有的順序,「雪」、「月」、「花」,原來三位女主角美雪、紗月和梨花分別是外婆、媽媽和女兒。

作者對於角色的描寫很細膩,情感飽滿地道出三名女性的執著與堅韌,美雪原本是個溫柔的小女人,丈夫死後她一度尋死,但在發現肚子裡有小孩後,她決定要堅強地活下來,小女人轉變為女強人,獨自撫養紗月長大,舅舅、表哥一度要幫助她,但她認為他們是殺夫仇人,因此與他們斷關係,從此不再聯絡,而在自己病危時,她不顧自己的身體狀況,請梨花把她的積蓄拿來買畫作〈未明之月〉,而不用在自己的手術費上,道出美雪是多麼地愛她的丈夫,連生命都可以不顧。

作者不時會在字裡行間暗藏一些蛛絲馬跡,像是三位女主角和梅香堂的關係,隱約透露著時間的轉換以及她們之間的聯繫。而山田一家人以及鮮花店也有著相同的效果,紗月去花店買花時提到花店有一個小男孩,到梨花時,這個小男孩已長大,變成梨花的好朋友健太,並同梨花一起去尋找K的答案。
 

花的物語 

故事中作者喜歡將花草賦予獨特的意義,又或者把花草比擬成人物,為故事增添不少色彩。其中最常出現在故事中的藍色龍膽花,它的花語是最愛傷感的你,更深的意涵是悲天憫人的心,作者多次提到龍膽花或許是因為它符合故事藍色的憂傷,也象徵紗月因憐憫初戀情人浩一受病痛折磨,決定放下上一代的恩怨,捐贈骨髓給浩一。除此之外,藍色的龍膽花在故事中象徵著決心,當主角做出決定時,總會買一束龍膽花回家。

而紗月用來描述倉田學姊的駒草則有高貴、貴重物品的意思,符合倉田學姐堅強、高傲的形象,也象徵著倉田學姐在紗月心中崇高、不可抹滅的位置。

作者湊家苗將每個人細膩的情感投射在意象豐富的花語之中,為小說增添了不少雅致。


故事中常出現的藍色龍膽花。(圖片來源/影評
 

從黑暗系到療癒系

《花之鎖》作者湊佳苗是位家庭主婦,結婚前曾在高中擔任家政科老師以及服裝相關產業,曾以《告白》這部作品獲得多項大獎,並翻拍成電影。之後陸續推出《往復書簡》、《境遇》等五部作品,但還是以《告白》最為人稱道,甚至有讀者認為自從告白以後,湊佳苗的的作品每況愈下,越來越乏味,頗有江郎才盡之感,不過《花之鎖》這部作品重拾了許多讀者的信心,堪稱繼《告白》之後最精彩的作品。

《花之鎖》和《告白》風格非常不同,同樣是推理小說,但《花之鎖》給人的感覺較溫暖較寫實,可以感覺到湊佳苗溫柔的筆觸,與身為女人的柔情。而《告白》則比較冷酷無情,作者刻意描繪社會的黑暗面,冷冰冰的語氣,再加上人格扭曲的角色,讓人感受黑暗的壓力。除此之外,《告白》講的是復仇,有仇必報的心態,而《花之鎖》則是包容以及原諒。湊佳苗以往的作品較黑暗,較寫實,《花之鎖》卻打破以往傳統,整部故事雖壟罩著淡淡的哀傷,卻又細膩地描寫女性的溫情,沒有《告白》的震撼,卻有滿滿的溫柔與感動。

湊佳苗喜歡先告訴讀者事情的結果,再推回事件的原因,讓讀者越發好奇,越想繼續讀下去,而讀到後來終於知道事情的真相時才會大嘆一口氣,原來事情是這樣子!兩部小說均以多視角來闡述故事,不同的是《告白》先告訴讀者結局,再由不同角色闡述當時的情況以及內心的想法,此一手法很特別,在其他小說不易見到,好處是不會只聽單一方面敘述,多重面向,讓讀者不會侷限在主角的思想,可以以較客觀的角度看得更清楚。《花之鎖》則是先敘述故事背景,同樣以多視角敘述故事,這三人卻是處在不同的時空背景,共同拼湊同一個故事。


《告白》一書獲獎無數,和《花之鎖》風格迥異。(圖片來源/影互動

儘管美雪一家受盡折磨、委屈,但最後她們還是選擇寬恕北神一家,解開兩家多年的恩怨與心中的枷鎖。湊佳苗藉著《花之鎖》這本書向讀者表達,只有透過寬恕與包容才能得到真正的釋懷。

記者 陳佩瑄
大家好,我是陳佩瑄,平常喜歡聽音樂,打球。因為有著黝黑的皮膚,加上家裡住在遙遠的信義鄉,很多人都誤認我為原住民,其實,我可是正港的台灣人,所以別再把我認錯了。大三了,要寫喀報好緊張,還請大家多多指教囉:)
記者 陳佩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