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蓮市場
竹蓮市場
圖文/ 黃夙蓮 報導、撰稿、監製、拍攝...等 2007/12/16
新竹市的公有市場「竹蓮市場」之委託經營權,即將於明年五月到期重新招標,此舉對於市場裡兩百多個攤位來說事關生計。今年九月,竹蓮市場的攤販代表們便曾與呂學樟立委至市府陳情,希望能保障兩百多個攤販之權益。今年十一月,新竹市議員宋金海與許文棟也曾再次與市府陳情,但迫於公有制度,唯一的解決辦法只能向內政部、經濟部等單位尋求解套,目前仍無明確的解決方案。
![]() |
竹蓮市場位於新竹市南大路上的竹蓮街,其名稱由來為對街歷史悠久的竹蓮寺。市場之建築物完工於民國86年,88年正式營運,一共三層樓、並備有地下停車場。 |
![]() |
一踏進竹蓮市場,不僅沒有傳統市場的惡臭和潮濕,反而還有電扶梯和空調,環境和一般的傳統市場比起來好了許多。 |
![]() |
裡面的攤販因為經過設計與管理,也都乾淨而井然有序,但精心規劃之下,卻失去了一點傳統市場特有的味道。 |
|
|
竹蓮市場正門口,許多阿婆在地上排著一排,賣著自己種的菜,不時的聊天、招攬客人,也形成一種特別而可愛的景象。 |
|
|
|
離門口再遠一點的,還有一排發財車排列著,載著滿滿一車自己種的蔬菜水果,看起來也是新鮮可口。 |
|
|
竹蓮街上也有一些攤販,每天早上人潮多的時候,街上總是擠的水泄不通,生意可不輸竹蓮市場裡面的店家。 |
|
|
|
|
|
|
負責一家大小吃喝的家庭主婦,手提著一堆塑膠袋、拖著菜籃子、菜籃裝滿菜、甚至推著小孩採買,都是稀鬆平常。 |
![]() |
市場旁另一邊較隱密的巷子,是尚待施工的工地,旁邊也是一些舊房子,相較於竹蓮市場的完善與便利,形成一種對比。 |
![]() |
![]() |
隱密的那條巷子裡尚有一些店家在營業,店家們為了增加客人量,選擇在巷口插上招牌以吸引人氣,也形成一種特殊景象。 |
有的店家甚至是用鐵皮屋搭蓋而成,鐵皮屋上也已被貼著出租廣告,儼然像個工地。 |
|
|
竹蓮市場雖然設備健全,但比起竹蓮市場裡面的攤販正憂心著未來是否會被迫遷移,在竹蓮街地上擺攤的攤販反而顯得怡然自在。 |
![]() |
記者 黃夙蓮
黃夙蓮 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 專長領域:新聞撰寫、專題寫作、電子報製作、影片拍攝與剪輯 關心議題:網路新媒體、媒體現象、性別、次文化 我喜歡看東西, 不管是電影、書、圖片、電視。 另外我喜歡蒐集一切冷門的東西:冷門電影、冷門書、冷門音樂、冷門圖片 幻想自己因此而成了冷門獨特的人而可以暫時脫離胡鬧的世界。 我也喜歡寫東西, 不過是在非強迫壓榨的情況之下, 現在正在努力強迫自己看完什麼都要留下點心得感想, 是有點累,但20年後的我應該會感到欣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