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拍!Watch out!
網拍!Watch out!
報導/ 江柏廷 2007/12/16
「網拍」,這個近幾年迅速崛起的消費平台,提供消費大眾一種較不費力、迅速方便的消費新選擇。滑鼠左鍵一個下標指令,跑一趟鄰近的提款機,再悠閒自適地等個一兩天,商品就被寄送到府,既省時,又省力。;當成千上萬個迷哥迷姐們拜倒在網拍之下,話匣子全是網拍經時,他們似乎很難想像得到,要是交易上的糾紛不幸臨頭,沒完沒了的爭執與溝通,可能淪為無限的倒數迴圈!
|
琳瑯滿目的商品、促銷方案以及貼心的設計(圖左上的賣家精選),
使網拍成為青少年間討論的熱門話題。
圖片來源:http://tw.bid.yahoo.com/tw/2092072041-category.html?.r=1197701345
「我買過幾次網拍!我本身不會轉帳,所以都要找人幫忙!」就讀於朝陽科技大學視覺傳達系三年級的陳詩縈表示。因為網路拍賣有別於一般刷卡與付現的交款形式,需要透過核對銀行帳戶以及匯款這一關,才算是達到初步交換,因此,儘管網拍不用浪費腳程游走於街頭,不必長時間冒著風吹、日曬、雨淋等阻礙,但是,從下標開始,一連串的詢問與核對,樣樣少不了。此外,轉帳付款已隨時代演進,逐漸轉移目的與對象,從過去的電費、水費等帳單的繳費模式,擴張到實品貨物的買賣。現在,想像一個站在ATM櫃員機前進行交易的人,他除了可能在進行一般的提款服務外,為了線上訂購的一套檸檬烤雞翅而轉帳,也不是不可能的!
網拍糾紛是非多
|
買家為了交易上的糾紛,在網拍的「關於我」介面上提醒買家下標前需注意的事項。 |
「有時候賣家沒有通知我,我就要主動問他銀行帳戶等資料,要是寄的信被當成垃圾郵件,可能就要重複再寄!」陳詩縈不平地說。由此可知,陳詩縈的例子中,即使轉帳的部分是由同學代勞,但是轉帳前的資料確認也需耗費一大功夫!「有一次交易花了我很多的時間,我的信被他的信箱過濾掉了,我覺得他太被動了,都不主動聯絡我!」關於網拍賣家的主動性,也是一個相當有趣的現象,很顯然地,在實品店面進行交易買賣,就很少出現主動與被動的紛爭。消費者往往主動或被動得知商品的性質與價格,然後自己抉擇是否消費。甚至因為現代人的自我意識高漲,對於那些尾隨在後、一抓住機會便不斷推銷的店員容易產生反感,希望透過自己主動的觀察進行選購。對此,網拍可能也擁有這項優點:買家可以在頁面上自由提出問題與賣家交流,不受過分主動的推銷干擾;然而,網拍上的主動與被動糾紛卻仍屢見不鮮,很顯然有其他阻力的存在。
「沒事幹嘛用網拍?可能買到盜版貨,賣家被標負評根本不痛不癢,我不想在這上面貪小便宜!」就讀於東吳大學微生物系三年級的陳奕閔因為對虛擬拍賣的不信任感,因此從未使用過網路拍賣的服務。就讀於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系的洪嘉蓮與萬如鈞也表示,雖然平常有逛網拍的習慣,但是在下標之前,還是會審慎思考,不管是價格、品質、品牌真偽等等,都是考慮的重點。有些時候,熬不過長時間的考量,就直接到店家購買去了。由此可見,虛擬店家果然容易使人存疑,尤其是在網路世界中,真假對錯的判別沒有準則,態度有時便決定了一切。
曾經有過多次網拍購買經驗的元智大學企管系的王瓊慧表示自己曾有一次不愉快的網拍經驗:「我那時買毛衣,花了1000多元換來一件破爛的瑕疵品,要求賣家退換,反而被痛罵一頓!」就讀於成功大學歷史系的林容年也表示,因為害怕網路的真實性,對於網拍也相對的陌生,幾次破例購買網拍東西的經驗告訴他,實品的品質跟網頁上的品質相差甚遠,不能當下試穿的缺點,以及多次耳聞同學與賣家間的糾紛,都造成他使用網拍的最大阻力。可見得,網路世界畢竟不像真人面對面的對話,另一方面,網拍的評分機制對一些賣家來說,也不致於造成多大威脅,人情壓力在網路世界中,有時是不大適用的。
新型網拍詐騙手法出現
除了網路上的買賣糾紛外,近年來詐騙集團也將觸角向此延伸,大行其道。根據日本警察廳最新網路犯罪資料顯示,日本2007上半年的網路犯罪率創下歷史新高,其中,網路拍賣的詐欺案件尤其嚴重。從資料數據來看,共計一千八百零二筆的網路犯罪紀錄中,有九成的紀錄跟網路拍賣有關。回歸到台灣的網拍環境,台灣網拍界的龍頭:Yahoo!奇摩除了在去年8月中宣布收取3%手續費用,造成部分賣家出走潮外,從隔月(9月)開始,又吸引了洶湧的網拍人潮,每個月將近700多萬人守護著電腦螢幕,一筆一筆地搜尋著夢想中的商品,而一件一件的詐騙案也就由此發生。
就讀於政治大學經濟所一年級的江一玲口述接到詐騙集團電話的經驗:「那通詐騙電話告訴我,我在匯款過程選錯入賬方式,將定期在我的戶頭扣款!他連我的轉入帳號跟名字都說的出來!」雖然後來江一玲沒有因此上當,將款項平白無故轉入詐騙集團手中,但是對於其手法及資訊來源大表震驚。另一類似的案例也發生在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二年級的黃鈺恵身上,他心有餘悸地說:「他告訴我轉帳上面出了問題,選到分期付款的方式,所以每個月會扣390元的錢,我差點就相信了,最後我靈機一動,馬上報警處理!」很顯然地,過去類似孩子綁架、帳單未繳、賒帳等等的詐騙電話已經落入俗套,透過網拍進行詐騙,已成為詐騙伺機而動的新選擇。
|
Yahoo!奇摩為杜絕買賣糾紛與資料洩出,使詐騙集團有機可乘,特別設置結帳通機制,目的提升交易安全性。 |
為什麼網拍詐騙如此盛行?又為什麼詐騙電話一端能夠指證歷歷說出買家的帳號及戶名?大致上可以理出個頭緒:因為網路存在一種虛擬的不真實感,儘管可以透過電腦螢幕看到商品的品相,但是這樣間接的視覺接觸完全取代了觸覺、嗅覺等的選購模式,其實無形中造成買家的基本防衛感。買家防衛,賣家也同樣備受壓力;然而,詐騙集團便利用這樣的人性弱點伺機犯罪,周旋在這樣不確定的關係中謀取非法利益,儘管自認是拍賣箇中老手的買家們,同樣可能落為詐騙集團的肥羊。而詐騙集團的電話等資料來源,則很有可能是買家在公共場合理登入拍賣系統,進而造成木馬程式盜取資料而造成的結果,當然,更直接的人為操作:像是賣家資料的非法流通、盜取等,也有相當程度的可能性。
謹慎小心才能買的安心 避免上當
為此,Yahoo!奇摩特別設置了「結帳通」的交易機制,以防交易過程中的資料外洩糾紛,交易結束後,款項的匯入匯出呈線型流程,提醒買賣雙方進行一關一關、審慎的確認;然而,這一機制推出後的效果有其侷限性,因為部分賣家本身也有反詐騙的因應對策,各自擁有買賣交易的頁面,「結帳通」有時淪為一種可有可無的提醒機制罷了。而網拍詐騙案似乎仍不絕於耳,問題便回歸到一些人為疏失:賣家各自設計的結帳頁面安全性引人質疑、有些賣家一樣把拍賣當成轉帳了事的交易,不注意賣家評價以及交易的詐騙提醒。總歸一句話,人們對於網拍的虛擬空間,既是熟悉,也陌生。
很顯然地,當時代不斷演進,拍賣成為購物新勢力時,智慧型犯罪也不是省油的燈,不斷推陳出新、手法也越顯成熟、明快;然而,網路詐騙集團怎麼發生?一切都是衝著人性本質而來。當人們口口聲聲說著「科技始終來自人性」,一件一件科技產物也順應時事推出時,卻赫然發現,所有的一切仍舊敵不過人性的初衷。然而,我們還是有機會成為科技聰明人,使用網拍就是一種訓練,除了在選購上的小心翼翼、錙銖必較外,觀察賣家評價、交易提醒,完成買賣雙方的良好人際互動也是相當重要的。另一方面,隨時留心詐騙的手法與行徑,警覺地、順利地從買賣到完成交易,才是新時代買家、賣家真正的自我更新,千千萬萬別讓「詐騙始終來自於人性」成為新時代的勢力與警語!
參考新聞:
![]() |
記者 江柏廷
我是傳播與科技學系的江柏廷,目前大三,走的是理論研究的學群,我喜歡文字分享這件事,所以希望在這門電子報課程中,學到怎樣使用不同文字風格,來表達各種概念及心裡的所感所想。 我比較關心及了解的領域是娛樂圈的消息,像是樂評以及影評,這些都是我很喜歡嘗試的寫作方向,因為任何一個音樂者或是影像工作者,都是淬煉極久的內涵及心血,才成就出屬於自己的作品及風格(尤其是非主流這一塊),這些對我說來別具意義。 未來希望能著手需要深入採訪、分析的電子報形式,這是除了我過去習慣的發表感想之外,更能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的機會。另外關於我寫作的特點:因為不想使用過平凡安全、誰都能說出的話,所以可能有較直接的字眼,只為讓意思能深刻表達,僅此而已。 E-mail:larry830kimo@yahoo.com.tw MSN:larry830kimo@hotmail.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