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風貌與財富的拉扯
鄉村風貌與財富的拉扯
記者 陳韋琪 文 2014/03/16
坐擁於財富的享受之下,能否想像這是用家鄉美麗的土地換來的?近幾年隨著資源開發而造成的生態環境破壞,使世人的環保意識逐漸抬頭,與環保相關議題為題材的紀錄片、電影也層出不窮。【心靈勇氣】即是改編自美國真實事件,描繪能源開發公司欲前往鄉村開發天然氣的故事。
以鄉村為背景的電影海報。(圖片來源/Photowant)
誠實與利益的答辯
史提夫巴特勒(麥特戴蒙飾)為能源開發公司的王牌業務員,他與資深業務員蘇湯普遜(法蘭西絲麥朵曼飾)一同被派往寧靜純樸的麥金利小鎮,進行與村民交涉的任務,希望取得土地開採權以開發地下天然氣。
麥金利小鎮因遭受金融風暴的襲擊而百業蕭條,能源公司藉此說服鎮民以土地換取金錢,再次振興鎮上的繁榮,而從小在農場長大的史提夫更是能深刻體會農村的衰落,因而竭盡所能地與居民周旋,希望藉此幫助他們脫離困境。但在天然氣的開採下可能引發的環境破壞,能源公司該如何和保護家園的鎮民達成共識,成了史提夫和蘇的難題。
角色鮮明 當感性遇上理性
【心靈勇氣】的故事雖然簡單,但在角色刻劃上卻鮮明突出,同為公司賣命的兩個業務員,在性格上卻截然不同。
身兼編劇的麥特戴蒙在角色的詮釋上,運用神情的凝視和變化傳達豐富的內心情感,然而遇上不同性格的角色時,又能夠到味的轉換情緒。如在心儀女生面前,史提夫為了掩飾自己成為破壞環境的壞人,不斷用堅決的態度和證據證明自己,表現愛情中追求自我完美的男人;在貪婪的政客要脅之下,卻昧著良心進行賄賂,將令人不齒的奸商的形象發揮的淋漓盡致;而在憤慨的鎮民面前,用激烈的字眼將發自內心的真實話語,道出大家都不願意面對的現況,情緒的爆發強度控制得恰到好處。然而,史提夫在最後一場演說中,過多的言詞和情緒,卻成為劇情中的小敗筆。
反觀史提夫的工作搭檔蘇卻是理性的職業婦女,真實地呈現了社會中資本家現實的層面,法蘭西絲麥朵曼詮釋為了工作不顧一切往前衝,即便在酒吧拋頭露面演唱或是不斷地為工作出差,以行事俐落的一舉一動將劇中女強人的形象賦予強勁的力道。但在劇中與兒子視訊的戲分中,又可看到母愛的真情流露,可看出在扮演母親和職業婦女兩種角色上的強烈對比。
理性的蘇與感性的史提夫一同面對這次的任務。(圖片來源/Photowant)
能源與環境的對立
「這裡沒有中立,如果你反對天然氣,就是支持煤炭石油。」史提夫與鎮民辯論中說道,從中也透露出時下環保能源開發潛藏的汙染問題。在溫室氣體造成的全球氣候變遷之際,如何減少排放成為國際間關注的重點之一,但對於工業革命後的現代文明,能源的使用已然成為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因此尋找乾淨的替代能源及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成為溫室氣體減量的政策。
天然氣的碳含量低於煤炭和石油,且利用效率高、燃燒後排放的廢棄物及煙塵較少,可在節能減排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天然氣的使用被認定可以改善大氣環境,減少溫室氣體、二氧化硫等汙染物的含量。然而如【心靈勇氣】中環保人士所說,天然氣使用的水力壓裂開採方式,涉及對土壤和地表以下的開發,容易造成環境不良的影響,如地下水汙染、房屋爆炸、飲用水具可燃性等等,為了獲取較潔淨的能源,卻得先破壞環境、汙染水源,冒著如此大的風險是否值得或只是本末倒置,不僅讓史提夫啞口無言,也是現代社會中仍具爭議的環境議題。
天然氣的開採需深入地層,有破壞環境的疑慮。(圖片來源/大紀元)
同樣的公式套用在近日鬧得沸沸揚揚的反核行動,也具有異曲同工之妙之效。核能發電具有強力的發電量且不會排放二氧化碳等汙染氣體,對溫室效應的改善具有一定的成效,然而核廢料所帶來的輻射危害,卻將會延續數百年至數十萬年,此外,福島核災帶來的震撼更提醒了位於地震帶的台灣具有高危險的核災風險。因此,在找到更好的替代能源之前,對於環境破壞的失衡該如何扭轉局面,仍是國際中持續努力的課題。
今年三月八日在台灣舉行的反核大遊行。(圖片來源/VOA美國之音)
鋪陳細膩 唯虎頭蛇尾
【心靈勇氣】在故事鋪陳上極具心力,細膩地安排每一場對話戲,從史提夫與各種角色對談中,反映出時下社會人士面對環境議題時的不同面貌。如政客貪婪的笑臉之下,環境保護只是談價的籌碼;固守土地而在酒吧鬧事的農民,卻從史提夫憤慨的話語中不得不默認金錢的重要性因而惱羞成怒;一心想脫離貧困的鎮民,毫不猶豫賣出土地權因而獲得巨額鈔票,隨即揮霍購買名車等等,為平鋪直敘的劇情增添許多亮點,刻畫出人間浮世繪。
然而,劇終前十分鐘卻出現突如其來的轉折,史提夫驚覺公司使用投機手段影響鎮民的思維,因此決定轉換立場,不再堅持自己以往的論點。由於主角心境的轉化過於快速,畫面的切換也迅速帶過,因此缺乏對觀眾的說服力,有別於前頭劇情鋪陳的細膩,實為整部戲中最大可惜之處。
小品格局大道理
【心靈勇氣】為採取柔情攻勢的環保議題,並非以激進的浩大氣勢吸引大家注意,有別於好萊塢中慣有的煽情公式、重視聲光效果和畫面的震撼度。如在台灣轟動一時的【明天過後】,描繪文明社會下的大災難,由於溫室效應造成的冰河時期再度來臨,種種的天災破壞了人類建構的社 會,等同於一切生活的歸零而重新開始。毀滅性的海嘯、龍捲風、暴風雪強勢來襲,滿足觀眾視覺的饗宴,也以誇大的劇情提醒大家重視過度開發後的環境反撲。
【明天過後】以驚人的特效凸顯環境反撲的強勁。(圖片來源/Photowant)
相較之下,【心靈勇氣】以小品電影格局的步調,一步步將環保意識深入人心,並牽引著觀眾的思緒隨著史提夫起起伏伏,藉由史提夫的角色形象,描繪出現代社會中許多認同環保卻礙於現實層面而遲遲不做行動,與強勁的【明天過後】相比,或許更能達到宣導的效果。
![]() |
記者 陳韋琪
大家好我是陳韋琪,偶爾心思細膩但也偶爾帶點粗神經。 喜歡旅行,看看這世界的不同面貌,用我自己的方式記錄周遭的每一刻。 總是抱有許多的期許,但又有著猶豫不決的性格, 希望我能勇往直前,不害怕任何挑戰,成為最有自信的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