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落地生根的產物-混凝土
走過穴居,木屋,磚造的年代,隨著時光歲月的推進演繹,二十一世紀初葉的現在,我們處於「混凝土時代」。
人類落地生根的產物-混凝土
圖文/ 鍾瑄 2007/12/16
凝結後的砂石成為人們佔領地表的重要武器,若說大樹的蔓延是綿密的樹根,人類的落地生根卻但表著永遠無法抹滅的佔據,凝固後的水泥不會消失,它們因為人類的欲望短視間內被大量製造,人們卻找不出方法解決遺留在地表的龐然大物。一種名為人類的動物,爭奪、盤據、劃地為王,這是他們的生存方式。
![]() |
走過穴居,木屋,磚造的年代,隨著時光歲月的推進演繹,二十一世紀初葉的現在,我們處於「混凝土時代」。
|
![]() |
礫石、細沙、石灰、水,以固定比例調和出來的混凝土,為將近一個世紀以來的人類,提供最厚重的安全感。在這樣鋼筋水泥的叢林中,簡單元素一再衍生複製是否扼殺了人性的真切自然?
|
![]() |
A HOUSE IS NOT A HOME
建築之所以有其精神氣魄,來自它完美比例軀殼下的人文內在,因為真正人性的建築必須創造出「家」的歸屬,而不僅是磚塊鋼筋樑木的堆砌而已。 |
![]() |
涵管的綿延迭生,讓人類對自然的破壞直達地心。
|
![]() |
那顫魏魏聳立的電線桿是我們畫地為王的旗幟。我們與自然的戰爭孰勝孰敗?
衝突之後,盡是滿目瘡痍。
|
![]() |
橋墩像是一根根硬生生的釘子,為原來的植被釘上了一層層粗糙又冰冷的新衣。
|
![]() |
抬頭望去,置身於橋面之下的我們,如同重遊但丁直達天界之前的地獄之旅。地表之下,還是地表之上,我們是否顛覆了原有的平衡?
|
![]() |
靜靜坐落在城鎮一角的荒廢水泥廠,訴說著我們為躋身『現代化國家』所做的努力,骯髒、危險的產業在台灣已不復存在,卻不等於宣告人們對地表的佔據與侵襲已經停止。
|
![]() |
我們扭曲的只有自然嗎?水泥廠的殘骸像是沉睡中的怪物,無法睡去的人類慾望,是否正等待下一次的大躍進、大開發?人心期待的,遠遠超越我們與自然所能承擔的。
|
![]() |
與自然比高、挑戰上帝的高塔終將覆蓋我們的天際,不久之後,當我們仰望天空,這些人類一手創造的超構造體終將僅僅保裹住人心。 |
![]() |
記者 鍾瑄
鍾瑄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生,新竹人。 擅長電腦繪圖、人物插畫,插畫內容大多為孩童、聖經故事或另類愛情觀,喜歡描繪人體的線條與體態,風格介於日系插畫與美式漫畫之間,認為畫作跟文字一樣能夠紀錄生活,雖然大部分時間偏重圖像思考,也嘗試用文字書寫,文字平實、不加雕琢,希望創造出的文字與圖畫深具意義卻又平易近人。 對藝術有濃厚興趣,平時多涉獵相關書籍、雜誌與電視節目,對漫畫、插畫、卡通動畫等新知都有興趣。最常收看給小朋友看的卡通片,期望自己就算長大了也能保有孩子般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並且透過繁複的筆畫線條、簡潔的文字意象表達自己的看法、給他人帶來感動。 Email: hsuaninc@gmail.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