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期

八十八次便車 出走去柏林

谷岳和劉暢,兩個北京男子,花了三個半月的時間,搭便車完成從北京到柏林一萬六千多公里的旅程。

八十八次便車 出走去柏林

記者 游瑀萱 文  2014/03/23

旅行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跟隨著旅行團,輕鬆地遊覽;也可以帶上一本旅行指南,來場獨特的自助旅行;而他們,谷岳和劉暢,兩個年過而立的北京男子,則選擇了一種相當冒險的方式——搭便車。

他們運用搭便車的國際標準姿勢,在公路上伸出手,豎起拇指,花了三個半月的時間,完成從北京到柏林一萬六千多公里的旅程,除了各背上三十多公斤重的背包,額外還帶上攝影機,記錄下一路上所看見的景色和發生的趣事,以及幫助他們的車主們,和這些人的故事。這些影像,不但保存了他們這趟旅程的美好回憶,也剪輯成紀錄片【搭車去柏林】,在電視頻道中播放,鼓勵著更多懷有旅行夢的人們,勇敢出走。


【搭車去柏林】劇照。(照片來源/豆瓣電影

民情迥異 走訪十三國  

谷岳是個職業的旅行家,而劉暢則是個紀錄片導演,他們會踏上這段旅程,是因為谷岳要去柏林找他的女朋友,他放棄了搭飛機直接從北京到柏林的最短途逕,而選擇用搭便車這種看似浪漫,但卻充滿無數未知和危險的方式,他說:「如果我是坐飛機去見她,那麼舷窗下的原野,我就無法用腳步去丈量,我和伊卡也就沒有更多的收穫,我想慢慢去感受與她距離越來越近所帶來的影響,對我生命的影響。」

二○○九年六月八日,他們倆開啟了第一次的搭車之旅,從北京到柏林,經過吉爾吉斯、烏茲別克、哈薩克、土耳其、羅馬尼亞、匈牙利等十三個國家,他們搭上了八十八個陌生人的車,遇見了各式各樣的人,也體驗了從中國西域、中亞到歐洲之間文化的差異及變化。

在北京,人與人的關係緊張,不願意相信彼此,他們站在北京的高速公路入口等了好幾個小時,卻只見車子一輛輛從身旁呼嘯而去,沒有人願意載他們一程,甚至還被管理員驅趕,雖然沮喪但是他們並沒有放棄,換到休息區的加油站,不嫌煩地一一向車主們解說,才終於搭上了車。

但是在原本以為會非常危險的土耳其,他們卻發現那裡的人們其實非常樂觀開朗而且真誠善良。一出海關後,在路邊遇上的第一輛車,馬上就同意讓他們上車,而且知道他們的計畫後,不僅做了晚餐,熱情地招待他們在自己家裡住了一晚,隔天還開車帶著他們到附近的古蹟遊覽,甚至還有一位土耳其人不僅幫他們預定了四星級的酒店,還付了錢。


谷岳和劉暢會與每一位幫助他們的車主留影,
中為招待他們住四星級酒店的土耳其年輕人。(照片來源/
豆瓣電影

身臨其境 情感稍嫌不足

【搭車去柏林】共二十集,在中國的旅遊頻道上播放,雖然每集只有短短的二十五分鐘,卻是該旅遊頻道收視率最高的紀錄片。片中以兩人用攝影機在旅途中錄下的影像為主,回國後在攝影棚內的訪問為輔,再搭配上專業的旁白配音,有條理地按時間順序,串連成一個完整的故事。除此之外,配合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情境,配樂也會使用當地的音樂,讓觀眾更能夠體會谷岳和劉暢當時的心境,就彷彿真的跟著他們一起到了這些國家。

兩人非常有默契地分工,雖然手上的行李很多,旅途上遇到的突發狀況也很多,但是幾乎每一個細節和重要的時刻他們都有捕捉到,雖然沒有辦法像劇情片一般,花費很多時間安排每一顆鏡頭,拍出美麗的畫面,甚至片中有許多畫面,不是黑漆漆的就是搖搖晃晃,但是卻可以從中感受到這趟旅程是那麼的真實,並且兩人也有輪流入鏡,讓觀眾瞭解到劉暢不單單只是這個計劃中的紀錄者,也是參與者。


在計畫中擔任紀錄者的劉暢必須揹著兩台攝影機、
腳架和各式充電器及電池。(照片來源/
豆瓣電影

谷岳和劉暢的這趟旅程遇到諸多波折,有時沮喪地等了兩三個小時都搭不上車,但在下一秒鐘卻欣喜地遇到好心的車主;又有時滿懷期待地準備開始遊歷城鎮,卻在兌換貨幣時受騙失了錢。在這當中他們應該有明顯的情緒起伏和感受,但在紀錄片當中卻沒有辦法清楚地感受到,因為在一集短短的二十五分鐘之內,必須快速地帶觀眾走完這一萬六千多公里的路程,因此在情緒方面的著墨就相對較少,如同一般的旅遊節目,少了點情感的元素。


殊途同歸 摩托車日記

同樣也是兩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踏上旅程的故事,劇情片【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講述的是古巴的革命英雄切‧格瓦拉在二十三歲時休學,和一位學長一起騎著一輛重型摩托車,花了長達九個月的時間,探訪南美洲五個國家。

但不同的是,因為劇情片擁有較長的時間,【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裡每一個畫面都是經由導演用心經營、設計的,畫面很細緻也很舒服,同時背後所包含的情感成分也多出許多,從電影裡可以明顯地感受到主角阿爾貝托在面對印地安人和痲瘋病人的過程中,對他們所遭遇到不公平待遇時,所流露出的那份憐憫與關懷。一路上的所見所聞都在改變著他,在他的心中種下革命的種子。


電影【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劇照。(照片來源/隨意窩網誌

雖然【搭車去柏林】和【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用了不同的形式來描述關於旅行的故事,前者呈現了旅行真實的樣貌,而後者則表現了旅行者心境上的變化,但兩者都成功感動了觀眾,鼓舞著更多人離開他們所熟悉的地方,展開一場改變人生的旅程。

在每一集的【搭車去柏林】片尾總會有那麼一句標語:「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件事,全世界都會幫助你。」這句標語不僅是谷岳和劉暢這段勇敢旅程的最佳註解,也是他們倆人經過這趟旅行後,對自己的期許。

記者 游瑀萱
我是魷魚,游瑀萱。 每天像個孩子般嘻嘻哈哈吵吵鬧鬧的二十歲女孩。 願望是可以永遠保有純真無邪的一顆心。
記者 游瑀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