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照下的社會 布袋戲配樂
映照下的社會 布袋戲配樂
記者 林燕婷 文 2014/03/30
音樂自古以來就是人們娛樂自己與他人、傳達思想的方式。而布袋戲的音樂也於各個時代反映台灣人民的社會思想、政治形態,至今,布袋戲音樂仍不斷在轉變以適應現代社會。
當代普遍思想 匿於傳統
「在這個殘破不堪的囹圄
萬念齊飛 引浩力能突破
在天下一定無絕人之路
定信念 身耀皆天地金光」
運用道地的閩南文言,身兼製作人、口白、導演與片頭後製的黃立綱,在布袋戲【天地風雲錄九龍變】的片頭曲《天地金光》中,演唱出背景世界的設定與景象。同時,也訴說受到西化的現代人們心中,每個人都有自身價值的信念。
2012年12月5日出版的這曲《天地金光》,為DVD形式出版的布袋戲劇,揉合精心設計的各個華麗衣著、可移動手腳關節的布袋戲偶、3D場景設計、燈光效果、畫面後製、並藉由連鎖便利商店為管道行銷,並與愚人夢想開發有限公司合作,聯手打造此齣布袋戲專屬的音樂。專注於各類分工的布袋戲,從製作過程到包裝,無一不是專業化下傳統文化的重新再製。
《天地金光》使用相當多的現代手法,塑造出壯麗場面、動人音樂與歌曲的核心價值。
(影片來源/Youtube)
外來文化衝擊 布袋戲轉變
台灣傳統的布袋戲最初並沒有片頭、片尾曲的概念,只有演出時的配樂。當初,由唐山移民傳入台灣的布袋戲,以音樂形式來概略劃分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潮調布袋戲,以廣東潮州的流行音樂當作配樂,近似於法事時使用的音樂。第二類是南管布袋戲,以泉州的南管音樂為配樂,主旋律以琵琶為主,再來是拍板等節拍樂器。最後的北管布袋戲則較常用鑼鼓、嗩吶等音調高亢激昂的音樂,來搭配整齣戲,是現在最常見的電視布袋戲的前身。
在初期,中國傳統的國樂樂器為布袋戲配樂是理所當然的事,架構也日漸成熟,沒有人想過布袋戲可以加入其他國家的劇情,甚至是音樂元素。
然而在1930年代,台灣在日本統治下實行皇民化運動,嚴格限制台灣傳統信仰及語言,使得演出於廟宇、並以閩南方言作為口白的布袋戲,不能以過去的形式演出,間接造成布袋戲走向現代化的變革。
有鑑於劇本不能是中國傳統民間故事,在皇民化的影響下,劇本添加許多日本的故事及文化,內容不再侷限一隅。再者,布袋戲音樂一改使用潮調、南管和北管,開始引進日本或是西洋音樂等音樂與電影主題曲作為配樂,意外地受到觀眾喜愛,漸漸地捨棄原有的鼓樂。
此後,戒嚴時期的國民政府嚴格限制民眾自行創作音樂,再加上,當時台灣尚未有智慧財產權的限制,因此布袋戲配樂曾出現國外音樂套用在本國歌詞上的奇妙景象,此現象造成國外音樂與布袋戲的融合成為一股風潮。
《苦海女神龍》是一首經典的日文歌,後來被改編成布袋戲歌曲。
但當時並不是改編,而是完全套用歌詞在音樂上。(影片來源/Youtube)
中外音樂詮釋現代布袋戲
儘管不可避免的西化,布袋戲戲偶本身及場景仍是仿古代東方的衣著制作,台灣觀眾在觀看時能敏銳地察覺東方與西方文化間的差異,產生音樂與整個戲劇的氣氛不合的不協調感。因此,布袋戲的配樂該如何適當地加入西方元素,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由愚人夢想打造的《天地金光》就是試圖將現代音樂元素融合進布袋戲片頭曲的作品。除卻各種壯闊的3D場景與光線效果的畫面特效外,聲音亦是這首曲子將觀眾帶入劇情氛圍的重要關鍵,而聲音方面則涵蓋武器間碰撞的音效帶來的真實感,與不同樂器及音樂元素的呈現。
整首片頭曲並不限定使用的樂器,樂器所能使用的範圍相當多元。不難聽出前段的演奏由管弦樂中的弦樂器帶入慢節拍,從最初帶有孤寂色彩的前奏,有層次的加進傳統二胡與鋼琴彈奏,搭配上節奏性十足的電子音樂,巧妙地結合東、西方樂器,逐步將音樂帶入高潮。
不僅僅只有音樂造成心境上的轉變,歌詞本身貼近音樂,訴說著原本淒涼、無助、以為不再有希望的江湖末世,卻仍有俠義人士堅持自己的信念,為人類開拓一條道路,最後拯救自己也救助他人。
直到最後完結前,《天地金光》運用嘻哈音樂饒舌rap的要素,快速地念出歌詞,讓音樂的快節奏不會因為副歌的停止不再延續。愚人夢想的作曲者Kenneth Yang不只清楚地了解片頭曲是最佳的吸引手段,也深刻理解rap所能以何種運用方式達成效果,才將饒舌元素毫無排斥地與音樂合為一體。
Rap與搖滾 嘗試新元素
另一方面,荒山亮為霹靂俠影之轟動武林製作的《轟動武林》,也不吝於中外樂器的使用及電腦音樂與特效,但荒川亮不像《天地金光》以使用rap的形式取用西方風格,轉而走重金屬搖滾音樂路線。曲子中憑藉敲擊爵士鼓,帶出搖滾樂擅用的律動感,讓強烈的快節奏橫亙整曲片頭,大大的符合轟動武林的歌曲意象,希望能走出不同於別家的現代音樂風格。此外,歌曲的演唱方面,得以讓專業的歌手演唱,並非《天地金光》由口白執掌,既唱出歌詞也能充滿情感。
《轟動武林》牽入搖滾樂的模式,為布袋戲音樂找出嶄新的一條路。(影片來源/Youtube)
台灣現在的布袋戲音樂創作者仍在嘗試把外國的音樂元素納為己用,盡可能的達到如流行音樂般的風格,卻又有所區別。為的是讓觀眾不再認為布袋戲是傳統、老舊的,而是融合各國音樂元素,創新並且打動人心的。
![]() |
記者 林燕婷
美好的生命應該充滿期待、驚喜和感激。 我是林燕婷,出生在勤儉純樸的楊梅客家庄,一直傻傻的認為婚禮上一定有沾滿花生粉的客家麻糬,直到離家踏上新竹的土地才發現,客家人、閩南人、香港人口中的麻糬統統不一樣。 與形形色色的人們 ──在新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