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期

中西合璧 國樂新紀元

隨著流行音樂的普及和大量西方音樂的引進,越來越多的音樂人開始思考傳統國樂與現代流行音樂結合的可能性。

中西合璧 國樂新紀元

記者 彭士捷 文  2014/03/30

以往的傳統國樂,主要是以地方戲曲、鑼鼓音樂以及歌謠演奏為主。在樂曲的表現上,以中高音的樂器為大宗,幾乎不見低音,又因為音調變化多端,往往給予聽眾艱澀難懂的印象。

近年來,隨著流行音樂的普及以及大量西方音樂的引進,越來越多的音樂人以及創作團體開始思考傳統國樂與現代流行音樂結合的可能性。目前已有許多團體成功地結合中西方音樂,將傳統樂器的典雅與空靈套用到西方的旋律與節奏上,輔以藝術和創意,迸出新的火花。


現代國樂的演奏方式與交響樂的方式越來越相像。(照片來源/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傳統配上搖滾 全新展現

近年來,傳統國樂有結合西方樂器的趨勢,在現今幾乎所有的大型國樂演奏現場都能看見大提琴、長笛以及指揮等元素,而一些大膽的音樂創作者甚至更進一步地將國樂融合進流行、搖滾乃至電音等現代前衛的曲風。例如「采風樂坊」便是一個很經典的範例。


采風樂坊〈卜卦調〉成功融合搖滾、流行元素。(影片來源/Youtube)

采風樂坊創立於一九九一年,宗旨就是保留傳統絲竹樂的特性,並廣泛尋求創新的可能。以二胡、揚琴及琵琶等中國樂器為主軸,逐步加入爵士鼓、電吉他及低音吉他(Bass)等現代樂器,除了彌補以往國樂給人單調與晦澀的印象之外,創新的搖滾以及電音舞曲等現代曲風也較符合年輕大眾的胃口。

例如在〈卜卦調〉中,以輕快的吉他和弦及柳琴單音輔以混音節奏做開頭,接著在爵士鼓過門及電吉他的破音當中,嗩吶、二胡以及阮咸等中國樂器猛然進場。樂曲一開始就將聽眾帶入高昂的情緒當中,可見采風樂坊在樂器層次的安排上,已經具備相當高的造詣。整首歌曲不斷穿插不同類型的樂器,有了爵士鼓及電貝斯鞏固架構之後,中國樂器頓時脫離了高音單調的桎梏,嗩吶、梆笛、二胡得以大展身手,輪番擔任主角,在旋律的優美性以及豐富度來看,已經完全不輸給西方流行音樂。

除了搖滾及流行曲風,采風樂坊也試著挑戰藝術及戲劇上的創新。在東方器樂劇場〈十面埋伏〉當中,以項羽的〈垓下歌〉為開頭,利用昏暗的燈光及項羽的獨白佐以簡單優雅的舞蹈營造氣氛,讓觀眾慢慢地進入時空隧道當中。之後音樂陸續進場,以傳統樂器為主,利用琵琶的速彈以及中國鼓來詮釋緊張的氣氛。值得讚賞的是,透過樂器不斷地變速輔以鼓的節奏和輕重音,采風樂坊成功地達成了一項壯舉:即使不用任何的台詞,劇情也能完美地融入在音樂中,彷彿項羽真的在焦急地與敵人對話,令人絕望的處境和項羽心境的變化一覽無遺。


采風樂坊的器樂劇〈十面埋伏〉的精湛演出。(影片來源/Youtube)

也因為采風樂坊的作品創新又具有藝術性質,不僅在國內大紅大紫,更是紅到國外去。除了數次在國家音樂廳表演之外,也時常受邀到世界知名的國際音樂節演奏,例如西班牙巴塞隆納奧運音樂節、奧地利維也納現代音樂節、德國科隆音樂節等等,更曾受邀至法國參議院博逢廳演出,可見其在國際間受歡迎的程度。
 

國樂也能偶像團體

提到台灣的現代國樂團體,除了采風樂團之外,美女如雲的「無雙樂團」也享有高知名度。

無雙樂團是由台灣知名的作曲家劉學軒(台灣打擊樂團團長暨藝術總監)於2008年所創立,這支台灣第一支女子國樂樂團的成員主要來自於台灣各大學的國樂系。樂器種類包含了笛子、二胡、柳琴、揚琴、中阮、古箏、打擊、大提琴等等,有時還會配有舞者和歌手。


無雙樂團主打國樂美女的組合,男女老少通吃。(圖片來源/Xuite日誌

不同於采風樂坊的是,他們的歌曲雖然也常加入爵士鼓和吉他等現代樂器,但就曲風來說,仍較缺乏搖滾的元素,反而更偏向流行樂及電子樂風。而在造型上也以融合現代設計的復古旗袍為主,用以嶄露姣好的身材及修長的雙腿,簡而言之,無雙樂團比較偏向偶像團體的風格。

無雙樂團從成立以來,就不斷地在全台乃至世界各地巡迴演出,不論是在公演或是電視節目上都能看到她們的身影。但不同於一般的少女偶像團體,對無雙樂團而言,外貌及裝扮只是加分的工具而已,她們更著重在音樂領域中的創新。


無雙樂團MV〈功夫英雄之紅顏樓〉以流行樂為主。(影片來源/Youtube)

相較於采風樂坊將流行元素融入國樂的方式,無雙反而更偏向將國樂融入在流行樂中。在官方MV〈功夫英雄之紅顏樓〉中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他們的成果,由木笛、古箏及揚琴為主的輕聲旋律先將聽眾拉進古中國的氛圍之中,強力的爵士鼓和BASS再突然進場,交織成一首由傳統管弦樂代替電吉他的另類流行樂。除了人聲歌唱,旋律優美、歌詞有意境之外,副歌的辨識度也很高。比較可惜的是,主唱和配聲部分畢竟不是專業歌手上陣,因此在歌唱技巧上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動畫和虛擬場景的應用也有待加強。
 

現代新潮流 國樂成為流行

除了許多國樂團體不斷地嘗試加入流行元素之外,許多流行歌手也在挑戰現代歌曲與傳統國樂的融合,例如周杰倫的〈菊花台〉、〈青花瓷〉以及林俊傑的〈醉赤壁〉、〈曹操〉等等,除了透過傳統樂風令曲調更富優雅及變化性之外,中西方樂器的交織,也讓整首歌曲聽起來更為豐富、飽滿。

由此可見,國樂早已不再像人們印象中那麼的單調乏味與艱澀,實際上,在經過了許多音樂創作者的努力下,國樂儼然成為了一種新的潮流。而現代的年輕人除了在追隨搖滾、金屬等現代樂風之外,也不妨多多接觸傳統的國樂,除了更加認識這項歷史悠久的文化瑰寶之外,也能在音樂之路上,得到更多的拓展與視野。

記者 彭士捷
Hello各位!我是傳科04級的彭士捷。 興趣是閱讀小說、看電影、打電玩、聽音樂、玩樂團(請大家多多支持神之交大傳科團)。 為人正直,秉持著尊重、包容與友善的處世原則與人相處。 然後就像自我介紹要湊到一百字一樣,希望我在每一篇喀報的撰寫過程中,都能夠更加的文思泉湧,能夠有更豐富的字句以及更深層次的智慧來完善更多作品。 新學期新開始,希望能在喀報學到許多。啾咪^.<
記者 彭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