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與光明的橋梁
黑暗與光明的橋梁
記者 江欣薇 報導 2014/05/25
走進台灣導盲犬協會辦公室裡,一共有將近十五隻的拉布拉多犬乖巧且溫馴地待在自己的休息位置上。辦公室裡頭的空間雖不大但卻溫馨,狗兒們都圍繞在訓練師辦公桌的後方,卻幾乎聽不見牠們發出聲音。「牠們都是一群經過訓練的狗兒,穩定性較高!」林宥褕身著輕便的服裝、戴著帽子,朝氣地走進辦公室並準備帶著導盲犬外出進行例行訓練。
愛狗心切 化為職志
「Quinby, 直走!」只見林宥褕的一聲指令,身上配戴著導盲鞍的黑色拉布拉多犬便昂首闊步、踩著穩定的步伐往前走。來到距離協會十分鐘左右車程的公園,林宥褕和狗兒們準備開始進行每日的例行訓練。
林宥褕,是台灣導盲犬協會裏頭的一名儲備訓練師,而Quinby則是其中一隻由他負責訓練的導盲犬。目前,台灣擁有將近六萬名的視障者,卻僅有四十一隻領有正式執照的導盲犬和十位合格的訓練師,如此失衡的情況之下,台灣近年來積極培育導盲犬訓練師。一般而言,訓練師的養成期大約需要二至三年,而林宥褕正處於訓練中的儲備訓練師階段。
兩年前無意中得知台灣導盲犬協會正在徵收訓練師,當時的林宥褕便毅然決然地投入這個行業。在這以前,剛服完兵役的林宥褕其實正思考著自己將來的人生方向。由於喜愛狗狗,他開始研讀任何關於飼養寵物正確觀念的書籍,在確定自己真正懂得如何飼養寵物以後,他便認養了生命中的第一隻狗兒,這成為日後促使他成為導盲犬訓練師的契機。
林宥褕目前為台灣導盲犬協會裏頭的儲備訓練師,手邊的是訓練中的導盲犬Quinby。
(照片來源/江欣薇攝)
一路波折 磨合中找定位
「喜歡狗可以加入很多的行業,但若是訓練導盲犬的意義會更大。」林宥褕說著邊安撫著另一隻由他訓練的導盲犬Teddy。
回想起當初剛投身到導盲犬訓練師的行業時,家人就曾質疑過這份工作的持久性和薪資不高的現實層面,甚至也認為這個行業在國內是否有發展的潛能。由於一開始並未完全被看好,這也讓林宥褕在最初確實自我懷疑過。「一開始因為別人對自己的質疑而覺得有壓力,但後來真正開始踏入這份工作之後,發現其中存在的社會意義和社會責任是何其的重要。同時又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所以其實整個過程中是蠻快樂的!」
在進入協會工作至今將近兩年的時間裡,林宥褕在磨合中漸漸地找到自己的定位。他也提到剛開始適應這份工作時,無法用平常心對待導盲犬的失誤,但後來發現自己的教育方式過於嚴苛,才慢慢地調整心態。「每一隻導盲犬都是集所有人的力量和經費才能進行這些訓練和得到細心的照顧,更重要的原因是,牠們將來要服務的對象是視障者,因此我在訓練狗狗的時候都會特別嚴謹。」過於嚴謹對於任何事的完成都不會是一件有利的因素,透過調整心態之後,林宥褕找到自己和牠們的相處模式。
「喜歡狗可以加入很多的行業,但若是訓練導盲犬的意義會更大。」林宥褕邊說
邊安撫另一隻由他訓練的狗兒Teddy。(照片來源/江欣薇攝)
例行訓練 紮實成長
「Teddy, 找椅子!」「好棒,找到椅子了!」在道路上進行訓練的過程中,林宥褕會在狗兒做對指令的時候,大量地讚美牠們。「當讚美導盲犬的時候,牠們都會知道的。就和人類一樣,牠們也是需要透過讚美或是鼓勵而讓自己更有信心!作為一隻合格的導盲犬,必須能自信地帶領視障者走在未知的路上。」不過,當狗兒們稍有脫序的行為,林宥褕原本慈愛的口吻便會轉變成較為嚴肅的語氣,讓牠們明白這樣的行為是不被允許的。
「訓練的時候,常常因為臉部表情過於嚴肅而讓其他人誤以為我不喜歡狗狗。」林宥褕略帶靦腆地表示,自己對待狗兒並不會過度地溺愛,相較起來更像是和朋友相處一樣。目前著手於訓練兩隻狗兒的林宥褕,每天將近二十四小時都和牠們相處在一起,自然而然地培養出好感情。林宥褕談起自己和狗兒的相處之道,他表示很多時候需要將狗兒帶上車子,但牠們的尾巴常常會露出車門外,若沒被注意到或許會不小心被車門夾到。在這樣的情況下,一般愛狗心切的人可能會將狗兒的尾巴處理好後再關上門,但他則選擇慢慢地將車門關上,試著讓狗兒將自己的尾巴收好。「唯有讓狗兒去承受疼痛和學習應對才能讓他們成長」,對於要求訓練中的狗成為合格的導盲犬,林宥褕一點也不馬虎。
進行例行訓練中時,林宥褕對牠們的要求一點也不
馬虎。(照片來源/江欣薇攝)
經驗傳承法 三不一問
結束訓練後,在回程中為了讓狗兒能休息,林宥褕將導盲鞍從狗身上除下,只見Teddy由原本的正經凜然恢復成輕鬆悠閒的步伐。「狗兒們在戴上導盲鞍以後,就會知道自己要工作了!牠們一般會站在視障者的左邊,並且走在前頭為視障者指引方向。」雖然如此,在訓練的過程中也常發生一些好笑的事情,林宥褕想起某一次在訓練的途中,狗兒就曾經不受控地去掀女生裙子,讓人覺得好氣又好笑。
為了訓練狗兒成為合格的導盲犬,需要花費很大的心力,因此常會碰到挫折和困難。「有的時候明明很努力地訓練牠們,可是牠們的表現卻不如預期,那個時候就會開始很灰心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訓練方式是否錯了。」林宥褕提及國內目前培養訓練師是以經驗傳承的教導模式,因此都會藉由參考前輩的訓練方式再自行作調整。「原則可能只有一個,但是方法卻有很多種。」訓練導盲犬沒有捷徑,唯有透過反覆的練習,從中磨合然後找到彼此最適合的練習模式。
除此之外,讓林宥褕非常困擾的一件事莫過於導盲犬非常地引人注目,因此常有民眾會不自主地出手撫摸,或是逗弄工作中的導盲犬,甚至餵食。當碰上導盲犬正在工作時,民眾必須遵照「三不一問」的原則:不餵食、不干擾、不拒絕以及主動詢問,以確保不會打擾正在工作的導盲犬。
若遇上導盲犬正在工作,民眾必須記住「三不一問」。
(圖片來源/Life)
第二雙眼 搭起橋樑
回到協會辦公室,林宥褕便開始和導盲犬玩耍,只見Teddy和Quinby都玩得十分起勁。這是每次訓練結束後,讓狗兒們放鬆的消遣活動。世界上有很多人可以用自己的雙眼看見這多彩多姿的世界,但有些人卻失去了看見世界的機會。這些人需要有人陪伴,同時更需要須要有人為他們指引前方的路,而導盲犬就像是視障者的「第二雙眼」,牠們的存在可以為視障者帶來溫暖和方向。對於搭起視障者和導盲犬之間橋樑的訓練師而言,林宥褕希望藉由導盲犬改善視障者的生活,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 |
記者 江欣薇
嗨~我是欣薇,淡淡馬來西亞口音的僑生 喜歡大笑\喜歡寫東西\愛自由\個性獨立 是個喜歡很多事物、接受度還算寬廣的一個人 希望大家都可以用力生活 用心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