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治療 觸動心弦的樂音
莊婕荺多年以來皆致力於音樂治療的實行與推廣,至今在精神疾病的治療上已有一定的貢獻和付出。
音樂治療 觸動心弦的樂音
記者 林立真 報導 2014/06/01
音樂治療在台灣是一門較少人接觸到的醫療方式,需要有音樂的廣度與心理學的深度,也就是說,必須具備音樂樂理和醫學病理的兩個條件,才能有效進行音樂治療。莊婕荺原為音樂系出身,以能夠幫助人們為願景投入音樂治療的研究,在海外深造十二年,如今回到台灣對精神疾病患者實施音樂治療。她以心理諮商搭配音樂檢測的方式診斷病患,並始終堅持「以音樂為處方簽」來取代藥物。
現今台灣對於精神疾病的治療,普遍都停留在正規的諮商和藥物治療。莊婕荺也提到,目前病患對音樂治療這方面的觀念和實行都還有所保留,許多病患都是病症長久未改善才以嘗試的心態來接受音樂治療。至今莊婕荺的付出已讓精神疾病的治療有了更廣闊的道路,未來音樂治療要有更多的治療師投入研究、觀念推廣以及精神科醫師的關注,使精神病患者也能更加受惠。
![]() |
記者 林立真
雨水連綿的濕潤土地,纍纍果實與金黃稻禾,孕育一顆好奇的心,試圖竭盡一生、用盡感官接收世界。翩翩來到風的國度,那是空氣與水的交融,暴風雨後萬物新生,在嫩綠的心田。文字是那每根稻穗、點點穀麥,文學是暴風雨後綠芽徜徉的田地。而我只是一介小農,一點一滴鋤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