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期

隨你付 反思音樂新價值

「我的未來就是夢」音樂祭由政大學生發起,透過隨你付的付費機制,讓聽眾重新思考音樂的價值。

隨你付 反思音樂新價值

記者 劉冠伶 報導  2014/06/08

隨著科技發展,接觸音樂成為一件容易的事,聽眾不必大老遠跑到唱片行或是演藝廳,只要坐在電腦前,幾乎全世界的歌曲都能免費線上收聽,甚至下載為個人的收藏。數位化和網路化確實帶來方便,但在如此氾濫的重製下,本為一種藝術形式的音樂,似乎漸漸失去原本的價值。第二屆的「我的未來就是夢」音樂祭團隊亦觀察到此現象,今年他們以「複製時代」為主題,點出目前台灣音樂環境的現況,並搭配「隨你付」的自由付費機制,將決定價值的權力交還給聽眾,讓參與者能夠在過程中,重新思考數位時代裡音樂的價值。

然而,隨你付雖然被賦予深刻的意義,但反映在實際的商業面,卻遠不及預期。即使產生十足的話題性,面對理性的市場機制,仍無法產生實質的獲益。不過有些音樂創作者仍認為能夠被看見是一種機會,而商業的成功與否只是其中一種衡量標準,並不全然代表作品的價值。音樂祭的籌畫團隊也表示,本次活動中最重要的,並不是帳上的收入,而是喚醒聽眾對於音樂價值的思考,以啟發更多對於音樂的回饋。
 

資料來源:我的未來就是夢粉絲專頁andysternberg.com

 

 

記者 劉冠伶
大家好,我是欸咪:)  喜歡沒太多計畫的旅行,期待轉角遇上的驚喜,然後在明信片上碎碎念給大家聽。 願接下來的日子天天精彩,充滿勇氣:)
記者 劉冠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