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期

插畫當道 網路素人變紅人

近期吹起了一陣圖文風,生活中隨處可見插畫風格的物品;品牌也看準圖文的高影響力,邀請作家們推廣。但在如此的商業模式下,這究竟是一股短暫的旋風,還是會持續發燒的話題呢?

插畫當道 網路素人變紅人

記者 陳珮容 文  2014/09/28

「我也有這件衣服耶!」走在街上,常會看到特定圖案的衣服,若是全家大小或是情侶穿著同樣的衣服,更是吸引目光。近年來,台灣吹起了一陣插畫風,杯子上的圖案、衣服上的設計、通訊軟體中的貼圖,隨處可見插畫家們的創作。雨後春筍般出現的商品,也讓大家注意到圖文創作的熱潮。 


 近期,插畫風的親子裝十分流行,家長們和孩子穿著相同衣服的景象十分溫馨。
(圖片來源/
ROOM33

 

人是視覺動物 圖像更吸睛

過去,人們習慣從大量文字中獲取資訊。但是隨著時代變遷,在資訊爆炸的現代社會中,多數人對圖像的依賴愈來愈深,習慣從圖案中尋找答案,而怠於從文字中了解。根據「圖片優勢效應」的實驗,讓受測者看兩千五百張圖片,每張只要看十秒,一年後人們還能記住百分之六十三。由此發現,和文字相比,圖像式的表達更能加深閱讀者的印象及理解,也能減少詞不達意的狀況。
 

圖為主文為輔 閱讀無障礙

插畫熱潮為何會迅速發燒呢?圖文作家的讀者多半是學生和上班族,接收一整天的大量資訊,對於文字內容經常會感到厭煩。於是,作家們的創作是以「圖」為主,文字為輔,希望閱讀者單從圖片就能了解主要內容,閱讀起來較輕鬆簡易。而圖文常會以誇張的圖像為主角,搭配少許的文字點綴,總是能在短時間內吸引目光,並達到輕鬆理解的效果。

現代人時間緊湊、腳步快速,休閒時間經常被壓縮;所以能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休閒效果變得十分重要。以講述一則笑話為例,事件的發展常需要一定的文字量構成,無形之中,便加長了理解的時間。如果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讓讀者體會其中主旨,將更能增加讀者的閱讀意願及興趣。圖像的表達方式,就是能讓人在短時間理解,還能加深對整體事件的印象,甚至更具臨場感。

面對高競爭力的社會,現代人承受龐大的壓力。然而,圖文作家常會以諷刺的口吻去闡述新聞時事,或是以搞笑的語氣去詮釋生活中的大小事。人們透過閱讀圖文的方式,在過程中抒發生活壓力、排解負面情緒,讓自己暫時脫離現實,以輕鬆的態度去面對生活。

 
  圖文部落客人二,在地溝油事件中,以神農嘗百草的典故,諷刺台灣食品產業的黑心。
(圖片來源/
人二的插畫星球

 

塑造獨特風格 引起讀者共鳴

對藝人來說,出色的外型十分重要,如果沒有外型,則看重獨特的才藝,或是鮮明的個人風格。圖文作家們是網路中的明星,因此,擁有清楚的定位及特色,一樣很重要。

圖文作家常會以獨特的風格和新奇的題材,去描述生活趣事及新聞時事,像是:臉書圖文作家Duncan,以名詞接龍和諧音式的幽默感出名;HH先生則是以一個勇敢做自己的胖女孩,去諷刺網路上某些人的行為。前者以中肯的語氣,詮釋生活中的小細節,讓許多人心有戚戚焉;後者則是以犀利批判的方式,去表達人們在網路生活中虛偽的一面。雖然風格有些不同,但共通點是,兩者皆畫出了許多讀者的共鳴和心聲。


知名圖文作家Duncan以有趣的名詞接龍迅速竄紅,
此圖甚至被流行天后蔡依林轉貼。(圖片來源/
Duncan Design


HH先生將自創人物美美,做為事件的旁觀者,
以犀利批判的語氣,剖析現代女性的行為。(圖片來源/
HH先生

另外,也有圖文部落客主打家人、情侶間的相處模式。像是:親子部落客Nonie,以家庭主婦的角度描述家庭生活,平凡卻十分貼近讀者生活;Aida&綺綺,則是將情人的相處模式用逗趣的口吻呈現,圖文中的對話流露出甜蜜的兩人生活。不同於其他犀利主題,兩者走自然簡單風格,將自身的生活和感受,以較為平實的語氣和讀者們分享,使圖文更具親近性。

儘管有些作家的風格犀利,但面對嚴肅的時事話題,他們也會以不同的面貌和讀者溝通。像是前陣子高雄氣爆事件,許多作家收起以往批判形象,以平和的口吻表達哀慟,用溫暖的圖畫和讀者對話,表達對災區的關懷。


圖中馬來膜正在為台灣擦藥,象徵為高雄氣爆事件的台灣打氣,
安慰居民的悲慟心情。(圖片來源/
Cherng's

 

素人其實是網路大明星

畫畫也能當飯吃?這是許多人心中的疑問,但近年來,網路出現愈來愈多的創作平台,許多咖啡廳和店家也提供展示空間,甚至是知名社群的貼圖也開放讓素人作家投稿。創作者的舞台變得更加寬廣,也因此出現了素人圖文作家的熱潮。

一般的網路紅人,都會將自己的照片放在網路上和大眾分享;但圖文作家特別之處便是「不露臉」,多以插畫的方式去描述,這也讓圖文作家蒙上一層神秘面紗。也許每個人都曾經站在作家身旁,卻渾然不知。

插畫熱潮的盛行,捧紅了許多素人圖文作家,但多數者在真實生活中,原本都擁有另一份工作,白天規律的工作生活,下班後在網路世界中,又是另個截然不同的天地。這產生了「白天素人,夜晚大明星」的奇妙現象。


知名圖文作家Duncan曾在臉書中分享搭捷運時,隔壁路人正在閱讀自己的文章。
(圖片來源/
Duncan Design

 

圖文商業化 是否影響熱潮

現今延燒的插畫潮流,顯示出台灣人對插畫的熱衷。不過,近期廠商看準圖文作家的高影響力,希望產品在意見領袖的推廣下,吸引更多族群的目光。但是,讀者們也具有明辨的能力,許多人反映圖文作品變得愈來愈商業化,雖然仍保有幽默風趣的原味,不過似乎已偏離最初的風格。

 
插畫家們的作品中開始會摻雜品牌名稱,用一貫逗趣的風格吸引讀者。
(圖片來源/ Aida&綺綺

原先的圖文內容,可能只單純描述某種社會現象或是新聞時事,但商業潛入後,便悄悄地變調,開始出現一連串的商標及店家。就現實而言,也許作家們有自身考量,但也因此流失掉一些忠實讀者。面對商業化的影響,是否會對台灣的圖文熱潮產生衝擊,還是能夠持續發燒呢?

記者 陳珮容
嗨,我是陳珮容 有時候很吵,但偶爾又會躲進自己的小宇宙 可以很果決,卻也常莫名地優柔寡斷 對未來有很多期待和想像,希望我可以真正地勇往直前 期待生活像藍色一樣簡單自在
記者 陳珮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