仨人的悲命 破滅的福音
仨人的悲命 破滅的福音
記者 賴奕安 文 2014/09/28
充滿熱血機器人戰鬥場景的機器人動畫,是許多男生童年的回憶,同時也是日本動畫界的主流之一。【新世紀福音戰士】(一九九五)是一部典型的機器人動畫;然而,本作擺脫以往機器人動畫的既定模式。除了精彩的戰鬥畫面,三名主角鮮明的性格、彼此的互動,最為人稱道的是,將主角們內心世界表現得淋漓盡致的意識流手法,為日本動畫界立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
迎接末日的二○一五年
【新世紀福音戰士】內容講述:二○一五年,不明巨型生物「使徒」開始登陸日本並向聯合國直屬特務機關「NERV」進攻,NERV則派出戰鬥機器人「EVA」反擊。主角三人分別為EVA零號機、初號機、二號機的駕駛員。然而,一場場的戰鬥後,他們發現,真正的敵人並不只是使徒。「人類補完計畫」悄悄的被啟動了。
網友製作的全劇剪輯版。(影片來源/YouTube)
機器人 不只是冰冷的鋼鐵
機器人動畫中出現的,往往是有稜有角、以鋼鐵打造的巨大機器人,例如無敵鐵金剛及鋼彈等知名動畫中的機器人。【新世紀福音戰士】中的機器人「EVA」便擺脫如此的刻板印象,有著人類外表般纖細的身形、微駝的站姿。劇情中在對抗第八使徒時,有別於以往的機器人只能生硬、機械般的的移動,EVA能夠以飛快的速度奔跑,且姿態與人類相同。
比起機器人,EVA更像是個生物。EVA並不只會一味地接受駕駛員的指令,它有著自己的意志。現代用來描述情緒失控、因為憤怒而失去理智的「暴走」一詞,最初便是出自於本作,分別為EVA初號機在對抗第三使徒時的初次暴走以及第十四使徒時的覺醒暴走,同時也象徵著EVA是有意識的機器人。
【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破】中EVA對抗第八使徒片段。(影片來源/YouTube)
不完美的世界 不完美的主角
本作之所以能具有如此影響力,應歸功於本作的男主角及兩位女主角,其中兩位女主角明日香與綾波零更是擺脫機器人動畫中女主角較為無能的花瓶形象。兩人在日本動畫界有者舉足輕重的地位,甚至有著香黨及零黨兩大支持群眾的別稱。
雖然如同其他的機器人動畫,本作最後的結局依舊為男主角勝出的男性英雄主義,但三個主角並不如其他作品中的主角們般強悍、完美無缺,三個人都有著心理上的缺陷。除了戰鬥場面,本作在描繪主角們的人格特質、心理狀態時所使用表現手法更是別出心裁。三個人的不完美如同最強烈的調味料,讓人在初次接觸本作時便能留下強烈無比的印象。
新世紀福音戰士主角群,左起分別為明日香、碇真嗣、綾波零。
(圖片來源/エヴァンゲリオンまとめブログ)
怯弱的英雄 碇真嗣
男主角碇真嗣,EVA初號機的駕駛員。個性內向、膽怯,幼時母親在EVA的實驗中身亡;父親為了開發EVA也離他而去。十四歲那年突然被父親找去,原以為父親終於重視起自己,沒想到卻是被要求坐上EVA與使徒作戰,甚至被迫拯救世界。
他認為坐上EVA能夠滿足爸爸的期望,為了別人的要求只好駕駛EVA與使徒戰鬥。他懦弱、妥協、沒有主見,急於在父親面前表現卻又往往在面對時逃避。碇真嗣象徵著九○年代的日本青少年,也因此,在電視動畫版最後兩集以意識流手法,表現出碇真嗣與自己內心對話的獨白以及心中的矛盾、衝突,使許多觀眾產生共鳴。
強悍外表下的脆弱 明日香
女主角惣流.明日香.蘭格雷,EVA二號機的駕駛員。同樣自幼與父母分開,身為EVA研究員的母親因為精神異常而將洋娃娃當成孩子並忘了明日香。因此,有別於碇真嗣的內向與膽怯,為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明日香自首次登場便表現出強烈的自信,試圖以各種表現來突出自己的存在感,從一開始她鄙視其他兩位駕駛、不願與他們合作這點便可看出端倪。
然而,當二號機被第十五使徒精神感染後,明日香打腫臉充胖子的自信心瞬間崩潰了,開始將外在的敵意轉向力量不夠強大的自己。她討厭這個世界,討厭所有人,但是最討厭的人是自己。除了象徵著強大外表下存在著脆弱的內心,明日香更反映出人們自大、驕傲、好大喜功的黑暗面。
明日香駕駛二號機大戰量產型的片段,為本作暴力血腥的經典橋段,
同時顯示出明日香內心對於母親關愛的渴望。(影片來源/YouTube)
突破性的表現手法
【新世紀福音戰士】最初在一九九五年於日本的兒童卡通時段播出,但收視率並不理想,之後於深夜的成人時段重播時,產生預料之外的爆炸性迴響。追根究柢,應為本作創新的表現手法所致。如同前文所提到的,小朋友愛看的機器人卡通,充滿著熱血的戰鬥畫面以及異常強悍的主角們。然而本作注重的點並不僅僅在於EVA的戰鬥,在其中駕駛的「人」上面有著更多的著墨。
本作使用不少當年動畫作品中不常見的呈現手法,擬人的機體設計、大量純黑底白字的畫面、慢速長幀、閃爍短幀、血腥暴力、真人電影片段等等,這些手法,在當時的動畫界投下了顆震撼彈。其中,最經典的莫過於電視動畫版的倒數兩集(25、26集),這裡並沒有接續著前一集(24集)的劇情,取代的是直接進入主角們內心意識流的演出,直到第26集的標題:「心的補完還在繼續,可是要記下一切,時間實在是不夠,因此現在講述一位叫碇真嗣的少年,他的心靈補完的故事。」才知道後面兩集是在做角色內心的補完。
而真正的結局則是出現在之後一九九七年上映的舊劇場版(相較於二○○七年上映的新劇場版)第二部【The End of Evangelion】中的25集與26集。這樣的手法其實造成不少爭議,部分觀眾認為製作公司之所以將電視版最後兩集以意識流手法表現純粹是因為預算不足,而在不願向品質低頭的情況下只好將「真正」的結局留到劇場版中製作。當然支持導演使用意識流結局的人也不在少數,不論真相為何,本作的表現手法對於往後的動畫有著深遠的影響。
舊劇場版於日本上映時的預告。(影片來源/YouTube)
話題依舊 三人的戰鬥未止
【新世紀福音戰士】電視版上映至今已經將近二十年了,然而本作的周邊效益至今仍持續燃燒著。行銷上,本作時常與各領域業者合作並推出聯名款商品,包括便利商店、航空公司、手機遊戲、藝人等等,甚至與日本知名車廠合作推出福音戰士的車隊。二○一二年【福音戰士新劇場版:Q】來台上映時更與多家台灣知名服飾品牌合作舉辦「福音戰士潮流計畫:台北」。二○○七年開始上映的【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系列包含二○○七年的【序】、二○○九年的【破】、二○一二年的【Q】以及尚在製作中的【:║】。福音戰士的熱潮,勢必將繼續燃燒下去。
與福音戰士合作的車隊。
(圖片來源/エヴァンゲリオン レーシング)
![]() |
記者 賴奕安
大家好 我是賴奕安 請多指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