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期

該妝不該妝 台日不一樣

現今化妝是相當普遍的現象,化妝是為了自己本身的樂趣,不只為了追求流行。只是日本上學化妝,老師父母見怪不怪,甚至鼓勵小孩學會梳妝打扮。然而在台灣,這種現象似乎並不常見。

該妝不該妝 台日不一樣

記者 陳亞柔 文  2014/10/05

「化妝」是為了修飾容貌、增加自信,有些人因生意與工作上的需求化妝,更多女性化妝的目的是為了更漂亮,引起別人注意。尤其在日本,許多女孩從小就開始化妝,到了國高中階段,「化妝」幾乎是每個日本女孩必備的技能。上學化妝,老師父母見怪不怪,甚至鼓勵小孩學會梳妝打扮。然而在台灣,這種日本人眼中習以為常的現象似乎並不常見。


日本女孩化妝是個常見的現象。(圖片來源/youmaker

 

化妝不化妝  理由面面觀

美國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在其著作《菊與刀》中指出日本人愛美尚禮、頑固、服從、完美卓越等等。對於日本女性而言,因為講究完美主義,注重生活中的小細節,除了滿足基本生活需要外,更強調生活情趣,所以化妝對於她們來說是一種生活情趣的展現,也是社會普遍認同的基本禮儀。但是對於不少老一輩的台灣人而言,化妝就是特異獨行,標新立異的行為。

在日本傳統觀念裡,化妝代表著禮儀與教養,沒有化妝似乎就是宣示著自己是位沒有禮貌的人,所以女孩們從國高中便開始學習妝扮,因此進入大學後,幾乎人人都在化妝。日本暢銷書《國家的品格》中也提到,不應該在眾人面前補妝的這種禮儀,源自於「讓對方看到自己邋遢的一面不僅很失禮,也是讓自己蒙羞的美學意識。」

再者,氣候因素也是影響之一。台灣四季潮濕溫暖,對於保濕護膚產品的需求量並不像日本高。反之日本因為冬季氣候乾燥寒冷,加速皮膚老化,如果不擦保濕的化妝品便會極為難受。

而台灣青少年的化妝人口,多數集中在讀書風氣相對於高中比較不盛行的高職。大部分的學校禁止學生在國高中階段化妝,加上父母普遍認為化妝是屬於大人們的事,學生該有「學生樣」。所以即使到了大學,雖然學校已經沒有限制,但是因為從小就沒有上妝習慣,加上化妝程序繁瑣,不化妝的人數還是佔有一定比率。甚至在離開校園後,台灣人在非正式場合,如:去菜市場買
菜,依然不會特意上妝。


台灣婦女上街買菜多數素顏。(圖片來源陳正興攝
 

台日化妝文化的改變

隨著時代進步,不論台灣還是日本,現今化妝大部分是為了自己本身的樂趣,而不只是為了追隨流行。化妝的現象越來越普遍,許多女性都會因「化妝是一種禮貌、「化妝會讓自己變得更美麗」、「化妝能增加信心」等想法而適當地裝扮自己。化妝的目的也變得更多元,人們不再只是為了工作需要而上妝,而是成為了一種實踐於日常生活的行為。台灣綜藝節目甚至掀起一股女藝人卸妝風,屢屢創下高收視率。在學生族群間頗為流行的台大批踢踢上的美妝版(MakeUp),同樣吹起一陣「化妝前後照片分享」風。

《蘋果日報》六月二十九日副刊中提到,購買化妝品和物慾主義意識與自信心有關,化妝是運用外表、身體來表現自我,造就女性追求美貌的物質條件,也藉由這樣的美貌競爭形塑自己。其實不只是女性,化妝保養行為也漸漸擴展到男性身上,男性化妝不再尷尬,成為自我風格的表現。


化妝前後差異甚大,連男孩都能變女孩。(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另外,台灣化妝保養族群的年齡層也出現降低的現象。除了受到父母、同儕的影響之外,現代媒體發展蓬勃,消費訊息擴散快速更扮演著重要角色,以往台灣社會認為學生不該化妝的觀念逐漸減落。化妝的年齡層不僅向下延伸,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與科技的進步,各家化妝品廠商也陸續推出高齡專用的化妝品,配合老化膚質的特性,運用各種生化科技產品修飾及美化步入生命黃昏期的民眾,更表現成熟智慧之美,增添永恆的氣質。
 

年產值驚人 台人特愛日牌

根據工業局統計顯示,二○○五年全球化妝品的銷售額為1500億美元, 二○○八年全球化妝保養品的銷售額達1800億美元,全球化妝保養品市場於二○一○年至二○一一年又持續成長至
3800億美元以上。化妝產業產值高,因而化妝保養市場成為商家爭相攻佔的地方,顯示出化妝保養品對許多人來說是重要且不可或缺的東西,在這方面的消費能力更是驚人。

回頭觀察台灣的化妝品消費習慣,走進藥妝店,不難發現架上充斥著許多日本品牌。因為價格與品質合理,許多人成為了日本化妝品的愛用者。但除了價位與品質之外,也因為台灣曾接受過日本殖民長達五十年,一方面是出於對日本的懷舊感,更多的是對其產品精緻度的崇拜心態。

再者,日本女性與台灣女性在五官上較為相近,比起歐洲化妝品的模特兒更有親切感。加上日本在亞洲屬於強國,不僅影響政經局勢,更引領著亞洲的流行文化,這也加深了台灣人愛用日本化妝品的情形。


藥妝店內琳瑯滿目的商品(圖片來源/大頭目趴趴走
 

追求真善美 淡妝當道

台灣化妝風氣漸盛,不過《美國草本協會》指出,超過百分之六十的護膚原料會透過皮膚表層進入體內,換而言之,若化妝品含毒性或是合成原料,便會加重身心負擔,危害健康。再者,近年來科技和環境災難頻傳,也讓人們漸漸意識到,化妝品會對人體產生副作用。而日本的藝人外觀看起來往往比實際年齡還要老上幾歲,正是因為常常化妝會加速皮膚的老化。所以台日化妝的重點不再只是華麗地改變自己,而是要讓人看不出自己化過妝,但又比素顏要美麗。這股淡妝的風氣,不管在台灣或是日本都成為潮流。從修飾美到天然美,反映了一種尊崇健康、真實、中庸的意識。男性的化妝也隨之轉移為清潔意識,大多著重在護膚品上。

雖然化妝在時間與金錢上都要有一定的成本,但是愈來愈多的民眾,不論是日本還是台灣,都普遍認知到外貌的重要性,認為:「化妝雖然要花很多錢跟時間,但是可以改變心情、變成與平常不一樣的自己,所以可以從中得到許多樂趣。」如何在妝扮自己的同時平衡收支、不影響健康、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是值得深思的議題。


台灣學生化淡妝。(圖片來源/陳立凱攝

記者 陳亞柔
我叫陳亞柔,典型水瓶座,熱愛跳躍式思考,以及不按牌理出牌的個性總是令人摸不著頭緒。自認是條大懶蟲,大多數的時候可以說是超級懶惰,但是哪天發神經,勤奮起來卻可以沒日沒夜的enjoy著。與其張著嘴巴說話,更喜歡用雙眼以及雙耳仔細觀察與傾聽這個世界,然後將那些所思所悟與本體融合。 喜歡怪異的東西,因為這樣才,特別。  
記者 陳亞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