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光影 尋找生命出口
片段光影 尋找生命出口
記者 沈祖廷 文 2014/10/05
當維持生命的信仰在一夕間全被推翻,要如何才能繼續活著。電影【花神咖啡館】中,兩段故事的女主人賈桂琳和卡蘿,在不同時空不同地域下,都遇到相同的生命挑戰。法國的賈桂琳選擇滅亡,而在加拿大蒙特婁的卡羅選擇重新相信、理解、原諒而存活。
【花神咖啡館】由尚馬克.瓦利(Jean-Marc Vallee)同時身兼編劇、導演及剪接。使整部電影由內而外相互呼應,從理念思想、演員演技、音樂搭配、色調光影到表象的蒙太奇敘事手法,讓複雜的故事、難以理解的劇情、信仰般的輪迴宿命論,層層堆砌、步步轉化,漸漸導入觀者的心靈深處。從電影花神咖啡館預告片,可見導演對於畫面切換、光影變化、音樂配置的特殊。
電影【花神咖啡館】的海報,兩組家庭,透過相同姿勢糾纏的擁抱,暗示著故事曲折。
(照片來源/一起擁抱幸福吧痞克邦)
一九六九年賈桂琳生下一患有唐氏症的男孩羅宏,丈夫卻因此拋棄母子,留下賈桂琳成為單親媽媽,不幸的命運、眾人的唾棄,賈桂琳卻不因此認輸,全心全意疼愛照顧、教育羅宏;一日羅宏遇見真命天女薇若,羅宏整日只想和她在一起,漸漸淡出對媽媽的愛,賈桂琳意識到自己的愛被剝奪、多年來付出如流水,堅信的意念頓時片片崩解,無法忍受的她帶著羅宏和薇若一同走向死亡。二○一一年的卡羅,原以為自己和丈夫安東的情感永不會滅,從青梅竹馬到結婚生女都如天作之合;有天安東卻遇上真正的「靈魂伴侶」──玫瑰並和卡羅離婚,她才明白一切都只是一廂情願,失魂落魄的她每天倚靠毒品入眠、並陷入長期無解的夢魘,於是她決定透過信仰,尋找答
案。
蒙太奇手法 細節藏玄機
【花神咖啡館】較其他平鋪直敘的電影不同,導演尚馬克.瓦利以片段跳耀式的蒙太奇剪接手
法,將兩段曲折的故事重新組合,打破時空限制的架構,讓觀者不隨故事而是隨角色的情緒流
動,一層一層堆疊深入,化為靈魂共鳴的感受;而不停變動的畫面正如同角色複雜的內心變化,深刻直接的愛和快樂時光,鋪陳哀傷,再揭開幸福表層下隱隱躁動卻不願說開的矛盾情感,最終直轉而下,累積爆發。相似畫面的切換、暗示的符號象徵、情緒性的光影變化和畫面速度感,透過導演細膩的細節安排,增添故事的玄虛與張力,將兩個看似沒有相連的劇情交纏相融,同時一步步推向讓人理解、甚至信服而感受到療癒的最終結局。
但也有觀眾指出,原本故事人物已夠繁複,加上太過快速零碎的剪接方式,增加理解的難度,很多觀眾到電影的中後段,才真正釐清角色之間的關係和前因後果,甚至有人要看第二次才注意到許多小細節,及明白導演真正想傳達的觀念和故事演變。
電影【花神咖啡館】預告片,可見導演對於跳耀剪接、光影及聲音的敏感。(影片來源/youtube)
音樂重口味 撞擊靈魂感受
節奏強烈、情緒明顯的音樂不停出現在片中,除了是因男主角安東的DJ身分,更像導演刻意要營造氛圍,透過音樂曲調起伏,將太過片段零散的畫面連結。片中許多橋段反倒更像音樂錄影帶,導演幾乎去除現場所有的人車聲、搭配放慢的畫面,讓樂曲自然流露出其所屬的感覺:多首後搖滾、迷幻搖滾,呈現各個角色意識流的狀態;而沉靜的鋼琴聲則作為紓緩管道;電子音樂便是振奮精神、讓生命添上色彩的部分。
Pink Floyd〈Breathe〉出現於電影開場、中段高潮,若有似無的影響著電影的情緒走向。
(影片來源/youtube)
一首曾經留下回憶的曲目,真的能在再度聽到時,喚起當下的情緒或想起一個人、一段往事;導演也用這種特性,將同樣的音樂搭配在相似的情緒上,與電影同名的〈花神咖啡館〉(cafe de flore)一曲,是作為貫穿兩段故事的重要元素,雖曲風一為電子一為古典,但都讓兩個男主角享受愛情的快樂,並沉醉其中。
片中兩個男主角藉由前世、今生連結生命,不禁讓人思考,男主角安東之所以如此迷戀〈花神咖啡館〉,是否是因為此曲曾是小男孩羅宏最喜愛的曲。導演亦以輪迴的觀念,讓觀者想像那些在生命中曾經有過的深刻感受,已烙印在心底、靈魂深處。即使記憶被掏空,只要是一點挑動,曾擁有的經驗,還是將攪動著靈魂,讓腦袋無法理解的。
Doctor Rockit所譜出不同於Matthew Herbert的〈Café de flore〉反覆交織於電影中,也是片名
的由來。(影片來源/youtube)
輪迴宿命 選擇相信與諒解
無論過程多麼凌亂混雜,電影最後,導演仍舊給出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雖然最後劇中角色的選擇可能讓觀者有價值倫理上的衝突,但導演始終沒有讓觀眾想埋怨或怪罪劇中的任何人,只是客觀的帶領觀者去體會所有角色的掙扎:賈桂琳對兒子的愛、付出和堅持,以及突然失去兒子時的自殺作為;安東雖拋棄前妻轉而追求自己所相信的愛情直覺,但仍舊背負家人的責怪和對前妻的愧疚感;卡羅沉溺於毒品和發狂似的行為。導演深入觀眾的同理心,合理化劇中每個角色的行
為,進而讓眾明白:愛情沒有是非對錯、也沒有理由原因,只是往往人都需要一個解釋,說服安慰自己,同時更能理解體諒、放過別人。
電影皆大歡喜的結局,妻子胸前的十字符號,象徵冥冥中注定的緣分。一旁身著黑衣與
夫妻白衣做對比的為前妻。(圖片來源/photowant.com)
當然,也有人覺得劇情過於迷信,結局太遷強。但導演更想傳達的是,每個人都有能夠支撐自己存在這世界上的信仰,要選擇相信難以接受的事實而痛苦,還是接受實為虛假,卻能延續生命的理念,然後繼續更有動力、信心地活著。反觀台灣近日的情殺新聞事件,也許一個讓人能夠想通的解釋,就算不真實、仍以足夠阻止悲劇發生。
電影中賈桂琳和兒子羅宏、薇若相處的快樂時光。(圖片來源/聯影電影)
不將課題侷限於愛,人不停地在選擇自己要相信什麼,不相信什麼;但無論如何,導演要觀者明白,每個人都有選擇和相信的權利,而無論誰做了什麼決定,導致什麼行為,都應帶著寬容和諒解看待。
![]() |
記者 沈祖廷
因為矮矮的、所以頭髮短一點才有自信 不喜歡太安靜和看不見 於是成為聲音和影像成癮者 文字還在探索中 生活若是液態、希望不只是水酸性要再高 用一種水果形容的話大概是奇異果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