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女生還美 偽娘創商機
比女生還美 偽娘創商機
記者 林霈楨 文 2014/10/12
「這麼可愛一定是男孩子!」、「這叫女生怎麼活?」近年來,人們越來越常在網路「美女」的照片下看見這些回應,而照片中有著瓜子臉、修長雙腿、水汪汪大眼的並非女孩,而是男扮女裝的「偽娘」(男の娘)。這股偽娘風潮在日本日漸風行,從原本的動漫與cosplay(角色扮演)圈擴展到街頭,甚至帶動一股「偽娘商機」。而深受日本動漫文化影響的臺灣與中國,也漸漸出現偽娘打扮的網路名人。
雌雄莫辨的偽娘cosplay。(圖片來源/宅宅新聞網)
相關ACG竄紅 偽娘發燒
一般人對「偽娘」的印象即是打扮成女性的男子,和跨性別者或是變裝皇后沒有太大區別。其實「偽娘文化」起源自日本的ACG界(動畫、漫畫、遊戲的總稱),指的是看似女性,其實是男性的角色。「偽娘」較狹義的解釋,不但是打扮為女性的男子,更要有使人分不出性別的陰柔外貌與行為,且頗為局限於傳統日式動漫柔弱、可愛的女性形象,因此有人這樣形容動漫裡的偽娘角色:畫了一個女孩子,然後再說他是男的。
在cosplay圈,若有男coser(進行角色扮演者)將動漫作品中的女性角色裝扮得唯妙唯肖,會被稱為「偽娘cosplay」。這些幾乎和作品中角色一樣美的照片透過網路廣為流傳,有些經常做此種打扮的coser甚至成為粉絲追隨的網路紅人。
使「偽娘」一詞一躍而成網路熱門關鍵字的原因,就是二○○五年成人戀愛冒險遊戲《少女愛上姐姐》,遊戲中的男主角因故男扮女裝進入女校讀書,有著傾城的美貌與長髮,遊戲備受歡迎,進而改編成動畫與漫畫。各家廠商發現比起典型的角色,「偽娘」反而能在競爭激烈的戀愛遊戲市場中異軍突起,某家遊戲公司便在同年十月發行《Happiness!》,其中一個男性角色也是常穿女裝的偽娘,受玩家歡迎的程度甚至超越同作品的其他女性角色。
戀愛遊戲《少女愛上姐姐》中的男主角(圖中)為經典的偽娘角色。
(圖片來源/天使二次元)
偽娘風氣 吹進現實
二○一一年偽娘遊戲《女裝山脈》推出,在日本動漫重鎮秋葉原的許多店舖銷售一空,更證明偽娘文化產業已吸引固定客群。而它所創造的商機不只限於虛擬世界,如早先的女僕咖啡廳興起一般,秋葉原街上也開起一家又一家的偽娘咖啡廳、偽娘酒吧等等,主打裝扮華麗、可愛的偽娘服務生,即使消費較一般餐廳高,仍有不少粉絲願意消費,並成為新興的觀光景點。
偽娘風氣吹進現實世界中,許多人不再視女裝打扮的男性為變態、娘娘腔,轉而用欣賞的角度看待,這也促使更多女裝愛好者樂於將自己的扮裝照片放上網路,或是錄製影片分享自己變裝的過程。
日本演藝圈同樣受這股潮流影響,許多綜藝節目都加入了男藝人扮女裝的單元,偶像劇中更是把男扮女裝的橋段作為收視賣點。校園裡,校慶時的校花校草選拔也不侷限於傳統,尤其在沒有女生的男校,「男校校花」選拔在近幾年蔚為潮流。
左圖為日本男星小池徹平在日劇中的女僕打扮,右圖為平常的男裝樣貌。
(圖片來源/蘋果日報、鉅亨時尚)
另類商機 中日臺紛紛加入
時至今日,搶佔這股商機的各家業者,不但推出為偽娘量身打造的化妝品與服飾,還有專門的流行雜誌、時尚網站、彩妝教學書,其內容除了因應男生的膚質與體型稍作調整外,無論服飾、髮妝幾乎都和時下的女性流行無異。
偽娘風氣蔓延至臺灣,在高雄就有業者開設偽娘專門店,提供全套的彩妝、變裝、攝影等服務,吸引不少男性前往體驗,店長在接受各家新聞媒體採訪時表示,多數顧客平常都穿著男性服飾,前來變裝只為了好玩兼舒壓。
業者搶佔偽娘市場,推出偽娘專用化妝品。(圖片來源/宅宅新聞網)
鄰近的中國同樣受此風潮影響,就有表演團體以偽娘cosplay作為特色,在各種動漫活動、同人誌販售會登台,舉辦各式見面會、簽名會,官方微博累積粉絲人數也突破七萬人,儼然成為另類偶像團體。
偽娘審美觀 暗藏刻板印象
偽娘文化顯示人們對男扮女裝行為的接受度提升,看似模糊了性別分野,打破傳統男女有別的父權社會思想,事實上,其中依然能看出父權價值的痕跡。觀察網路上被認為「比女生更美」的偽娘們,大多都是長髮、纖瘦、弱小、聲音輕柔、舉止優雅,為了不被發現是男生,於是比多數女生更加「嬌滴滴」、「女性化」。若有身材較壯碩、五官較粗獷的男性穿女裝,則會被認為是變態或搞笑。
然而這種「女性化」形象其實是建立在父權社會中,男性對女性完美形象的要求,而非女性原生的意願,如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在女權名著《第二性》(Le Deuxième
Sexe)中說的:「我們並不是生來就是『女人』,而是成為了『女人』。」「美女」既然是由男性定義出來的,男性所扮演的偽娘,自然經常比真正的女性更「美」。
再者,縱使許多人已能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偽娘,部分人對他們仍有某種程度的刻板印象,認為他們一定有性別認同障礙,或者一定是男同性戀者。雖然有部分偽娘確實是屬於上述兩種類型,但還有另一部份視女裝為一種打扮風格,如同嬉皮風、龐克風,因為喜歡、適合這樣的風格,而選擇進行此種裝扮,和性別認同、性傾向沒有任何關係。日本偽娘漫畫家五十嵐慶一就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到,當初是因為女友喜歡cosplay,偶然穿了女友的cosplay服發現很喜歡也很適合,女友接受後,有時甚至會穿女裝和女友一同出門,對他而言,偽娘是單純出於對女裝的喜愛。
偽娘漫畫家五十嵐慶一在作品中分享扮女裝的心得。(圖片來源/百度貼吧)
男女之外 創造不同的美
偽娘文化固然隱含父權社會對女性形象的建構,卻也不可否認地衝擊了舊有的審美窠臼,審美觀本來就會隨著時代轉變,男女服裝的分別也是人為訂定出來的。偽娘雖是奠基於傳統的社會性別印象,卻也日漸開拓出屬於自己的價值,並激發人們重新思考性別與裝扮的關係。對業者而言,當然更樂於看見偽娘文化帶來的龐大商機。在產業興起與價值觀改變的相輔相成下,可以預期偽娘潮流將會持續延燒下去。
![]() |
記者 林霈楨
1993,天蠍座O型,會游泳,偶爾彈吉他,但沒有張士豪的帥氣瀟灑。 喜歡旅行的獨處、書頁的香味、搖滾的力道,三心二意。最喜歡文字的溫度,並以此為北極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