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飛機 乘著大時代的風
造飛機 乘著大時代的風
記者 余念竹 文 2014/10/12
低沉的引擎聲轟隆轟隆作響,伴著風穿過螺旋槳咻咻的聲音。空曠的草原裡,又有一架改良好的飛機即將起飛。一位戴著眼鏡的少年拿著碼錶,專注地為他所設計的飛機測速。一道即將攪亂生活的時代惡風,正向少年襲來。
這是動畫大師宮崎駿在二○一三年夏季推出的動畫長片【風起】,結合了零式戰鬥飛機的航空工程師堀越二郎和小說家堀辰雄的中篇小說《風起了》,為宮崎駿第一次以真實人物為素材的創
作。
【風起】入圍第七十屆威尼斯影展競賽片,在日本也交出七周票房
冠軍的亮麗成績。(圖片來源/騰訊)
故事分成了主角努力改良飛機與遇見女主角菜穗子進而與她相愛兩條主軸。從小就嚮往藍天且熱愛飛機的主角二郎因為近視而無法開飛機,但在夢境中,他一次又一次地與義大利的飛機設計師卡普羅尼相遇,並因大師的鼓勵而轉念:既然無法開飛機,就設計飛機。主角年輕時曾在東京地震偶然幫助過一位女孩,當時匆匆趕路的他沒有留下姓名就離開,而多年後當他們再度相遇時,女主角卻不幸染上了肺結核,但一段冥冥中注定的緣分再也解不開。兩條主軸合在一起雜揉著地震、經濟蕭條、戰爭等等時代背景因素,交織成了一片歷史的光影。
二十世紀東京現形
宮崎駿在【風起】中為人稱道的,就屬他利用畫中的細節和動畫表現的手法,同時營造出強大的時代與真實感。但在觀看時,這兩種應該互相矛盾的感覺卻又完美結合,讓觀眾有坐上時光機回到當時歷史背景下的感受。
承襲著過去一貫的精緻畫風,每一幕都有一幅美麗的畫停在眼前。而一九二○年代的東京也在宮崎駿的筆下被細膩地呈現出來,像是二郎出生的大正時期,人們就穿著專屬於那個時代剪裁的衣物;時間再往後推移,二郎剛出社會時正遭逢金融大恐慌,當時的城市充滿洋風的建築,還有路上開始穿著西裝的人們,都一一地在眼前呈現。除此之外,二郎從年輕到後期的交通工具也從陽春的蒸氣火車進步到不需蒸氣的電氣車頭,處處可見作者在時空背景再現上的用心。
細膩的畫風,把上個世紀初復古的柑仔店和穿著復古的爺爺呈現在
觀眾眼前。(圖片來源/【風起】影片截圖)
然而動畫表現形式卻不像過去奇幻的風格,以往的魔法、會說話的動物等元素,在【風起】裡全都沒有。對性別的描繪上,主要是以二郎比較大男人的視角,沒有如【風之谷】、【神隱少女】等堅毅女性角色的安排。片中在觀眾眼前的是曾經在歷史上發生過的真實篇章,也許是這種單純順敘的手法,讓劇情沒有太強烈的起伏,帶給觀眾的情緒不多,作者平平淡淡地訴說著故事,將那些感受一點一滴的累積。到了片尾隨著主題曲一下,搭配一幕幕場景,留給觀眾細細回味的無窮餘韻。
老少咸宜 感受各不同
或許有人會說,設計戰鬥機這種用在戰爭的武器,和宮崎駿本身反戰立場的作品風格大相逕庭,片中對於零式戰機設計出來後,所連帶的「戰爭責任」似乎輕描淡寫。如日本在帝國主義感染之下發動侵略二戰這個尷尬的史實,還有在當時國際情勢下表現出來的政治立場,在片中也都沒有提及。「動畫的主要觀眾群是小孩。」這句宮崎駿多次對外的宣告,便是對這矛盾的回答。
對於過去日本在戰爭所帶來的痛苦、哀傷等陰暗面,還有二郎設計出的是「飛機」還是「殺人機器」,藉著片中「飛機是個美麗而受詛咒的夢想」這句卡普羅尼對二郎說的話,不以正面描繪,作者不帶任何想怪罪誰的立場,呈現的反而是二郎單純對夢想的追逐,和專心設計飛機的過程,所以二郎在劇中說:「我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打造一台美麗的飛機。」如此一來,這部作品在不同年齡便會產生不同層次的內涵,轉移了焦點之後的【風起】,對於小孩子來說,產生的是忠於逐夢的正向意義;而對於大人,則是體會那些戰爭武器設計師的心情處境。
影片到了尾聲,二郎踏過滿是戰機殘骸的草原的這個畫面格外發人
深省。(圖片來源/【風起】影片截圖)
宮崎駿的最後一談
作品推出的同時,宮崎駿也宣布這是他的告別作,片中二郎與卡普羅尼的對話時常被蒙太奇式的剪接穿插在二郎的生活裡,畫面也常常進入二郎自己的意識流中,這也導致有些觀眾覺得劇情有些抽象而無法理解。此外,不同於以往宮崎駿有加入愛情成分的作品,如【魔法公主】、【霍爾的移動城堡】等,對於愛情的表現手法多只是蜻蜓點水般,【風起】中卻採用較露骨、直接的手法,像是特寫對望、接吻的方式,讓觀眾對於片中男女主角的感情產生更真實的感覺。這些過去作品中沒有用過的概念在【風起】裡呈現,宮崎駿把他最後想表現的事物,透過這部電影交給觀眾去體會。
有人說,【風起】有宮崎駿在說自己故事的味道存在,因為他和主角一樣,都是為了追求夢想,在逆境中努力克服難關。一位設計出當時日本海軍的主要戰鬥機,另一位則努力地讓日本動畫推向世界高峰。
以抽象的意識流表達嚮往藍天的少年,此一手法是宮崎駿過去中作品中
前所未見的。(圖片來源/【風起】影片截圖)
簡單卻又不簡單的幸福
和菜穗子發展出的愛情,作者也用簡單的方式處理,卻足以展現兩人的戀情的淒美。菜穗子得了當時無藥可醫的肺結核,二郎即使忙於工作,還是在百忙之中搭上夜車,只為了陪伴菜穗子一個晚上。最後菜穗子知道自己時日不多,而二郎也因為飛機即將設計完成,無暇上山探望她,種種因素讓她離開山上的療養院決心陪在二郎身邊,支持二郎完成夢想。這時候彼此都做好了心理準備,珍惜著還能看見彼此的生活,毅然決然地在同事見證之下快速結婚,定居下來。
二郎熬夜畫設計圖時,另一隻手也仍然牽著入睡的菜穗子,整夜不放。
(圖片來源/【風起】影片截圖)
風起了 當試著生存
“Le vent se lève,il faut tenter de vivre’’ 引自法國詩人保羅‧瓦勒里(Paul Valèry)的作品《海濱墓園》(Le cimetière marin)中的詩句,是貫穿整部劇情,形容主角狀態的最佳寫照,意即「風起了,當試著生存。」
【風起】表現出不論遇上甚麼困難,也永不放棄的小草精神。
(圖片來源/【風起】影片截圖)
不管是對於夢想的追求或是努力地爭取和菜穗子相處的時光,二郎都展現出面對困境的勇氣。紛亂的世局就像一塊厚重的巨石,但是主角努力求生的意志就像堅韌的細芽,能繞過巨石,向上生長成茂盛的片片綠葉。
![]() |
記者 余念竹
我是竹竹,住在台中六年,台北十四年的女孩 骨子裏應該就是很原始的喔巴桑魂 有時候無可救藥的強迫症 我想要慢慢的在喧囂理學會安靜,學會等待 學會看見自己跟周圍的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