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萊塢音樂 電影討喜配角
寶萊塢音樂 電影討喜配角
記者 黃苡齊 文 2014/10/19
「音樂是電影的靈魂。」
一般電影配樂是搭配劇中角色的對話、情緒,用來牽動劇情,更同時影響著觀眾的內心起伏。而寶萊塢(Bollywood)電影中的音樂卻不像是「配樂」,反而有如襯托主角般的「討喜配角」,在電影中總是驚喜地出現,又適度地將場面還給主角,讓劇情繼續發展。
寶萊塢式招牌歌舞
電影上映前,預告片是吸引觀眾進入戲院的最有效途徑。然而,在印度卻不是這樣,寶萊塢片商會在電影上映前,搶先發行電影原聲帶,因為電影中的「歌曲」才是票房成功的保證。傳統寶萊塢電影中的歌曲,一般是搭配著舞蹈進行,被稱作「歌舞」。而這些歌舞在劇中是連貫劇情的重要片段。
穿插在寶萊塢電影中的歌舞場面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用來表達角色們心中的幻想,例如【三個傻瓜】中一首〈Zoobi Doobi〉,運用輕快俏皮的歌曲,加上誇張的舞蹈動作,呈現女主角內心對於愛情的想像;而另一種則是將冗長的劇情,濃縮在一首歌曲的時間內,較為經典的為【如果愛在寶萊塢】的〈Daastan E〉,省略複雜的講述過程,主角利用批判、諷刺的聲調唱出帶有責備的歌詞,僅僅以一首歌曲的時間,就完全揭發劇中兇手的惡行。
電影【三個傻瓜】中歌曲〈Zoobi Doobi〉,呈現女主角對愛情的美好幻想。
(影片來源/YOUTUBE)
歌曲帶動劇情 描繪角色
歌舞雖然為寶萊塢電影最大的特色,但也因為在劇中大量的歌唱與舞蹈畫面,電影經常會被視為「搞笑劇」。而這一點在較為近期的寶萊塢電影中可以看到一些改變,許多劇中穿插的歌曲移除了「一群人出現跳舞」的歌舞畫面,改為以音樂帶動劇情為主,讓演員跟著歌曲的節奏演戲,再加上後製剪接技巧,讓觀眾在沒有對白的情況下,仍然可以藉由歌曲,輕鬆理解劇情。
電影【心中的小星星】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整部電影仍然有大量的「歌」穿插於其中,但「舞」卻消失了。電影中〈Jame Raho〉這首歌在快速的節奏下,帶出家中每一個人從起床到出門的情形,中途完全沒有搭配舞蹈動作,但因為演員無論穿衣服、吃早餐,每一個動作都對上歌曲拍點,讓歌曲不會因為少了舞蹈而淪為配樂。
寶萊塢電影中的歌曲除了帶動劇情外,也常被用來描繪角色,例如〈Jame Raho〉不只帶出一家人的早晨,也在一首歌中利用多樣的節奏、不同的唱法呈現角色性格的差異。規律的重音、木魚敲打聲,加上音頻不變,唸經似的唱法,呈現爸爸和哥哥規律而且一成不變的早晨;節奏漸漸加快,添上一些旋律,清楚傳達媽媽一大早的忙亂;而當歌曲開始從重節奏轉為柔和的旋律,鼓聲突然消失、搭配輕柔的唱腔,歌曲中的變奏成功刻劃片中主角相對懶散、與世無爭的個性。
電影【心中的小星星】中〈Jame Raho〉不僅以一首歌的時間交代一家人從起床到出門的情形,
更運用弦律的變化呈現角色性格的差異。(影片來源/YOUTUBE)
幕後配音 電影精髓
在台灣,如果歌手對嘴演唱,往往會被大力批評。然而,對嘴演唱在寶萊塢卻是一種基本傳統。在印度,有一種職業叫做「幕後錄音歌手」,專門錄製電影歌曲供演員們對嘴演唱。而這些幕後歌手跟電影主角一樣,都擁有自己的支持者和粉絲。幕後歌手優於歌藝、幕前演員優於演技,在印度這兩個角色是清楚被區分的。
其實寶萊塢「幕後錄音歌手」所扮演的角色,就如同動畫片的幕後配音人員。不同的是,動畫片的幕前人物是虛擬的,而寶萊塢電影則是由真人演出。替真人配音的相對難度在於,許多幕前演員早已擁有屬於自己的螢幕形象,於是幕後歌手不僅需要判斷電影中角色的性格進行配音,更要依循演員本人作聲線上的調整。
儘管這項工作看似困難,但這對以幕後錄音為職業的歌手卻是必備的能力。像是電影【如果愛在寶萊塢】男女主角在劇中一共唱了七首歌,然而從幕後來看,這七首歌並不是由相同的兩個人所演唱,而是由許多人所分別演唱,但從幕前聆聽卻是很難被發覺。女主角在每一首歌中的聲音可以說是幾乎一致,而男主角在每一首歌中相同的渾厚嗓音,甚至讓人有由本人親自演唱的錯覺。
創新之餘仍保留傳統
在寶萊塢,一部電影的賣座與否,通常與電影中的歌曲有著極大的關係,寶萊塢的音樂製作人們因應時代的發展,不只極力保存傳統印度歌曲的元素,也積極開拓創新的曲風,逐步向外推廣。電影【三個傻瓜】的主題曲〈Aal Izz Well〉就是一個成功的案例,貫穿全曲的吉他和弦,結合印度傳統音樂、非洲打擊樂,以及西方流行音樂,營造出歡樂、輕快的場景,在歌曲中不時出現的口哨聲,更隱喻突破印度社會規範下的束縛。
電影【三個傻瓜】中歌曲〈All Izz Well〉結合非洲打擊樂和西方流行音樂,成功創新印度樂曲。
(影片來源/YOUTUBE)
寶萊塢創新的曲風,最初受到矚目是在二○○二年發行的【寶萊塢生死戀】,該劇當時以獨特的歌舞式電影驚艷全球,也因為在歌曲中加入西方與流行元素,使原來不被熟悉的寶萊塢電影,迅速被大眾認識、接受。在這部電影的歌曲中,「女聲」的誘惑力也是成功吸引觀眾的重要環節,高頻的嗓音,尖銳間帶點挑逗,這樣的歌聲會進而吸引觀眾觀賞電影,但仍在無形中製造出女生柔弱、嬌羞的社會刻板印象。
寶萊塢歌曲在台灣
目前台灣對於寶萊塢的歌曲雖然並不算陌生,卻也稱不上流行,因為語言與腔調的關係,印度歌曲在台灣比較不容易被聽懂,像是台灣團體自由發揮以寶萊塢曲風為元素,創作了一首〈寶萊情緣〉,開頭歌詞第一句「伯李伯李恨達弟達弟伯李玻璃心痛」反覆著沒有邏輯的字句,可以明顯看出一般台灣人對於印度歌曲「不知道在唱什麼」的印象。
在台灣,寶萊塢歌曲也較少被翻譯成中文,只有在特別受歡迎的電影中出現時,才會比較容易受到關注。二○一○年在台灣上映的【三個傻瓜】,以一首〈Aal Izz Well〉引起廣大迴響,台灣沐浴乳廠商就搭上此風潮,以這首歌為主題曲製作廣告,網路上也出現許多模仿影片。雖然不了解歌詞,但情緒會自然被歡樂的曲風感染,這也是寶萊塢歌曲最為人稱道的特色之一。
自由發揮創作的〈寶萊情緣〉,由開頭歌詞就可以看出一般台灣民眾對於印度歌詞的不了解。
(影片來源/YOUTUBE)
雖然印度歌詞不容易被理解,但卻不影響歌曲在國際間日漸受矚目的情況。寶萊塢電影目前在電影圈中漸漸得到肯定,電影中的歌曲更受到大家的青睞。在全球化的競爭下,寶萊塢歌曲不但沒有因為外來的音樂而被摒棄,反而開始融合其他國家的音樂元素,讓傳統的印度樂曲也能有嶄新的一面。
![]() |
記者 黃苡齊
我是黃苡齊, 其實真的沒有什麼特別,就是一個學生。 常常不太知道自己要什麼, 非常深信船到橋頭自然直這個論點。 看似不積極,但也絕對不是消極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