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期

選擇一場旅行 改變人生觀

這是關於旅行人的故事。一個被旅行改變,並將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紀錄下來的人。

選擇一場旅行 改變人生觀

記者 陳亞柔 報導  2014/10/19

雪兒,來自桃園龍潭,兩年前辭去做了七年的工作,毅然決然選擇去旅行,而這趟旅行徹底改變了她的人生態度。


旅行不重要,重要的是尋找夢想。(照片來源/雪兒提供)

幾年前,已經二十七、二十八歲的雪兒 ,擁有一份穩定工作,起初渴望能用微薄的力量去改變整個社會的熱忱已經在現實的壓力下慢慢喪失。看著一些同學已經開始飛黃騰達:有些做到主管存有很多錢,股票也賺了很多、有些出國回來。相對於這些朋友們的成就與努力,雪兒覺得自己沒有任何進步:「我覺得現在的人生好像在原地打轉,然後一輩子可能就這樣了。」但那時的她卻認為即使生活一直在原地踏步也無所謂:「至少我覺得只要按部就班來就好了。」

隨著周遭同學好友紛紛結婚,收到一張張的紅色炸彈,雪兒開始幻想著「只要結婚,然後準備生小孩,就可以過著像公主般的生活。」但是就在此時,大她一歲的男朋友卻告訴雪兒他打算三十多歲才結婚,「怎麼辦,沒有人要跟我結婚。」雪兒意識到自己人生的計畫已經亂掉了。

發現到自己和男友的步調不一致:「我向右走,他向左走,然後我每次去拉他回來,他每次去拉我回來。」這種過程令她感到非常痛苦,而工作的疲乏也是一樣,「所以我的旅行就是為了要逃避。」雪兒率性說著。
 

克服旅行前的困難

「當你想要去做一些突破,或是比較未知的事情,很多人就會擋在你面前說:『不可以。』」雪兒花了十年的時間替自己建造了一個舒適圈,但是現在卻想拋下這一切出走,周遭的親朋好友不停的問她為什麼對於現在的生活不滿足,有錢去五星級飯店喝下午茶、住五星級酒店,也有錢去買那麼多漂亮的衣服,又有一個穩定的工作,一切似乎都很美好。

「這個離開的決定,讓所有人都覺得你是一個傻子。」雪兒苦笑著。

該如何說服周遭的人是一大難題,父親丟了一句話「妳出去我就不要認妳了。」與父親冷戰一個月;母親也一直阻止「都三十歲了,跟人家小鬼頭一樣幹甚麼。」朋友則急著幫雪兒介紹男人,可是這時的雪兒已經不認為相親與嫁人是唯一的選擇。

上網找了資料,並認真的做出了一份企畫書給父母解釋為什麼都三十歲了還要出走,準備了多少錢、在國外的計畫是怎樣、要去哪幾個國家等等,也許這些資料並不完全準確,「但就是會讓你的父母覺得,這女孩子真的有點決心。」拗不過雪兒的堅定,父母終於答應了。 


長途旅行,尋找自我的歷程。(照片來源/雪兒提供)

「當一個人真心渴望某些東西的時候,整個宇宙都會幫助你。」為了築夢,雪兒最後成功說服了親朋好友,帶著所有人的祝福踏上旅途。
 

旅行中的金錢價值

二○一○年九月十四日到二○一二年十月十八日共兩年的時間,雪兒經歷了十一個國家,花費了八十二萬元。但是因為有半年的時間雪兒都在紐西蘭或是澳洲打工,賺了約五十九萬的旅費,所以實際支出大概是二十三萬元。


旅行和打工度假的路線。(照片來源/雪兒提供)

為了省錢,在交通方面,如果能不坐飛機就不坐飛機、能搭便車就搭便車、能走路就走路。
至於住宿的品質,從五星級飯店到洞穴都有,一開始住到一晚一萬多塊的高級飯店,結果享受之後發現快沒錢了,於是開始住起青年旅館,甚至連一晚十塊錢要自己鋪地毯的洞穴,或是別人家的地板也都住過。她甚至還規定自己「買一件衣服要丟一件衣服,買一雙鞋子要丟一雙鞋子。」所有的錢都花得非常實際。

雪兒在紐西蘭打工度假的時候,認識了一個北京女孩,她只待了一個禮拜就決定離開,這點讓雪兒感到詫異,因為通常背包客在國外需要經費來源,所以會很珍惜工作,但是那個女孩告訴她,有些事情不是存夠錢就對了,「當你想做一些事情的時候,時間點到了你就要離開。」北京女孩來工廠一個禮拜後,發現這根本不是她要的生活,或許她有更多想要去完成的東西。

於是雪兒也開始思考「如果我真的只有一年在國外,我要把我的時間全部用來打工嗎?或許錢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還是時間。」所以她也辭職了。
 

那些年 最難忘的旅行記憶

提到最難忘的旅行記憶,雪兒苦笑著:「我人生最慘的遭遇就是在斐濟。」

斐濟是太平洋上的一座小島,是旅遊雜誌上前幾名的觀光勝地之一,「我打定主意一定要去,但是到了那邊才發現斐濟根本就是個開發中的國家。」當地人說街道上總是有很多搶案發生,所以觀光客要顧好自己的錢包。「很多事情跟旅遊雜誌介紹的完全不一樣。」雪兒略帶驚呼的說著。

而最慘的遭遇是有一次雪兒去當地華人餐廳用餐,回去之後下半身整個麻痺,她想說完蛋了,但是卻一點也不想去當地看醫生,最後痛到不行求助室友,還好有止痛劑舒緩一點。

經過這件事以後雪兒體會到,原來旅行這件事也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除了隨時可能遇到的死亡或危險外,只剩下背包和勇氣,但是「人生只要能活得下去就好了。」
 

踏上旅程 心更開拓 

「離開,直接切割最在乎的人事物;移動,直接相遇最多的人事物。」這是雪兒最喜愛的一句話。當真的離開一個熟悉環境才能慢慢發現,原來很多事情跟原本的想像的不一樣。離開父母、朋友與工作圈,傾聽許多人的故事,雪兒發現自己以前的那些煩惱根本不是煩惱,「那些只是很小的煩惱,叫做庸人自擾。」

在台灣的時候好多時間都不屬於自己,可能花在電腦、 手機或是其他瑣碎的事情中,而在開始旅行後,她學會了享受當下,而非把心思都困在一些繁雜的事情上。「也許躺在大草皮聊聊天就是一個下午,你的人生就是在享受當下。」

以前一開始認為不太可能的事,一直走、一直走下去便會發現「很多事情只要做就對了。」「每一次嘗試都跟自己說可以,真的就會發現沒有做不到的事。」


新加坡旅行的照片,是雪兒最愛的照片之一。(照片來源/雪兒提供)

兩年出走的時間,深深的改變了雪兒,她將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寫下來並到處演講分享。或許有人會說,那些文章只不過是長途跋涉者的自言自語,為消解寂寞而已。但是現在的她,眼裡不再閃爍徬徨,而是洋溢著堅定,更有自信的去面對之後的人。

記者 陳亞柔
我叫陳亞柔,典型水瓶座,熱愛跳躍式思考,以及不按牌理出牌的個性總是令人摸不著頭緒。自認是條大懶蟲,大多數的時候可以說是超級懶惰,但是哪天發神經,勤奮起來卻可以沒日沒夜的enjoy著。與其張著嘴巴說話,更喜歡用雙眼以及雙耳仔細觀察與傾聽這個世界,然後將那些所思所悟與本體融合。 喜歡怪異的東西,因為這樣才,特別。  
記者 陳亞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