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期

食物模型 逼真如「實」物

琳瑯滿目的食品模型,其背後的製作過程十分講求,挑戰食品模型師的耐心與天賦。

食物模型 逼真如「實」物

記者 簡品心 報導  2014/10/19

走過美食街,總會看見店家的櫥窗裡擺設著琳瑯滿目的食物模型,拚命地催發出美食的魅力誘惑客人光顧。這些模型擁有油亮的色澤、精緻的紋路與擬真的質感,令顧客各個垂涎三尺,恨不得穿過玻璃,抓出來狠狠啃上一口。然而,店門口俯拾即是的食品模型,卻是經過繁複的手工製作而成的。在食品模型師銳利的眼光、細膩的技巧與不放過任何一點細節的堅持之下,誕生了永保「新鮮」的開胃大餐。


以假亂真的食品模型,其製作過程耗時且費工。(照片來源/簡品心攝)
 


為符合客人需求,模型師先替真實的食物建模。
待建模完成後,同一副矽膠模具就能複製出擬真的食材。(照片來源/簡品心攝)
 


調色過的樹脂倒入模具,放進烤箱加溫。
在達到理想的硬度與顏色之前,需要反覆中斷烤箱並添加樹脂。(照片來源/簡品心攝)

 


烤箱溫度也是一門學問。溫度太高時模型容易燒焦,太低則無法硬化。(照片來源/簡品心攝)
 


模型硬化完畢並冷卻後,模型師將模型從模具拿出,細心修剪。(照片來源/簡品心攝)
 


調色考驗製作者對色彩的敏銳度,看似單一色調的巧克力醬,就需要混合黑色、白色以及不同深淺的咖啡色。(照片來源/簡品心攝)
 


以油性顏料替模型上色,過程如作畫。食物的立體感慢慢浮現後,模型便接近完成。(照片來源/簡品心攝)
 


模型最後的妝點與擺盤仍然不容馬虎,模型師擠鮮奶油顏料的手法則彷彿甜點師傅。(照片來源/簡品心攝)
 


製作完成的模型令人食指大動。(照片來源/簡品心攝)

 


展示品的背後,食品模型的工作室散布著各式各樣的原料。(照片來源/簡品心攝)

 


模型師的成就感來自於接近百分百的「仿真」,還原度高的舒芙蕾烘蛋模型就曾被人咬下一口。
(照片來源/簡品心攝)

記者 簡品心
不愛動,不擅言語,睜著眼時只懂得固守疆界,閉上眼後就被風帶往遠方。 喜歡說說那些相愛與否,或誰為誰遺落什麼。 若始終能以掌心的文字且歌且走,然後哪一天,停下腳步,想,這便是一輩子長度的夢。
記者 簡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