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室音樂 混音新樣貌
浩室音樂 混音新樣貌
黃詩涵 文 2014/10/26
電子音樂往往會讓人聯想到混雜吵鬧且重拍強烈的歌曲,但是韓國知名電音團體House Rulez 所做出的音樂卻扭轉了這個印象,他們的樂曲節奏輕快,層次豐富,卻能讓人靜下紛亂的心靈,享受電音歌曲的另一種魅力。
House Rulez是由영효(0-Hyo)、서로(Seo-ro)、파코(Pako)三人所組成的電音團體,自二○○七年出道後一共發行過三張專輯、四張單曲與一張單曲MINI。 靠著「1st. Mojito」這張出道專輯中令人驚艷的音樂,House Rulez於二○○八年在韓國大眾音樂獎中獲選為最優秀電子音樂專輯。
House Rulez是由三人組成的韓國電音團體。(圖片來源/kpopn)
浩室音樂
不同於其他電子混音歌曲,House Rulez的歌曲以浩室為基調,融合爵士以及R&B等多種元素,給人一種截然不同的清新感。跳躍的拍子讓身子不自覺跟著旋律搖擺,沒有過度強烈節奏重覆地洗腦,House Rulez的音樂就像小小的菸癮,讓人輕鬆愉快卻不沉淪。
浩室音樂(House music)屬於電子音樂的一種,自一九八○年代初期開始在美國發展。“House”的出現是在芝加哥的舞廳「倉庫」(Warehouse),當時的駐場DJ法蘭奇‧那寇斯(Frankie Knuckles)運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唱盤播放曲子。除了方便歌曲的銜接之外,有時會讓兩個唱盤同時播放音樂,再將所播放的兩首歌曲重疊,就是所謂的混音,利用這樣的方式來製造出不同的感官效果。DJ法蘭奇‧那寇斯時常播放由迪斯可經典歌曲與合成電子樂共同組成的舞曲,而舞廳的客人便把這種受歡迎的混音作品稱做浩室音樂。“House”一字的代表意義則是由於此種音樂早期大多是在舞廳這類室內空間播放,另外衍伸出只要擁有簡單的放音和錄音設備,自己也能在家創作出此類歌曲的相關意義。
DJ法蘭奇‧那寇斯在浩室音樂的發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圖片來源/theguardian)
大多數的浩室音樂是由4/4拍子所構成,鼓聲搭配扎實的低音聲線作為架構基礎,並在這層基底之上再加入由各式各樣電子樂器所製造出來的聲音。包括爵士樂、藍調或流行電音等等,皆是浩室音樂中常見的使用元素。由於浩室音樂的曲式不會太複雜,編曲也較為簡單,因此往往被編曲者納入當今流行舞曲的原型之中。
House Rulez的〈House〉
House Rulez的歌曲〈House〉沒有複雜的歌詞,節奏輕鬆且旋律有趣,輕易地融入生活中,為白天忙碌的壓力找到要一個喘息的空間。一開始以輕快鋼琴音樂拉開序幕,重複了幾段前奏主要旋律之後加入人聲合唱的部分。不像其他電音團體通常會有一位女主唱,House Rulez的音樂經常找不同的女聲來擔任演唱的角色,包括與〈House〉同張專輯內的另一首熱門歌曲〈Do It!〉。
〝I like you,dance,love music feel it!HOUSE RULEZ’S music, HOUSE RULEZ!〞。人聲加入之後使用短音節歌唱的方式重複兩次上述的歌詞,簡單明瞭地說明整首歌曲創作的基本理念與House Rulez對聽眾們的期望。沒有任何包袱,就只是單純地感受音樂然後在旋律裡面一起跳舞,這就是House Rulez想傳達關於音樂美好的事情。
緊接在人聲後面加入的是充滿韻律感的鼓聲與電子樂器所製成的特殊音效,隨著音效元素一層一層的堆疊,整首歌內容愈來愈豐富,但仍然可以相當容易地在節奏中找到一開始鋪陳的基底,音樂豐富卻不跳脫秩序。這也是為什麼House Rulez能在競爭激烈的電音世界闖出自己的一條路,獨特的風格定位吸引到的聽眾不再侷限於喜愛狂歡式吵雜電音的年輕族群,再加上混音手法與製作技巧的優良實力,作品的精緻度往往能令人為之驚豔。
House Rulez的歌曲〈House〉音樂內容豐富且具有層次感。(影片來源/Youtube)
浩室音樂與舞蹈
House Rulez曾在現場表演的時候安排一段與他們音樂配合得恰到好處的舞蹈,因此獲得電音跳舞組合樂團的稱號。這種舞蹈也同樣稱做浩室(House),是當今流行舞蹈的一種,但其並非來自於街舞文化。
House Rulez在現場演出浩室音樂時一同展現了浩室舞蹈。(影片來源/Youtube)
浩室舞蹈與浩室音樂可以說是同步發展的,較難去界定是舞蹈伴隨著音樂產生,還是音樂配合著舞蹈的走向。舞蹈與音樂出現的時間點大致是在一九七○年代晚期,也就是Disco流行的晚期。一九八○年代中晚期,浩室音樂逐漸取代Disco成為當時主流的流行舞曲。與Disco相比,浩室音樂節奏加快了許多,也影響了舞廳中大家的舞蹈呈現方式。浩室舞蹈的特色是輕快且流暢的腳步移動,由於是在舞廳跳的舞蹈型式,因此特別注重互動社交性與音樂融合度兩大區塊,也因為是在舞廳發展的跳舞模式,而不是在大街上,所以無法將其歸類為街頭文化。
浩室舞蹈與音樂相同,組成的元素也是相當多元,包含爵士舞、踢踏舞、林迪舞(Lindy Hop)、非洲舞、拉丁舞、卡波耶拉舞,到最近流行的 Vogue 等,都可以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許多不同文化的色彩加入浩室舞蹈中,包括非洲人跳的非洲舞蹈,巴西人跳的Capoeira,B-Boy跳的地板動作、Hip-Hop舞者跳的律動、Jazz舞者跳的柔軟、Tap舞者跳的節奏,這些所有的肢體元素共同創造了浩室舞蹈。
未來走向與發展
各國的浩室音樂所呈現的風貌不盡相同,但還是能透過浩室音樂感受到不同城市的熱情與對混音音樂共同的執著。浩室音樂目前也已經發展出龐大的體系且擁有非常多的子類型。其中包含Acid House、著重於濃厚靈魂唱腔的Deep House、節奏感較重的Hard House、注重旋律和樂曲編排的Progressive House、優美流暢的Epic House、以及帶有非洲原始風貌或印地安人鼓聲的Trible House等等。每種風格皆各有特色,但時常會相互參雜,很難將一首曲子完全分類於某個項目之下。儘管目前有這麼多分支,卻仍舊很難預測未來曲風的變化與趨勢。
雖然浩室舞曲現在仍是熱門的主流音樂,但畢竟流行終究會衰退,或許有一天浩室音樂不再受到市場歡迎,創作者與聽眾減少,與Disco音樂一樣漸漸成為經典。但不能否認地是浩室音樂在歷史上留下的那抹炫麗,確實豐富過幾個世代的心靈。
浩室音樂目前已發展出龐大的體系但仍不能確定未來會如何轉變。
(圖片來源/diamondbackonline)
![]() |
記者 黃詩涵
我叫黃詩涵,綽號是乾乾。 很害怕曬太陽,更害怕昆蟲類。 喜歡安靜簡單的生活, 過著平凡的一天天, 追著大家眼中不偉大的夢。 一步一步穩穩的, 不快,卻很踏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