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演出 日常生活遇見詩
跨界演出 日常生活遇見詩
記者 林霈楨 報導 2014/11/02
近幾年臺灣路跑活動盛行,連二○一四臺北詩歌節都應景地推出「詩路過 生活詩路跑行動」。然而這場活動強調的並非「路跑」,而是「路過」,將原本只存在於文字世界的詩,用音樂、肢體等表演方式,「路過」一般人的日常生活,在人們時常經過的捷運站出口、派出所前、廣場演出詩作。
十一月一日傍晚,這些潛伏在不起眼角落的表演者,使臺北市南海路一帶充滿了藝術氛圍。雖然有些表演對不常接觸詩的民眾來說略嫌生澀難懂,但仍激發參與民眾思考詩的定義,留心生活中的詩,發現擦肩而過的很可能就是詩人。
「你缺詩嗎?」活動一開始,參與民眾便從主持人手中獲得紙條,展開接下來在生活中遇見詩的活動。
(照片來源/林霈楨攝)
主持人在熱鬧的街上,把寫上詩的紙條分送給現場民眾。(照片來源/林霈楨攝)
活動中,表演的場地無奇不有,工作人員引領民眾前往下一個演出地點:警察局。(照片來源/林霈楨攝)
詩人以「情詩路上有你沒我」為題,在警察局前高聲抗議,在社群網站情侶老愛分享甜蜜照的「放閃文化」。(照片來源/林霈楨攝)
歷史博物館南海園區的廣場上,表演者用人聲、風聲,以及電子設備的噪音創作「聲音詩」,屬於系列表演中較需要相關知識理解的演出。(照片來源/林霈楨攝)
唸唱有關旅行澳洲的詩作,卻用中國樂器中阮進行伴奏,傳達跨文化的意涵。(照片來源/林霈楨攝)
表演者誇張的表情與逗趣的唸唱方式,讓台上台下笑聲不斷。(照片來源/林霈楨攝)
活動尾聲主持人贈獎給在場觀眾,原本在台下的觀眾因雨全都擠到有屋簷的台上,反倒打破先前的距離,炒熱現場氣氛。(照片來源/林霈楨攝)
獲得臺北詩歌節詩集的觀眾,迫不及待地就地翻開書冊。(照片來源/林霈楨攝)
活動結束後,一位民眾路過表演場地之一,隨手翻閱釘在牆上的詩集,意外實踐了「在日常生活中遇見詩」的精神。(照片來源/林霈楨攝)
![]() |
記者 林霈楨
1993,天蠍座O型,會游泳,偶爾彈吉他,但沒有張士豪的帥氣瀟灑。 喜歡旅行的獨處、書頁的香味、搖滾的力道,三心二意。最喜歡文字的溫度,並以此為北極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