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期

繪畫 為人生添色

繪畫不只是項技能,更為人生増添了許多繽紛燦爛的顏色。

繪畫 為人生添色

記者 張婷芳 文  2014/11/02

可能天生有些語言障礙,又或許是不擅長用文字敘述,然而「繪畫」這項技能為我開拓了另一條非凡的人生道路。透過繪圖,我得以將虛構的幻想轉化為筆墨,圖畫成為了我與人們溝通的第一步。對我而言,「繪畫」不僅只是項技能,更是我人生道路上的知己。
 

好動的創作者與他的怪癖

雖然並非生在一個藝術世家,但我從小對於畫畫就相當著迷,無論是在家中的牆上或是各類家具都可以看見調皮的痕跡。

因為特別喜歡繽紛、充滿幻想的事物,兼具兩者的卡通自幼便成為了心靈的寄託。猶記得小學一年級的開學日,導師發給了班上同學每人一張大大的白紙自由創作,當下感到萬分興奮,立馬拿起畫筆開始畫畫,轉眼間便完成一張七彩的蠟筆塗鴉。對於繪畫的熱情同樣也在學校展現,在學期間的教材、課本或考卷等,留空的部分幾乎都會被自己的塗鴉填滿,還曾因為這習慣被導師訓斥了一番。

在約莫小學三年級時,迷上了奇幻類型的卡通【魔法咪路咪路】和【科學小飛喵】,卡通中圓潤角色的輪廓可說是相當難捉摸,儘管是隨興的紙上塗鴉,只要對照到電視螢幕有些不對勁就會一再調整畫作,這樣的堅持呈現了日後可愛的畫風。

猶記得第一次挑戰的完整仿畫是一本漫畫書的封面,上面的人物和背景構圖對當時的我來說相當具有挑戰性,一放學回家便忘記吃飯,直接開始了長達三個小時的作畫,完成後瘋狂地向家人展示成品,儘管最後只會換來媽媽的一句「很好。」對我來說卻是莫大的鼓勵,也同時開啟了日後創作衝勁的開關,經常一路作畫到了凌晨腎上腺素卻仍不滿足地分泌著。


【魔法咪路咪路】劇中,主角咪路的整體造型圓潤。(圖片來源/張婷芳)

 

以圖會友 不亦樂乎

畫作是我交友的橋梁,無論是在國小、國中甚至是高中,身邊的摯友都是從在座位上創作的我開始認識的。「咦,這你畫的啊?你也會畫畫嗎?」這句話雖然聽了不下幾十次,卻是一句讓我得以結識許多同好的語句,回想初識的當下仍會悸動不已。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國中那段放蕩不羈的歲月,擅長動物描繪的我與阿金,和以人物繪為主的巧迷與克里,四位畫圖風格大相逕庭的人卻意外地契合。即使在升學壓力極大的環境下,仍舊創作了一疊疊的四格漫畫和一本屬於四人的連續漫畫,甚至犧牲午休時間來參與繪本比賽。繪本中需要自創角色來宣導交通安全,「小虎」這個正義分子如出一轍地表現出自己的個性,而與其他角色的互動也正如現實四人相處一般,生動地在內頁圖案中上演著。儘管我們都是外行人,卻還是高興地抱回嘉獎凱旋歸校。


與國中同學共同創作的四格漫畫,稿紙堆積如山。(圖片來源/張婷芳製)
 

變化 另一個人生階段

國中一年級時,我與班導老師互動相當密切,聯絡簿上的師生園地總被塗鴉與回饋文字填得滿滿的。最初塗鴉是以鉛筆或原子筆描繪為主,不過從那學期的端午節開始,因為有四天連假,加上家裡的圖畫工具多了色鉛筆這個選項,我開始學習上色。色鉛筆就猶如導師在回饋中所說的,為我的塗鴉人生開始添上色彩。

一直以來,我的畫風給人們的印象幾乎趨於一致,也就是「可愛」。習慣描繪動物與怪獸的我,曾試圖勾勒人類複雜的線條,不過卻遭到朋友狠狠地批評,使我開始怯步,對外的說法也被固定成:「我會畫畫,但不會畫人。」

高中開始,我的喜好從卡通漸漸抽離變為偶像藝人,為了描繪他們華麗的專輯封面,便開始了一如多年前的挑燈夜戰。於是在不懈地努力下,第一份完整的「人本」創作就這麼誕生了,儘管人物的臉龐仍以往常的Q版帶過,然而在朋友們一致的好評下,原本生疏的「人本」技巧開始成熟起來,克服內心障礙後作品如雨後春筍般不停冒出,原本以可愛畫風自詡的我,開始給自己不一樣的期待。 


人物繪畫的演變,由Q版轉為寫實。(圖片來源/張婷芳製)
 

即時分享 反饋給予動力

自小學以來,畫作分享的對象往往限於同儕與身邊的親人,得到的回饋逐漸趨於相同。曾幾何時紙上作畫不再流行,而36色的色鉛筆也無法滿足準備升大學的我。作為結束學力測驗的獎賞,我被贈與了一塊電腦繪圖板。當時正值社群網路興盛,四處可以見到他人分享自己的繪圖作品,即便創作者是不認識的陌生人,網友只要看到喜歡的作品便會留下讚賞言論,這種即時性令我十分稱羨。我的分享夢便從此開始,與小學拿到白紙時一樣雀躍不已。網友們的回饋促成了我頻繁地作畫,為此度過了數個沒日沒夜只為創作的日子。


與網友交流下產生的作品,左為色鉛筆繪,右為電腦繪圖。(圖片來源/張婷芳製)
 

堅信鐵杵成針 人生的信仰

近年來身邊許多繪友進步頗多。反觀自身,或許是時間投資不夠,又或者是不如他人殷勤,進步幅度就少了許多。但我仍然希望讓繪畫順著自己步調前進,深信時間與信念也會交織出卓然的成果。

繪畫是我的知己、是伴隨我成長的人生夥伴,從早期的卡通仿畫、集體創作、上色乃至於人物的描繪,一幅幅的畫作呈現一篇篇我的人生故事,同時象徵著不同階段的學習。畫筆就像照相機一般,留下生活的影像,未填滿的人生空白頁就是畫紙,等待日後由我盡情揮灑。現今的我正一步步將個性植入作品中,期許未來能將畫中寄存的想法讓更多人看見,繪畫不只是項技能,更是屬於我個人特色與意念的展現。


諷刺時下社群網站貼文的塗鴉。(圖片來源/張婷芳)

也許無法直言自己是藝術家,但我以身為一位創作者為榮。回首至今為止的每幅作品,皆是用自身生命力激盪出的豐碩果實。

記者 張婷芳
藏匿於幻想與現實之間,熟知人情冷暖卻妄想世界大同。 不想長大,思考卻偏向老成。 不擅言詞,心中小宇宙不定時爆發。 我是ㄊㄈ,很高興認識你。    
記者 張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