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期

那默默的一群 宿舍清潔工

天還未亮,他們早已穿梭在宿舍之中,默默地打掃著宿舍環境,好讓學生們能有個乾淨的居住環境。

那默默的一群 宿舍清潔工

記者 張凱翔 報導  2014/11/16

凌晨三點半,你在做什麼?

「她們的名字不會被人知道,可是在我的心目中,她們是有資格被稱之為『人物』的一群。」《那默默的一群》這篇文章對許多人而言並不陌生,但文中作者所描述的這群「人物」,並不只出現在文章之中,而是穿梭在我們的生活周遭。

凌晨三點半,交通大學校內許多學生才剛爬上床,準備就寢;在此同時,卻有一群人已開始了他們的一天。負責宿舍整潔的清潔工總是趁著天還未亮,便進入校園內,為的就是不要打擾到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們一起床就能享有乾淨、整潔的環境。他們從清潔廁所開始,接著分類、整理數十桶的垃圾,並打掃周遭環境,工作繁重。


周末假期,宿舍垃圾桶「爆炸」且缺乏分類的景象,十分常見。(照片來源/張凱翔攝)
 

在第八學生宿舍工作的徐富珠,每天凌晨三點半準時出現在宿舍內。照片中,她獨自一人在八舍的地下室,分類著女二舍餐廳所送過來的可回收垃圾。(照片來源/張凱翔攝)
 

徐富珠已快六十歲了,為了減輕兒女的經濟負擔,而出外工作。她說道:「兒子是開計程車的,賺的錢也不是很多。」儘管生活過得並不寬裕,態度正面的她認為「生活過得去、身體還算健康」就是最大的滿足。
(照片來源/張凱翔攝)
 

她將地下室所整理的垃圾抬上樓,以方便垃圾車運送。在工作繁忙之餘,她仍時常關心學生,並把每位學生都當做自己的孩子,不忘提醒學生「天冷了,要多穿暖一點。」而許多住宿生也都會跟她打招呼,並說聲:「阿姨,辛苦了。」(照片來源/張凱翔攝)
 

「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吃苦耐勞,嫌錢少就不做。」徐富珠在當清潔工前還做過許多其他的工作,從製作工地模板、家庭工廠到打掃套房,因為想找份穩定一點的工作,才選擇做清潔工。去年生過一次病,讓她直喊「再做兩、三年就想退休了。」(照片來源/張凱翔攝)
 

同樣負責八舍環境的黃宗賢,才剛整理完垃圾桶與廁所內的一般垃圾。一早他就大老遠地從竹東來到校內,他是從工廠退休後,才來到校內擔任清潔工。(照片來源/張凱翔攝)
 

黃宗賢說道,清潔工的工作是全年無休的,三百六十五天不論寒暑假、颳風下雨,都得到學校報到。「現在的小孩子真的很幸福,都有書能念。」他回想起當時自己初中畢業,卻沒錢繼續念書。
(照片來源/張凱翔攝)
 

劉玉英負責打掃第十宿舍的三樓到五樓。她早早就開始工作,因為前一陣子才出過一次車禍,動作比較慢些,照片中還可看到她右手與右腳所包紮的繃帶。她過去曾在工廠做了幾十年的作業員,但近年來多數工廠遷往大陸,她也隨之失業,四年前才剛進入清潔公司工作。(照片來源/張凱翔攝)
 

宿舍中的垃圾分類狀況差,劉玉英總得要將垃圾翻過一次,重新分類。「在做的時候都還好,一回到家,停下來,才感覺到自己有多累。」劉玉英家中有兩個孩子,一個在念大學,一個還在念高中;一提到家中的小孩,她不由地露出驕傲的笑容,說兩個孩子都很自動自發,不用她操心。(照片來源/張凱翔攝)
 

天色猶暗,劉玉英早已打掃完兩層樓的廁所,並仔細地把地板拖乾,
說道:「學生很愛穿拖鞋,沒拖乾就很容易跌倒。」(照片來源/張凱翔攝)

記者 張凱翔
台南人,處女座,喜歡拍照、電影、書籍、單純的東西。 不喜歡海鮮、虧心事。   台南人,但台語很爛,和計程車司機聊天總是有聽沒有懂, 處女座,但不潔癖,對於生活卻有自己的堅持。 思想很老派,老派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成了自己的座右銘。
記者 張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