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導演 將形象化為感動
動畫導演 將形象化為感動
記者 侯怡安 報導 2014/11/16
咖啡店內漫佈著微微的香氣與輕柔的音樂,而店內某個角落正在展開一場動畫人生的故事。
紀柏舟,動畫導演與藝術家,以【回憶抽屜】、【光之塔】、【急救時刻】等作品參加國際影展並獲得二十八項國際獎項,且入圍超過五十項國際影展比賽。近期投入長片企劃【雲影傳說】,由【臥虎藏龍】製片徐立功擔任製作人,並入選今年金馬創業投資會議,打算再一次給觀眾投下一場台灣動畫的震撼彈。
紀柏舟的動畫作品裡兼具溫馨、立志與俏皮等多面向元素。風格多樣,有簡單樸實、真情流露的東方魅力型作品,也有具美式喜劇表演的作品類型,有古典的浪漫風格色彩,亦有著超現實般的畫面。在不同的作品下,可以看到紀柏舟感性的一面和幽默的一面。對於自己作品風格多樣化,他打了一個比喻,說自己「比較像是戲路可以很廣,但卻不是像變色龍那種演員。」
眾所期待的動畫長片【雲影傳說】。
(圖片來源/MangoWork fb)
動畫啟蒙與轉折
從小生長在台北永和的紀柏舟,年少時期就對於繪畫有著很大的興趣。真正的興趣啟蒙與動力是來自當時一部非常火紅的漫畫作品《七龍珠》,除了喜愛熱血的故事外,他更著迷於繪畫其故事中的腳色,他畫得維妙維肖,在當時甚至吸引了一群小粉絲爭相觀看。
大學時期主修師範大學美術系的油畫,也因此為傳統美術基礎做了厚實的奠基;研究所時期考取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轉攻動畫製作,且在畢業後遇上了他一腳踏入外國動畫之旅的關鍵。
紀柏舟畢業後便在草創時期的蘋果動新聞工作,並負責動新聞的招牌:動畫部門。但工作下來後終究還是覺得公司需要的「新聞動畫」,與他先前所習得的、較為藝術性質的「故事動畫」類型實在相去甚遠,而著重的層面更是完全不同。因此他回到了交大應藝所教書,一年後便申請出國至UCLA(University of Clifornia Los Angeles)研讀電影學院動畫碩士。他侃侃而談地說:「之所以會選擇出國是因為看見了台灣目前動畫產業界的情形與出路,我認為應當先去國外尋求創新和其他不同文化的刺激,才是對於自己往後的作品更加有用處的。」
對於動畫的創作心路歷程紀柏舟總是大方地侃侃而談。(圖片來源/侯怡安攝)
紀柏舟還有提到出國學習這段期間真的大開了眼界,除了見到外國動畫界的實際運作情形、看了很多不同國家不同風格的作品以外,自己也在這樣的經歷下潛移默化了。美國動畫與東方動畫電影很不一樣,「在美國動畫中,角色在『表演』部分很重要,影片會讓角色有一段屬於自己的『表演時間』;而東方動畫的角色是存在於故事之下,以故事推演性為主,角色並不會搶去故事的鋒頭。」他的作品融合了東西方的元素與呈現方式,但其實他希望自己的動畫電影的走向還是以東方動畫為主要路線,希望自己的作品中具有強烈的故事性與穿透力。
兼具美式風格與環境議題的動畫作品【急救時刻】。
(圖片來源/MangoWork)
集眾人的感動於光之塔
在UCLA的這幾年間,也是紀柏舟作品紛紛得獎與影響世人的時期。關於得獎的事他並沒有多提,而「自己的作品對於觀眾的影響力之大」則是讓他最感恩的事。其中讓他印象最深刻的事是在就讀UCLA第一年時所創作的作品【光之塔】,影片內容在描述父親與兒子從小到大的親情,並以四季來比喻人的一生,以燈塔象徵「家是永遠在等待孩子歸港」的意象。
「這是部用來獻給我父母親的作品,沒想過竟然也會對完全不認識的人影響這麼大。」當時的他非常地震撼。【光之塔】在UCLA一個非常盛大的電影節中播放,很多專業的知名人士都會來參加觀看作品。在映後派對上,有兩個身材魁武的拉丁美洲男人朝他走來,紀柏舟笑說「當時我還在想自己之前是不是有做錯甚麼事,因為他們的臉看起來不太友善。」結果當兩人再三確認【光之塔】這部動畫片的作者就是眼前的這個人後,其中一名男子便當場哭了起來,喊到:“Your
animation hit me! You hit me! You hit me to dead…! ”而在一旁的另一名男子附和道“He cries a lot. ”這段話深深地撼動了紀柏舟。
【光之塔】影片。(影片來源/Youtube)
動畫成功在電影節放映後,紀柏舟雖然鬆了一口氣,卻也稱不上開心。因為在影片放映時,他發現了自己在影片中的缺點,而那樣的缺點是那種連業餘的觀眾也能發現到的缺失。「雖然理解動畫作品是絕對不會有做到『完全完美』、『完全無缺陷』的一天」,但當時發現了這麼明顯的失誤,難免還是會覺得心裡不舒坦。但在映後派對上與兩個拉丁美洲男的對話以後,深深地體會到了作品中的最終意義。「縱使你發現作品有許多問題,但只要把故事說得好,觀眾根本都會對那些問題視而不見。」
親情 夢想的動力來源
「我認為能以自己的夢想為工作是一件很棒的事,但那都是根基於家人的支持之下,沒有了家人的陪伴,夢想都只是徒然。」若看過紀柏舟的作品,就可以發現不管是最早期的【In search of the blue sky】還是晚一些的【回憶抽屜】或【光之塔】題材多半來自於「親情」。
「對於我來說夢想是有底線的,而家人則是一輩子的。」他說,不顧一切的追求夢想不叫「熱血」而叫「被夢想沖昏了頭」。獻給父母的作品【光之塔】是如此,將在讀研究所時同住的奶奶用在【回憶抽屜】的意象中也是如此,紀柏舟總是將家人放在人生中的第一位,以感謝與珍重的心來對待。
現在,紀柏舟的太太同時也是他工作上的夥伴,不僅在以往的作品中提供許多意見,也擔綱那些作品的製片,「在工作上有個懂你的夥伴是很重要的」他開心的笑道。
【回憶抽屜】影片。(影片來源/Youtube)
紀柏舟的動畫創作側重人的情感面,也期望大眾看過他的作品後可以有自己的思考,「真正感人的電影不是一定要讓人哭得唏哩嘩啦的,而是可以在看完電影後,還在腦子裡繞著想很久的。」經過了以前的作品,可以看見他風格上的變化、心力的投入與堅持自己的意志;而在往後的作品中,紀柏舟也會繼續以自己獨特的說故事技巧和情感的推展,感動所有人。
![]() |
記者 侯怡安
她搭上潮流揮一揮袖, 結果非但攪和了空氣分子還成功帶走 一片雲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