飆出屬於女孩的青澀年代
飆出屬於女孩的青澀年代
記者 黃美恩 文 2014/11/23
人生總要面臨很多選擇,不一樣的選擇造就完全不同的發展和命運。父母常常專注於給孩子最好的物質和環境,卻往往忽略親子關係中最重要的陪伴和聆聽。電影【飆速青春】中的德州小鎮女孩布麗絲卡文達(艾倫佩姬 飾),一直夢想有朝一日可以離開乏味的家鄉,她的母親卻一心希望她能贏得小鎮選美后冠。一天陪母親去買鞋的布麗絲從「飆速悍妞」手中拿到一張傳單,她因此迷上激烈的競速滑輪運動。
布麗絲從出糗連連的滑輪遜腳,漸漸轉變為場上最耀眼的飆風偶像。除了速度帶給她的快感,她與隊友間真摯的友誼,以及她與一位樂團男孩的青澀初戀,都讓布麗絲體驗到燃燒青春的美好,但是當謊報年齡的秘密爆發,布麗絲也跟著被迫面臨生命中最大的挑戰:她能否扭轉未來,做出忠於自我的選擇?
叛逆心境 家庭感情的矛盾
布麗絲在這個世界上最愛的人就是她的母親。然而,當她無法像妹妹一樣滿足母親對自己的期望時,便用染髮的叛逆方式對抗母親強加在她身上的道德價值觀,但為此同時她又乘載著辜負母親的罪惡感。當她在飆速滑輪選拔賽,撞破了自己的眼鏡時,她舊有世界的框架亦跟著粉碎,開始體會到人生的多彩多姿。這是布麗絲第一次為自己爭取什麼,當她脫下芭比圖案的滑輪鞋,換上選手專用的競速鞋時,那個對母親唯命是從的乖女兒已不復存在,從那天起她就是自己的英雄。
當她換下芭比圖案的滑輪鞋,穿上選手專用的競速鞋時,
對母親唯命是從的乖女兒已不復存在,從那天起她就是自己的英雄。
(摘自/Carvenus)
布麗絲常穿的那件赤裸者的T-shirt,象徵著她對於母親的那種驕傲,以及對於年少輕狂的嚮
往。或許母親與她的隔閡是建立在彼此的不了解之上,讓她總認為母親是嚴厲、苛刻的,但當她失戀,一個人瑟縮在冰箱前時,母親一個無言地擁抱便是她最需要的依靠。布麗絲雖然沒去參加選美比賽,但她卻在演講稿上寫道:「我最佩服的人是我母親,因為她是一名鬥士,她從不放棄自己的信仰,也從不放棄我。顯然,贏得藍帽選美大賽我會很高興,不過知道我母親以我為傲,比任何榮冠更重要。」
布麗絲常穿的那件赤裸者的T-shirt,
象徵著她對於母親的那種驕傲,以及對於年少輕狂的嚮往。
(取自/影片截圖)
情緒矛盾 歸屬感的不確定
在競速滑輪世界裡面,所有的隊伍就像個大家庭一樣。「我挺你到底,但只因為你找到新家庭不代表要拋棄舊家庭。」這是隊長在布麗絲翹家時,唯一對她說過的重話,也讓隊長的角色性格更加鮮活。隊長是個育有一子的單親媽媽,她過著與同儕截然不同的生活,其他的女孩們也常求助於她。隊長的慈母形象詮釋得宜,並藉由同為人母的立場,點出布麗絲對待母親的不公平。
這是一個任何人都能從事的衝撞性運動,而人們的生活中,也充滿著和周遭的人的各種衝撞。布麗絲為了自己的夢想而戰,她邁開的每個步伐,從傾斜的坡道上的每次落下,與父母發生的口角,直到甩了生命中第一次深愛的人一巴掌,都再再展現出布麗絲她非凡的女性魅力。
「妳自以為有充裕的時間,但不多女孩都跟你一樣既聰明又美麗。不過我不得不承認,美貌並非永恆,你得及時盡量發揮自己的優勢,沒人會告訴你這些事。」其實這只是布麗絲的母親對於美的定義過於狹隘,自己曾經的風光蒙蔽了她的雙眼,使她看不出布麗絲早就已經贏得屬於她自己的后冠。
運動人生 女孩們的甘與苦
布麗絲的父親從第一幕現身時,便隱含著對於鄰居能跟兒子一起玩拋接球的一種欽羨,所以當全家人發現她的秘密時,一直沒什麼發揮的父親卻反轉了局面成為力挺布麗絲的後盾;一向採取放任教育、不喜歡跟母親正面起衝突的父親,在選美比賽的當天,送給女兒最美好的禮物,就是讓布麗絲做她自己。
「我人生中看過好些球賽,不過這場比賽,最為精采。」熱愛運動賽事的父親,終於能夠為自己扳回顏面,在電影的最後,他把寫有布麗絲在競速滑輪界的名字與號碼的木板釘在門前的草坪上時,他不再遺憾自己沒有兒子,因為布麗絲是他引以為榮的寶貝。
任何人都不喜歡被人批判,尤其是選美比賽這種有特定標準答案的形式,每個人都有存在的價
值。競速滑輪界裡的那些女孩,她們性感卻又毫不故作忸怩,她們既女性化又堅強,她們毫不妥協。布麗絲了解她不屬於選美比賽的世界,在那裡她沒有展現自我的機會。但在競速滑輪的世界裡,非常激烈,必須親自參與,許多的肢體接觸,沒有人講客套話,大家對彼此都非常真誠,與選美比賽那些冠冕堂皇的優雅大相逕庭,或許就是最令人著迷的地方。
在競速滑輪的世界裡,非常激烈,必須親自參與,許多的肢體接觸,
沒有人講客套話,大家對彼此都非常真誠。(取自/大紀元評論)
做自己 找尋人生的定位
身為導演的茱兒芭莉摩認為,她有義務向少女們傳達一個訊息:每個人都該找到真正的自己,為自己而戰,忠於自己的信念,並得到自主權。別認為有什麼機會是不能把握的、有什麼目標無法達成,而給自己設下任何的限制,因為她相信女孩子是萬能的。當一個女孩子排除萬難,不管是社會因素、家庭因素,還是自我控制,找到自己的內在力量,相信自己跟男孩子一樣辦得到;找到能引發出最好的自己的那個場域、那群人,不管多少年,都要堅持下去。
雖然這部電影有搖滾、酷炫及運動的元素,但在這背後也有一個很寫實、真誠的故事。我們的人生都要由自己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道路,茱兒芭莉摩以毫無冷場的熱鬧氛圍頌揚女性力量。這些飆速悍妞們充滿了傻勁與狂野的勇氣,散發出以往同類型影片未見的性感魅力。
![]() |
記者 黃美恩
忽冷忽熱的水瓶座,偶爾當當孤高自賞的北極熊;偶爾變身為活潑好動的南極企鵝。 不願妥協於黑與白的現實,只好暢游在幻想邊界的假美人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