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期

什麼樣的綽號 什麼樣的我

名字,是一個人的代表;綽號,則會真實呈現這個人。我的綽號造就了各個階段不同的我。

什麼樣的綽號 什麼樣的我

記者 謝宜寧 文  2014/11/23

綽號,是除了正式姓名以外的另一個名字,不管是搞笑的、親切的、可愛的甚至是難聽的;自己取的或是別人取的,每個人都應該有過那麼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綽號。

我叫謝宜寧,但我卻不只有這一個名字。每到人生不同的階段,我就多了一個不同的綽號;當不同的人用不一樣的名字叫著我時,我似乎總會因為名字的不同而有了那麼一點不一樣的個性。
 

國中時期的「毛」丫頭

剛升上國中的我,是個不折不扣的乖乖牌,還處在沒有瀏海、綁著馬尾、穿著規定長襪的模樣,在班上更是一個安靜、用功的人。直到國一下學期,我的外貌有了些微的轉變,剪了顆妹妹頭、穿起了短襪,有了一點點的叛逆,但也只有一點點,我仍然是老師眼中用功乖巧的好學生。這時候在同學之間,我已經有了另外一個名字,叫做「毛謝」。

隨著與同學愈來愈熟識,被取綽號當然是免不了的,但「毛謝」這個綽號對當時的我來說,實在是不甚悅耳。至於這個綽號的由來,也真的是有些荒唐。同學們發現我的手毛很多,再加上又姓謝,所以自然而然就被冠上「毛謝」這個封號了。對於一個女生來說,手毛很多這個形容根本稱不上是讚美,但透過這個綽號,我跟同學之間的感情反而更加緊密。我們也就在互相取笑、吵吵鬧鬧之間度過了美好的國中三年。
 

高中時期的「呆」學生

升上了高中,在離家裡有一個小時車程的學校念書,認識了來自台北各地的朋友、也有了不同的生活圈,而我決定要隱藏「毛謝」這個綽號,開始新的生活。每到一個全新的環境,我總是會先表現出安靜的一面,以至於大家對我的第一印象始終脫離不了「安靜」這個形容詞。直到高二那年,我又有了新的綽號,叫做「黃黃呆呆」,在同學眼中的我也不再是那個安靜的女孩了。

高中時期的我,也許是因為要早起趕車,每次到學校總是眼神呆滯,常常呈現放空狀態,所以同學們才會一直笑我呆。再加上那時候學校制服是黃色的,我又買了一支黃色的手錶,同學們以為我熱愛黃色,於是就幫我取了「黃黃呆呆」這個可愛綽號。剛上高三,我又一時興起跑去剪了個圓圓的短髮,配上原本的妹妹頭,讓我看起來變得更呆,同學們更是毫不留情地取笑我,而我與同學之間也就愈來愈沒有隔閡,感情愈來愈深厚。


高三的我剪了顆圓圓的短髮,變得更呆了。(圖片來源/俞穎提供)

不過說也奇怪,一直被叫「黃黃呆呆」的我,好像也開始變呆了。不只常常糊塗地搞錯東西,偶爾還會忘東忘西,「發呆」甚至變成我的專長之一。雖然一直被笑呆,但我的高中生活也就在糊里糊塗之間快樂地過去了。
 

大學時期的「熊」心壯志

終於到了大學,從台北到新竹念書的我,是一個完全不一樣的生活圈,一切又從「安靜」開始,我又得重新開始適應。由於我們班上不到四十個人,同學之間的關係比較緊密,再加上一開學一連串的活動讓我與系上的同學逐漸擺脫陌生,並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活動建立起團結的感情。

在這個社群網站蓬勃發展的時代,臉書更是我們維繫感情的重要方式,我也就是因為臉書上的一張照片,而有了一個新的綽號,叫做「無尾熊」。那時候單純只是因為有同學無意發現那張照片裡的我和無尾熊非常相似,並在回應裡貼上無尾熊的圖片比對,於是我就又有了另外一個名字。


臉書上的一張照片,我有了「無尾熊」這個綽號。(照片來源/李怡安提供)

無尾熊,性情溫順、體態憨厚,每日所需的睡眠時間為17到20小時。被叫做「無尾熊」的我,剛好也有愛睡覺的特質,並且因為這個綽號開始無限被放大。漸漸地到了大二、大三,我在宿舍最常做的事就是睡覺,我的室友更是因為要叫我起床去上課而花了不少工夫,不知不覺,我會被叫「無尾熊」這個綽號,不再只是因為我長得像無尾熊,反而是因為我和牠們有一樣的特質──愛睡覺!

雖然被叫「無尾熊」的我很愛睡覺,但我卻不想像牠們一樣,整天都趴在樹幹上面。為了讓自己有更豐富的大學生活,我加入了系上的虛擬攝影棚種子團隊,還參加了山地文化服務團的社團活動,開始享受忙碌的生活。儘管睡眠時間相對減少了,但我在這些過程中所獲得的,卻比想像的還要多得多。
 

綽號 更真實的我

每個階段的不同綽號,對我來說都代表著不一樣的意義。國中被叫做「毛謝」,雖然原因有點難以啟齒,但這個名字卻是讓我與同學之間情感增溫的催化劑,當國中同學對我喊著「毛謝」時,我好像就會變回當初那個小女孩,與他們幼稚地打鬧。

看著衣櫃裡掛著的黃色制服,心中總是會有一陣感傷,懷念起被叫做「黃黃呆呆」的青春年華。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呆呆的好像什麼煩惱也沒有,每天少女心氾濫,與同學們做著粉紅色的白日夢,高中三年也就是嘻嘻鬧鬧地結束了。雖然我不再是當年那個呆頭呆腦的女孩,但在高中同學面前,我總還是那個呆呆的我。

現在大家都叫我「尾熊」,我也很喜歡現在這個名字。大學生活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了一大半,雖然我還是很愛睡覺,但回頭看看大學的自己,我總是能驕傲的微笑。在虛棚種子團隊裡待了兩年多,跟著學長姐學到了很多知識,自己也成長了不少;而在山服,我更是得到了很多感動,並與社團夥伴建立深厚的情誼。

這些綽號不只是我的另外一個名字,還承載了我在生命中每一個階段的記憶,更代表了更真實的我。

記者 謝宜寧
不愛說話,常常在自己的宇宙裡和自己對話; 喜歡傾聽,試圖從別人的星星中感受真摯。 我是謝宜寧,優柔寡斷的天秤座, 走路慢慢的、說話慢慢的 生活,也想要慢慢的就好。
記者 謝宜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