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期

以傻勁衝浪 勇闖體感大海

陳誌睿放棄穩定高薪,毅然踏入體感遊戲的創業大海,憑著一股傻勁堅持著理想。

以傻勁衝浪 勇闖體感大海

記者 陳珮容 文  2014/11/23

黝黑的皮膚,高大的身形,言談之間散發著自信幽默,他是體感復健公司的創辦人陳誌睿。開朗的個性頗具感染力,但談起創業的歷程,他認真的神情卻隱藏不住他對於自身理念的堅持。在台大醫工所畢業後,順應家人的期待,進入醫材公司擔任產品經理,但三年前的一個培訓計畫,讓陳誌睿毅然放棄優渥的工作,以創業之姿勇闖體感遊戲的世界。

 
高大的陳誌睿充滿陽光健康的形象,在體感領域闖出一片天。
(照片來源/陳珮容攝)

 

離開大泳池 冒險重生

過了三十歲大關,鮮少人有勇氣踏出生活的舒適圈。但陳誌睿卻在三十二歲時,毅然放棄穩
定、優渥的工作,選擇用另一種方式實現心中理想。因此許多人常好奇地問:「在大公司待得好好的,何必出來創業呢?」或許是從小生長在蘇澳海邊,造就陳誌睿不受限的性格,喜愛衝浪的他,常會以大海去比喻:「在大公司工作像在泳池游泳,但創業就像在衝浪,隨時都有不同的挑戰。」


陳誌睿平時非常喜愛海上活動,他也以衝浪比喻自己創業的過程。
(圖片來源/
創業Talk

當過醫材軟體工程師,也跑過業務,陳誌睿自認具備專業、人脈、市場趨勢,認為創業已是萬事俱備。然而真正「衝浪」後,龐大的問題排山倒海而來,使他心力交瘁。陳誌睿坦言:「挑戰比想像中的多,自己的能力卻比想像中來的弱很多。」為了圓創業夢,他全心投入工作到沒日沒夜的地步,除了睡覺,其他時刻都在「上班」。時間一久,不但健康亮起紅燈,人際關係也開始惡化,感情生活更遭遇瓶頸,這時他才驚覺應該放慢腳步,調整心理狀態。過程雖然苦不堪言,但陳誌睿卻滿足地說:「當上班族很安穩,但創業後才有活過來的感覺。」
 

復健融入體感 靈感自親人

二○一一年,陳誌睿參與醫療器材培訓計畫,實際走入醫院觀察,並挖掘醫學改善的可能性。走訪各科室的過程中,他對病患絡繹不絕的復健科特別有感觸。佇立在復健中心外頭,望著行動不便的病人,緩慢地對鏡子做著動作,復健師則在一旁修正錯誤,當時陳誌睿腦中浮現一個想法:「如果能有一台有趣的互動系統,不但可讓病人更願意復健,還能減少復健師勞務負擔。」

另外,因為家中的奶奶高齡106歲,讓陳誌睿十分關注銀髮族的健康狀況,其中百分之八十的老年人需要復健,這使他萌生居家復健的想法,腦筋轉很快的他,立刻把先進的體感技術應用在復健上,讓人們在復健的同時,也能體驗遊戲的樂趣。
 

機會 靠自己來爭取

每場醫療展、國內大型會議,都會看到陳誌睿的身影。不過他並非受邀出席會議,而是在會場外發傳單,目的是打開知名度、尋找潛在客源。

提及隻身打拼的辛苦,陳誌睿仍記憶猶新。他回憶三年前創立初期,公司甚至連名片都沒有,當時工研院已經著手進行和他相似的計畫,而且也即將舉辦大型醫療展會,但心中的焦慮並未亂了他的陣腳。他到展會現場默默地觀察,學習吸引人的介紹方式,洞悉目標客群,接著過去自我介紹,第一個客戶便是這樣找到的。


 陳誌睿在醫療展會中向客戶介紹著產品,為的就是將知名度打開。
(圖片來源/陳誌睿提供)

醫療體系以安全為主,因此對新產品的接受度較低。熟知醫生為把關品質的關鍵人物,因此只要醫生有公開演講,便會設法和他接觸。還曾經以掛號的名義和醫生見面,爭取自我介紹的機會。他表示因為自己是學理工的,不太喜歡那些勵志的理論,但在走過艱辛的歷程後,發現事實上真的是如此:「當你傻傻地在堅持的時候,好像所有事情都可以解決。」他表示現在看到一群熱情的人,也會想要主動幫忙,「人與人之間不純粹只是為了利益,而是因為看到你的決心。」
 

心境轉變 親情工作

陳誌睿認為:「創業是不斷與自己深度對話的歷程。」這些年頭他有了極大的轉變。交大運輸系畢業後,由於缺乏興趣,他決意轉換研究所的跑道,當時父母十分反對。然而四年前又奮不顧身地踏入新創團隊,更讓大半輩子務農的爸媽不能理解。陳誌睿感嘆地說:「以前覺得我喜歡就可,但現在會尋求協助跟認同。」過去他認為家人的反對是因為不理解而造成,現在則以不同的角度讓家人了解,漸漸地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以前在醫材公司時,即便以一百分的態度工作,遭遇挑戰卻仍然想逃避;創業後,工作等同於他的生命,什麼事情都要親自打點,因此總是以雙倍的精力去解決問題。路途中雖然挫折不斷,但他調適的速度卻愈來愈快,他表示因為目標清楚,所以將這些過程視為路途中的小石頭,偶爾絆腳卻不影響結果。
 

營造運動風氣 讓夢想起飛

為了要在公司營造運動風氣,每週三下午是陳誌睿團隊裡的「歡樂時光」,因為創業初期身體出現的警訊,讓陳誌睿體認到健康的重要性,所以四點半一到,大家要放下手邊的工作,換上休閒的衣著,輕鬆地前往運動中心打壁球,他運用每週一些時間,帶著員工一起運動,營造公司專屬的運動文化,更藉此凝聚團隊間的感情。

 
陳誌睿(左)帶團隊一起體驗壁球樂趣,適時運動讓夥伴活絡筋骨,工作更有活力。
(圖片來源/蕭之彥提供)

然而談起團隊裡的成員,陳誌睿的臉上掩藏不住喜悅與驕傲,他比喻自己「開了一個舞台,讓他們在上面盡情的發展長才。」即使能力不到,他仍鼓勵他們上場汲取經驗,他強調「在戰場上才知道為什麼需要這項東西,邊打仗邊做武器,學習效果特別快。」而習慣關心員工近況的他,也會嚴格督促大家進步的幅度,看著團隊裡一點一滴地成長,陳誌睿享受這樣被觸動的過程。
 

秉持初衷 帶著理想衝浪

「老家整個海灘就屬我最會衝浪,因為全村只有我一個人在衝浪。但也因為浪小,所以玩起小的衝浪板非常順利。」真正走出舒適圈後,陳誌睿發現外頭存在著更驚人美妙的浪,能夠發揮的空間也多了許多。未來,陳誌睿希望自家的產品能推廣到其他國家,並將居家復健的概念蔓延到各地。另外,也計畫在台灣打造自己的實體醫院,並由遠端的治療師,來追蹤各地的復健狀況。


陳誌睿常會在演講中,分享自身的創業過程,也說出一路以來的心路歷程。
(圖片來源/陳誌睿提供)

對於陳誌睿來說,或許努力地賺錢是重要的,但對他更重要的是「不忘初衷」。“It’s not without fear, it’s accompany with fear.”陳誌睿在某次演講中提到,他並不是不怕失敗,而是克服著恐懼往前走。儘管遭遇挫折,這股傻勁的浪仍不斷地將他向前推,因為「心中有個理想,世界應該要長這個樣子。」

記者 陳珮容
嗨,我是陳珮容 有時候很吵,但偶爾又會躲進自己的小宇宙 可以很果決,卻也常莫名地優柔寡斷 對未來有很多期待和想像,希望我可以真正地勇往直前 期待生活像藍色一樣簡單自在
記者 陳珮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