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娘養成手冊
廚娘養成手冊
記者 洪詩宸 文 2014/11/30
散發著咖啡酒香的手指餅乾,被整齊地排放在保鮮盒底部,然後倒上一層奶白色的Mascarpone醬,隨後將剛出爐的咖啡巧克力蛋糕疊上,再次淋上醬料,最後將可可粉均勻灑上,一道經典提拉米蘇就這樣完成了。
提拉米蘇微苦得口感,一直是我很喜歡的甜點。(照片來源/洪詩宸攝)
Mascarpone是提拉米蘇必備的嬌貴材料。在處理的過程中,若室溫太高或是攪拌太快,都會發生油水分離的慘況,所以只能以人工溫柔地拌勻。這樣的知識雖然看起來繁瑣又無意義,但對於甜點製作來說,卻十分重要,因為唯有充分掌握材料特性後,才能夠製作出合格的西點。這些淺顯的道理對於過去的我卻是艱深難解。
看家兒童 廚房變遊樂場
小時候家裡是雙薪家庭,父母每天上班都早出晚歸,往往回到家中時都已經晚上九點、十點,疲累的他們沒有太多心力照顧小孩的三餐。但是媽媽並不像一般的上班族母親,給孩子幾百元讓他們自己去買飯吃,而是將冰箱填滿各種生鮮食品,讓我自己煮飯吃。這和我們家希望盡量避免外食有關,這樣的理念也確實影響到我。
不願意當外食族的我,為了填飽肚子,開始學習簡單的料理。三天兩頭往廚房跑的結果,就是廚房對我而言變得像是遊樂場般,既親切又熟悉。隨著年歲的增長,在家中大廚──媽媽的指導下,學會的料理越來越多,也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拿手菜。不過相較於烹飪的一帆風順,學習西點的過程卻是相當崎嶇。
初試慘敗 餅乾變鬆餅
對廚房的親切感,也讓我對於烘焙感到興致勃勃。第一次做點心是在小學三、四年級,當時對於甜點一竅不通的我,被食譜書上精緻的薰衣草餅乾給瞬間擄獲,馬上拉著爸爸媽媽到食品材料行,買下了人生中第一次做點心的器材。
金黃酥脆的薰衣草餅乾,開啟了我自學甜點的契機。
(照片來源/deliciously organized)
我興沖沖地準備好材料,照著食譜上的步驟一步步完成,滿懷期待的將生料送入烤箱中,但是成品卻很慘烈。原本應該會變成團狀的麵團不知道基於何種原因,竟然變得像水一樣稀。烤出來的東西不是餅乾,反而像是鬆餅一樣的不明物體。
對於這樣的結果,一開始我以為只不過是個意外,於是又嘗試了許多次,不料卻還是以失敗收場。幾次碰壁讓我心灰意冷,只好沮喪地將器材收入櫃中,任由灰塵覆蓋。直到高中,一個意外的契機,重拾我對做西點的熱情。
重拾信心 不甘變動力
有別於重乳酪蛋糕濃郁的奶香、紮實的口感,像雲朵一樣蓬鬆,細膩卻不會過甜的輕乳酪蛋糕一直是我的最愛,也是我每年的生日蛋糕。但是在高二時,因為某些緣故,買不到往年習慣吃的輕乳酪蛋糕,沒想到爸爸隨口一句:「那妳可以自己做。」打動了我,骨子裡滿滿的好奇心與行動力,驅使我立刻上網尋找食譜以及需要的設備,從此再度開啟了在糖與麵粉中打滾的旅程。
生乳酪與輕乳酪蛋糕輕爽的口感,一直令我難以忘懷。(照片來源/洪詩宸攝)
重新做的第一個蛋糕很順利,淡淡的乳酪味在口中蔓延,雖然並不像我喜歡的濕軟口感,但是我卻十分感動,對於烘焙的興趣在一瞬間死灰復燃。利用網路上找到許多食譜和教學影片,對於烘焙的狂熱,讓我一有時間就不停地嘗試新的點心,烘焙在繁重的課業壓力之餘,儼然成為了我的娛樂。
糖與麵粉 變出華麗魔法
烘焙令人陶醉,它像是種魔法,各種不同的材料被混合在一起,經過烘烤後,搖身一變成為截然不同的樣貌,還散發著迷人的香氣。
雖然我享受製作的過程,但是只有一個人沒有辦法吃太多。蛋糕、小點心的消耗量遠趕不上我製作的速度,於是我開始將自製的甜點帶到學校去,與朋友分享,然而當時我會的都是最簡單的蛋糕體,長得很醜又不起眼,每次分享給朋友時都覺得很尷尬。
給死黨的生日禮物,是我第一次嘗試的裝飾蛋糕。(照片來源/林昕嫻攝)
一次做給死黨的生日蛋糕,改變了我的想法。帶著想給朋友一個最棒的生日蛋糕的想法,我選擇了黑森林蛋糕配上她最喜歡的草莓,黑森林雖然是最簡單的裝飾蛋糕,但是我仍舊花上了七個多鐘頭來完成它。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我拉上一幫好朋友一起來品嚐,當時她們開心的表情,現在回想起來,都還會令我微笑。朋友們的鼓勵和誇讚感染了我,讓我不再覺得手製點心很尷尬,反而很為自己的成品感到自豪。
有了朋友和家人做為我堅強的後盾,我開始學習更多不同的點心,並將這些點心分給更多人,於是漸漸開始有朋友會「廚娘、廚娘」的叫我,或是到家裡陪我一起做點心。
細節中的魔鬼 態度轉嚴謹
烘焙不只讓我結交了一群愛吃的朋友,其中的許多道理,也啟發了我。重新學習關於西點的知識後,才明瞭過去我對待事情的態度不夠嚴謹。從前都是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例如材料上寫著:無鹽奶油,我卻貪圖方便,選擇了易取得的人造奶油,但是它和真正的奶油比起來不僅不健康,更有怪異的味道。從這點,我了解到這種懶惰的心態會導致失敗,因此我開始學習在做事前,先了解所有有疑慮的細節,等到通盤掌握基礎知識後,再開始行動。
泡芙皮的麵糊非常難製作,每次製作都過稀。(照片來源/洪詩宸攝)
若是失敗則回過頭,檢討哪個細節有問題。或許是今天的麵糊太稀,才會讓泡芙做不起來,那麼就不斷地嘗試,一直到有辦法成功地做出泡芙為止。執拗的個性讓我厭惡放棄,失敗無所謂,但是必須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將事情做得更完善。
磨練手藝 烘培變人際橋梁
我的烘焙手藝還稱不上職業等級,只能算是很淺的業餘。我也曾想過是否要念專科大學,將這個興趣做為職業發展,只是後來反覆思考,還是不願意讓我的愛好成為職業,深怕有一天我會因為工作而對烘焙產生厭惡。
即便是很醜的橙酒巧克力,我也敢大方塞進朋友嘴中了。(照片來源/洪詩宸攝)
時至今日,我並不確定當初這樣的選擇是否正確。但是可以肯定,烘焙在我心中仍是一大喜好,對於它的熱情並沒有減少,我還是一樣愛將長得醜醜的點心塞到朋友嘴裡,問他們感想。為了讓這樣的互動一直維持下去,未來也將繼續在麵粉裡打滾。
![]() |
記者 洪詩宸
嗨,我是詩宸。 雖然個子很小,但是很好動,常常靜不下來。 興趣是看各式各樣的小說,和拿著相機四處拍,四處旅行。 喜歡用相機紀錄下感動,或值得紀念的人事物。 覺得不論是風景還是人物,每個快門的瞬間都值得我去紀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