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期

化平凡為神奇 紙板藝術家

利用平凡的廢紙板,創造出許多驚豔作品的年輕藝術家鍾凱翔,名聲更是享譽國內外。

化平凡為神奇 紙板藝術家

記者 吳建勳 報導  2014/11/30

推開狹小的宿舍房門,撲鼻而來的是陣陣濃烈的膠水和紙箱味,隨後映入眼簾的是滿坑滿谷的模型玩具,還有各式栩栩如生的紙板藝術品,簡單的工作桌上放著剩餘的紙板、快乾膠以及美工刀,很難想像這是一位大學生的宿舍房間。

而這些玩具軍團的主人,正是以紙板創作聞名的藝術家──鍾凱翔,近年來以一比一比例做成的紙板鋼鐵人在網路上走紅,作品細緻度令國內外網友們嘖嘖稱奇,被媒體譽為台灣的「東尼.史塔克」。


模型玩具和紙板作品佈滿鍾凱翔的宿舍房間。(照片來源/吳建勳攝)
 

玩蟲歲月 創作萌芽

從國小開始,鍾凱翔就迷上飼養甲蟲,並且結識一位在士林開甲蟲店的店長。由於他的父母工作繁忙,只要一放學他就會跑到甲蟲店,成為下課後的秘密基地。之後鍾凱翔更是每天都到甲蟲店報到,甚至為了更接近店裡,選讀高中時還特意選擇鄰近甲蟲店的高中就讀。

高二時,某天他在店裡看到了剩下的紙箱,心想好像可以拿來創作,於是拿起剪刀跟膠水開始製作,不一會兒就變出一隻紙板螳螂,讓店長和客人們相當吃驚。「當時也沒有想太多,只是突然看到紙箱就想做,沒想到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我才發覺紙板很適合用來創作。」鍾凱翔回憶當時第一次利用廢紙箱製作作品。

之後,鍾凱翔開始鑽研紙板藝術製作,幾乎每天都到店裡練習,當店長和蟲友們發現他驚人的創造力後,甚至開始出題目測試他的極限。「我到店裡都會接受蟲友們的挑戰,因為他們想看我能變出什麼把戲,到高中畢業前,店長才開口出最後一道終極題目給我,也就是做一條龍。」鍾凱翔一邊說著,一邊指向房間掛著的紙板龍。


高中畢業前,甲蟲店店長給鍾凱翔的終極題目。
(照片來源/鍾凱翔提供)

 

平凡紙板 無窮魅力

由於在甲蟲店練習的時光,讓鍾凱翔累積不少紙板實作經驗,也讓他發現紙板不同的魅力。鍾凱翔說:「我很喜歡做立體的東西,而紙板的優點是夠厚、有支撐性,因此非常適合用來做立體作品。除此之外,紙箱容易取得,成本很低,蟲友們很常送我廢紙箱讓我創作。」

在他人看來平凡無奇的紙板,對鍾凱翔而言卻是價值非凡的寶物,因為紙板是他用過所有材料中最愛的一種。「我很喜歡天然的東西,像紙板的顏色我就很喜歡,因此我的作品都是不上色,保持紙板原有的風貌。」鍾凱翔說很多人都以為紙板都是一樣的,但其實紙板還是有顏色之分,有的偏黃色,也有的偏紅色,每張紙板的紋理也都不同。藉由一次次的創作,鍾凱翔越來越了解紙板的特性,便一股腦地栽進紙板的世界中,甚至將規模越做越大。

 

拓展視野 大膽創作

升大學時,鍾凱翔依照自己的興趣,選擇就讀東海大學美術系。對他來說,上了大學才是真正的創意大解放,少了課業的壓力,可以毫無拘束地投入自己想做的事情,讓他在大學期間累積前所未有的經驗和成就。

上大學前,鍾凱翔的作品都是比較小的規格,大一時他參加系上每年舉辦的美術競賽,特別嘗試製作放大版的紙板螞蟻,長度大概有半米長,原本認為應該夠大,沒想到其他參賽者都是做一米五以上的大型作品。雖然作品體積比其他人小,但憑著紙板的特色和精細的手工,還是讓他得到了最佳新人獎。那時他發現要把作品體積做大才有氣勢,便開始擴大他的製作規模。


栩栩如生的大型紙板暴龍,大到房門都難以打開。(照片來源/吳建勳攝)

之後,鍾凱翔著手製作大型暴龍頭骨、異龍骨格以及等身比例鋼鐵人。每天都窩在宿舍裡日以繼夜地趕工,完成他的計畫。「當時我還跟其他三個室友住的時候,宿舍就放了這三隻大型作品,讓寢室變得很擠,不過感覺很熱鬧,常常有其他寢室的同學進來參觀。」鍾凱翔開心地回憶以前在宿舍創作的時光。
 

揚名國際 夢想成真

鍾凱翔的創作靈感,除了來自喜歡的動物,電影角色也是其中之一。只要發現喜歡的電影角色,他就會拿手邊的素材開始製作。有一次他用吸管做成一隻異形,並拍照上傳到美國電影特效道具公司的網頁Stan Winston School上面,被該公司的創辦人發現並分享到網站上。能夠被該公司轉貼分享,是世界上所有角色模型創作者的至高榮譽。之後鍾凱翔又陸續上傳更多作品照片,也都被分享、獲得肯定,尤其他的等身鋼鐵人作品,更是吸引不少國外網友們的誇讚和討論。


吸管製成的異形,讓鍾凱翔開始得到Stan Winston School的關注。
(照片來源/鍾凱翔提供)

二○一四年二月,某天凌晨四點,鍾凱翔從工作室忙完回家休息時,Stan Winston School的創辦人寄了一封簡訊,希望鍾凱翔現在可以跟他們視訊。眼見難得機會即使再累也要答應,鍾凱翔迅速清理房間、整理儀容後,便連線與他們視訊。「一連上線看到他們就在我面前跟我聊天,到現在還是很不真實。」鍾凱翔對當時視訊的情形,至今仍舊興奮且難以置信。


鍾凱翔的視訊影片被公布後,立刻吸引媒體報導。(影片來源/Youtube

在視訊過程中,鍾凱翔全程用英文一一介紹他的作品,而作品的精細度也讓視訊裡的國外專業人士嘖嘖稱奇。「他們覺得我會選擇用紙板做作品很神奇,因為紙板幾乎是零成本的東西,跟好萊塢的昂貴材料道具比起來非常特別。」最後他們想為鍾凱翔特別創立一個專屬他的作品網站,而鍾凱翔則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沒過多久,Stan Winston School在網站上公布他們與鍾凱翔的視訊畫面,立刻引來臺灣和各國媒體爭相報導,鍾凱翔的創作因此讓更多人看到,成為臺灣之光。
 

勇敢夢 勇敢做

一夕之間的成名,是不少年輕人所渴望的,但鍾凱翔並未被名氣沖昏頭,反而以更高的標準檢視自己的作品,並保持對創作原有的熱情和精神。鍾凱翔說:「我陸續接過不少廠商的案子,但如果他們與我的創作理念不同,我就會委婉拒絕,因為我想要的是創作,而不只是幫忙做工。」

為了讓自己的作品更上一層樓,鍾凱翔自己學習新的知識和手法,創造出不同樣貌的作品。「我最近迷上肌肉節理類型的作品,都是自己查資料看解剖學,沒有特別找老師教。」鍾凱翔喜歡自己學習和嘗試從未接觸過的領域,並且不怕挫折或失敗。他認為透過自己的摸索,可以吸收到更多的知識,是課本上無法得到的寶藏。


鍾凱翔自發學習新知識,讓作品有更多的變化。圖為肌肉系列紙板哥吉拉。
(照片來源/鍾凱翔提供)

反觀臺灣現今教育仍是以讀書升學為主流,多數父母仍不希望孩子花太多時間在其他興趣上。鍾凱翔認為這樣的教育環境下,扼殺了不少學生的創造力。他希望學生可以有更多想法,讀書不一定是唯一的路,最重要的是能從自己的興趣中得到快樂,有夢想就勇敢地去做,努力早晚會被看見。

記者 吳建勳
大家好,我是吳建勳,淡水人,喜歡看電影、聽音樂跟拍照,嚮往無憂無慮的生活。
記者 吳建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