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期

無聲世界 以文字言語

這是一個奇怪的世界。這個地方沒有聲音,沒有溫度,盛產千奇百怪的符號,居民的巢穴都淹滿了文字。

無聲世界 以文字言語

記者 簡品心 文  2014/11/30

我喜歡打字。

喜歡將指腹壓上扁平的按鍵,喀噠喀噠喀噠,一串又一串的方塊字便在自我的手指底下扎根發芽,往遠端的空白蔓生而去。我喜歡打字,慣於打字,因為是這一塊薄薄的鍵盤承載了我所有的聲
音,是每一顆點染著注音符號的按鍵替我發聲,是螢幕對頭的人們,用溫柔的雙眼聆聽。

那麼,或許可以這麼說:我喜歡打字,因為這些敲擊而出的文字搭起了長橋,引領我探索那名為「網路」的廣袤世界。
 

按鍵承載聲音 飛向網路

從國中開始,我就不是一個愛說話的孩子。回想起來,當時的我好像總是在讀書,上課念書天經地義,卻連短暫的下課時間也非得攤開一本習作冊子,埋首苦讀,彷彿唯有如此才能安心一些,才能摀住雙耳不去細聽身旁同學的玩笑打鬧。他們的聲音聽上去太快樂,卻似乎只有我笨拙得抓不準進入流行圈子的要領,而當我選擇保持沉默,又親手掘深了與他人之間的鴻溝。

這個彷彿與人老死不相往來的我,在同學的眼裡儼然是個只重視成績的書呆子。每次結束段考,無論我的名字如何名列前茅,都不會有人感到訝異。然而,國中時卻有一回,一個有點特殊的排名,震驚了全班──我獲得了全校中文打字速度測驗的第二名。

我想至今的自己依舊沒辦法向他們坦白,比起讀書,其實我更喜歡與人聊天。當我在現實裡徬徨無措,不知不覺間,便習慣了連上網路,開啟當時盛行的通訊軟體,將滿腔的思緒傾倒給聊天視窗。軟體裡頭登錄的好友名單不長,卻都是透過網路上發表小說的平台而結識的,因此擁有共同興趣的我們,總有無數的話題足以「促膝長談」,陪伴彼此度過漫長的深夜。

我的雙手很盡責,永遠忙著幫主人「說話」,而當年那一分鐘八十餘字的中打頻率,便是傾吐的速度。


打字是我出聲的方式。(圖片來源/安瑟管理文摘
 

不完整的圓 敞開缺口

升上高中之後,我的現實人生依舊是笨拙的面貌,網路世界卻變得不大一樣了。當時,社群網站帶動潮流,我的虛擬巢穴也由往昔一對一談天的通訊軟體,遷徙至由微網誌主導的一對多交流平台。

透過社群網站,同樣嗜好文字、愛寫故事的網友便能齊聚一堂,不受時空拘束地漫談彼此的喜
好。那同樣是一個多人群聚的流行圈子,卻不是一個緊密的圓,使我再也不必費力尋找圓的「缺口」。比方說那年,我在網誌上發布了一個故事,隔天便忽然收到許多人的「搭訕」,原來是那篇文章已經在圈子裡傳了開來。眨眼間,交朋友似乎變成了一件很簡單的事情。我迅速沉醉於這種嶄新的交友途徑,懵懵懂懂地混雜在小圈子裡,與同伴一起無所顧忌地玩鬧。


網路已然是生活的重心,透過網路認識的朋友越來越多。
(照片來源/黃珏提供)

對那段時期的我而言,這個能用滑鼠拉動、能以鍵盤溝通的平面世界便是一切。漸漸地,我不再嘗試接近身邊的同學,也不再企圖填補自己與他人的隔閡,總以一種孤高的姿態避開人潮,躲進校園裡隱密的角落,向網友發送一封又一封滿布日常瑣事的簡訊。卻忘了,螢幕的對面也坐著活生生的人類,是人便會行走,便會離去。
 

封上嘴巴 封上行囊遠走

構築於網路世界的圈子並不是完整的圓,輕易包容外人入內的同時,也毫無能力阻遏人們的流
失。升上大學後,與我年齡相當的網友不是忙著準備高三學測,便是忙著適應大學生涯,難以再將網路視為自己的重要歸處。

每個人似乎都成了往來不息的過客,仍佇足於網路的人們也都屢見不鮮,只有偶爾會忽地想起誰的名字,才發覺似乎又有人在一夕之間「隱居」了。儘管我一旦背離網路,便無法開口言語,也曾抵抗不住這股奇異的風潮,自虛擬世界徹底「消失」,那是由於我感到害怕。

社群網站興起之時,懷抱著拓展人際關係的夢想,我憑藉衝勁結交到許多朋友,甚至因此淡忘現實裡的自己終究還是那個笨拙的孩子。然而,當好友名單愈加增長,當眼睛適應這個繁雜而紛亂的網路村落,我卻遺忘了與人深交的方法。

那個年幼的、孤獨的、只懂得使用通訊軟體長談的我,總會細心地先行梳理過對方的一言一句,再以深思熟慮後的言詞敲出答覆。然而當我交到許多「朋友」,滾動滑鼠,便能同時接收無數人的近況公告時,即使我試圖釐清每個人的差異,卻也不復當年的熱血衝動。

於是我慢慢地學會忽略他人的心思,對方也慢慢地習慣無視我的缺席,直至後來,當我不再點開網友的聊天窗口,主動搭話也鮮有回應的時候,才察覺自己早已背向了曾經的「圓的缺口」,與當初的想望南轅北轍。

我很害怕,無法於網路說話的我像真正的喑啞之人,只想無聲無息地遠走。


視社群網站為另一個家的我,卻也曾離家出走。(圖片來源/簡品心製)

「失蹤期」僅僅歷時兩個月,卻讓我看清了一些事情。兩個月的時間,我關掉平時固定開啟的社群網站,不理會手機自動自發傳來的任何通知,將自己遞送回十數年前、還未接觸網路的單純歲月;兩個月後,再度揭起網路的大門之時,我有些侷促,門內卻走出曾經相伴過孤獨時光的朋
友,牽著我跨越門檻。

後來的網路世界依然紛紛雜雜,卻逐漸能衡量每個人的重量;好友名單仍舊冗長零亂,卻能從中揪出願意以真心相待的朋友,我想這便彌足珍貴。
 

飛越網路 輕敲現實之門

如今,我的現實人生早已滲進網路生活,現實裡的同學接二連三地成為我的「虛擬好友」,與那些真正的網友綽號參差排列,惹得人忍俊不禁的同時,也感到無以名狀的心安。

因為我知道,當我打字,我便訴說。

而今我仍向著所有願意看見的人,以輕薄的鍵盤訴說。文字像蔓生的藤,載著我綿延至網路的彼端。也許,這條藤蔓已攀升而起,正輕輕地敲裂那隔離著現實世界的外殼。

記者 簡品心
不愛動,不擅言語,睜著眼時只懂得固守疆界,閉上眼後就被風帶往遠方。 喜歡說說那些相愛與否,或誰為誰遺落什麼。 若始終能以掌心的文字且歌且走,然後哪一天,停下腳步,想,這便是一輩子長度的夢。
記者 簡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