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色的季節 唯美「柿」界
橙色的季節 唯美「柿」界
記者 陳思寧 報導 2014/12/07
自農曆九月下旬,東北季風逐漸增強,在翻山越嶺之後,受到地形影響而盤據於新竹地區,形成廣為人知的「九降風」,其乾燥少雨的特性,造就「自然風乾」的效果,使得新竹地區對於柿餅產業享有地利的優勢。而雖然九降風如此強烈地襲來寒意,卻吹不熄新竹縣新埔鎮的柿香瀰漫,也無以抵擋澄黃遍布的美不勝收。
入秋後的十月至十二月,由於東北季風的增強,新竹縣新埔鎮的柿子開始進入成熟期,其判斷的方式在於表皮顏色將由青綠色轉為澄黃色。(照片來源/陳思寧攝)
每ㄧ顆柿子都將經由去皮與重複碳烤、日曬與按壓,一點一滴醞釀甜蜜的滋味,待加工完成後上市,讓人們一飽口福。(照片來源/陳思寧攝)
隨著柿子成熟,工廠也開始進行產製。一般為四人一組,一天必須負責好幾十箱的作業,其中一人負責去蒂,一人操作削皮的機器,另外兩人手工削皮並將其擺放至圓盤上,以待炭烤與日曬。(照片來源/陳思寧攝)
削柿皮的機器極為快速而鋒利,只要一將柿子的頭尾對齊好,機器便開始攪動,因此員工也必須專注,並將手快速抽回,避免受傷。(照片來源/陳思寧攝)
由於機器削皮過後,尙有未能除去的果皮,所以還是得靠人力再加工。而一名熟練
的員工可以不間斷地削皮,五秒內便可以削好一顆柿子。(照片來源/陳思寧攝)
除去果皮的柿子,首先需以龍眼木與相思木燻烤,這不僅可使口感有自然薰香,也能避免日曬時有蒼蠅接近
,並達到殺菌烘乾的作用。而此時的柿子表皮會略顯橘黃。(照片來源/陳思寧攝)
除了地利與人和之外,「天時」也是加工柿子時相當重要的因素。陽光的照射可以幫助風乾的效果更佳。
(照片來源/陳思寧攝)
柿子必須在一至兩周內輪流炭烤與日曬,員工必須將一盤又一盤炭烤完的柿子輪番
高舉至竹竿上,使其更均衡的日曬風乾。(照片來源/陳思寧攝)
經日曬後的柿子,將進入人工按壓的步驟,其目的是為了強力擠出水分,助自然乾燥一臂之力,同時捻壓成形。另外,不論是去皮、按壓都必須戴上手套,因為柿子的汁液相當黏稠,且不易清理。
(照片來源/陳思寧攝)
臺灣最普遍的牛心柿每一顆外型都圓厚而飽滿,這是十二月初加工日曬最主要的品種,而當日「上架」的柿子約莫八十幾盤,正等待熟成後變成美味的柿餅讓人大飽口福。(照片來源/陳思寧攝)
![]() |
記者 陳思寧
哈囉,我是陳思寧。生活緊湊,難免追跑著消逝的時間,在所有辛勞過後,我喜歡以自己的步調認真享受,多看、多觀察身邊的人事物,戴上一副耳機、輕便的小包包,隨著心情,讓閒情逸致的散步變成豐富的個人小旅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