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場難忘 啦啦隊賽事
場場難忘 啦啦隊賽事
記者 賴奕安 文 2014/12/07
認識我的人總喜歡稱我為「啦啦隊狂熱者」,的確,我是個非常熱愛啦啦隊的啦啦隊員。從高中開始,今年已經是我跳啦啦隊的第六年,在這些日子裡,最令我難忘的就是一場場精彩賽事。
初出茅廬 北市盃
人生中的第一場啦啦隊比賽,是在高二時參加的台北市啦啦隊錦標賽,也就是俗稱的北市盃,那時我才剛加入啦啦隊約莫兩個月,完全是一個新手上路的隊員,在什麼都還不懂、什麼都還不熟的狀態下就踏上賽場的體操墊。那時候在場邊等待上一個隊伍結束時,和隊友們在場邊圍圈打氣的畫面,即使過了五年,依舊歷歷在目。
其實那天我的表現並不理想,因為初次比賽的壓力導致失誤連連,下場後全隊瀰漫一股低氣壓,但之後教練的一席話卻讓我永生難忘,他說:「不需要去跟別人比,人家是體育生你是一般生;人家不用讀書你們要;人家有三年你們只有兩年(我們高三要考大學),名次從來都不是重點。上場,就是好好玩,去跳、去享受周圍的歡呼聲跟尖叫聲。」當時還不太能理解這段話的意思,不懂要如何享受比賽而不緊張,不懂要如何在上場前興奮得發抖而非怯場的顫抖。但是,在往後的啦啦隊人生中,我逐漸體會當時教練所要表達的意涵。
大開眼界 高中盃
而高中盃,顧名思義就是高中生的比賽,是高中生啦啦隊員一年中最重要的比賽,規模超越北市盃。「北市盃練兵,高中盃廝殺」,高中盃代表著學年結束前對各校的成果驗收,大家精銳盡出、毫無保留。我第一次參加高中盃也是在高二,當時為期兩天的賽事舉辦在新竹,全隊還因此在新竹住了一晚。
在第一天彩排時,首次見到高中甲組的實力,實在和身為乙組的我們有著天壤之別,但我並不覺得自卑或自嘆不如,而是以敬佩的感覺去看、期待甲組的舞碼,看到其他乙組的隊伍時也是,「那個技巧好帥,下次來試試看吧!」、「那個學校的誰誰誰翻騰超強欸!」沒有謾罵或喝倒采,而是向他隊學習、看齊,因為啦啦隊不是一項對抗性的運動,整個賽事就像個嘉年華般的熱鬧、熱血沸騰,這時候我才了解當初教練說的「到場上好好玩」是什麼意思。
高三時參加高中盃獲得第三名。(照片來源/賴奕安攝)
走向國際 亞洲盃
進入大學的啦啦隊後,我第一個參與的賽事並不在國內,而是在日本的二○一三年啦啦隊亞洲國際公開錦標賽。其實那次能夠參賽真的是非常幸運,因為通常這樣國際級賽事的中華隊代表權往往都交給甲組的隊伍,但那年亞洲盃剛好與大專盃撞期,在甲組學校沒有意願參賽的情況下代表權便下放給乙組,把握這難得的機會,我們努力取得代表隊的身分出國比賽。
在日本的五天,讓我真正見識到其他國家的啦啦隊員。每個隊伍都各自有著自己的特色,像是整齊劃一的日本隊、熱情奔放的泰國隊,都讓我開了眼界,像隻走出井口的井底之蛙。也在那時交了不少外國的啦啦隊朋友。現在回想起來,能夠去日本比賽真的是非常的幸運和幸福,畢竟這樣的機會很難再有第二次了。
大一時去日本參加亞洲公開賽。(照片來源/賴奕安臉書)
再度修練 全國賽
一年中規模最大的啦啦隊賽事莫過於全國賽,為期兩天的賽事中,匯集了全國各地、男女老少的啦啦隊員在同一個場地相互較勁,賽事的項目更是較其他盃賽豐富。其中最經典的莫過於混和四人的項目,每年都有上百組隊伍爭相報名,而四人混和代表的是男女混和,並只由四人完成一分鐘長的舞碼。和以往的大團體組是截然不同的,在這一分鐘的舞碼內,要盡可能的做到自己極限內最大難度的技巧、空拋,考驗的是四人間的合作、默契與意志力。其實每一年我都會去看全國賽,但卻是到大二才第一次報名參加。
準備這次的比賽遇到的挫折是我跳啦啦隊以來最多的,除了整套流程要自己編排之外,整整一分鐘內無法休息對體能也是個挑戰,可是在練習的過程中,學習到的比以往還要多更多,比方說如何去設計一個有畫面難度卻不會太高的技巧,或是如何讓四個人在過程中都能發揮自己的長處等,這些都是以往比大團體組別時所得不到的。雖然最後沒有拿到名次,卻改變了我對啦啦隊的諸多看法與知識。
參加全國賽混和四人組別時的隊友。(照片來源/賴奕安臉書)
精采絕倫 大專盃
然而,真正精采、刺激的不是全國賽,而是在每年五、六月舉辦的大專盃,全國賽時,各校往往派出比較資淺的隊員,透過混和四人等項目磨練各項能力;大專盃時,各校絕對是全力以赴、以最堅強的陣容出賽。大專盃是每一學年最後壓軸的大賽事,各校在此互別苗頭、一較高下,就像漫畫裡的天下第一武鬥會一般,可以說是全啦啦隊員每年最期待的一場盛事。除了比賽之外,我們高中啦啦隊畢業的隊員們也都會在大專盃相聚,彼此身上穿著代表不同學校的隊服,在場上拚個輸贏,下場後來個七彩隊服大合照。啦啦隊之於我就是如此有魅力的一項運動,競爭是一時的,堅定的情誼是一世的。
大二參加大專盃時的高中畢業隊友們。(照片來源/賴奕安臉書)
賽場之外
對我而言,啦啦隊不單只是一個學校社團,更是一個家,每個隊友就像家人一般,打鬧、嘻笑,許多人加入啦啦隊後發現自己愛這群人更勝於啦啦隊本身。在啦啦隊,我也學到了許多技術、體能以外的態度,舉凡團隊合作、堅持不懈的精神、面對失敗並改進的勇氣等,都是我加入啦啦隊後得到的,如同啦啦隊的英文Cheerleader一樣,我們不只鼓舞別人,更為自己的人生留下許多五彩繽紛的回憶。
![]() |
記者 賴奕安
大家好 我是賴奕安 請多指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