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期

人生山課 只因身在此山中

時常被帶去爬山的安餒,雖然不情願,但也有所收穫。

人生山課 只因身在此山中

記者 李怡安 文  2014/12/21

一歲的安餒睜開眼,發現世界突然改變,自己正被樹木蟲鳴環繞,而且還漂浮在空中往上移動。昨晚在哭鬧後安逸地進入夢鄉時,還是在床上的啊?慌亂過後,發現周遭還有媽媽、抱怨中的哥哥,以及背著安餒、造成她誤認自己在漂浮的爸爸。原來如此,今天是爬山日。原本以為經歷空間轉移的安餒頓時得到答案,由於爸爸媽媽太想爬山、又不放心年幼的她單獨顧家,便把熟睡的安餒直接背著隨身看顧,三歲的哥哥也被帶了上來,一邊咒罵這座山一邊走著。
 

與山結緣 心不甘情不願 

「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這首兒歌是安餒家地理位置的最佳寫照。步行三分鐘的地方有美麗的湖,而步行五分鐘便能走到如同她家後院的「小猴子山」,這樣的環境稱得上山明水
秀,尤其是在首都天龍市中。從安餒有意識開始,山上是她除了家和學校之外,第三名熟悉的地
方。

因為爬山是安餒父母的共同興趣,因此她和哥哥必須每週跟他們一起上山,加上地利優勢離山很近,欺壓了安餒和哥哥不想爬山的氣焰,而漸漸成為家族慣例。即使安餒和哥哥認為爬山是一件又累又浪費時間的事情,也還是受爸媽的興趣牽拖、半拖半拉地上了山。一歲不會走路時被背著上山、甫會走路時自己學著爬、再大些開始接觸岩壁、百岳,成長過程中不間斷地爬山,造就靈敏的手腳,使安餒和哥哥不情願地成為「小猴子」,到了不同地勢的山都能臭著臉爬完它。


與哥哥(左)從小一起爬山的安餒(右),在山頂涼亭休息。
原先臭著臉的他們,一看到鏡頭便會笑。(照片來源/李宏達攝)

 

上山轉念 不再是缺點

兒時聽到要去爬山,安餒就會皺起眉開始一段反抗,然後被爸媽拖上山。山林中,總有一堆安餒討厭的蟲子和動物,三不五時就會有毛毛蟲在脖子上降落、蜥蜴爬上手臂,這些每每令她理智斷線、放聲尖叫。安餒也是個不折不扣的運動白癡,她總認為自己生在城市中是人生中最正確的
事,有公車和捷運代步省時又省力。所以安餒並不懂爬山的意義,好好地在平地生活便利又舒
適,為什麼還要無端爬上山找罪受呢?無奈於爸媽這個龐大的現實,依舊乖乖地爬著山,但是口中不斷揚言要放火燒山。

小學時的一次校外教學,改變安餒對於山的怨恨。不同於一般的參觀工廠或是遊樂園遠足,全年級一起爬山是個大家意料之外的校外教學,尤其對於天龍市的小孩是個災難。爬山途中同學們沒走多久便要休息一下,有人中暑、有人呼吸不順,就算平時運動再好的人,碰上岩壁時也是叫苦連天,手掌緊巴著繩索深怕掉下去。此時安餒從後方,一路沒有間斷地以平時爬山的感覺,一一超越前面的班級,俐落地走上岩壁,站在最前方冷眼旁觀這場悲劇,如同芥川龍之介《蜘蛛之
絲》的場景,佛陀由上而下俯視地獄中那些拼命往上爬的人們。


安餒在看著同學爬山的情形,聯想到了芥川龍之介的小說

蜘蛛之絲》。(圖片來源/yam

這情況讓安餒意識到,自己並非完全的運動白癡,在爬山這項運動中,她遠比同年齡的人還要優
秀;她的爆發力不足以贏得大隊接力、拔河等運動,但轉念卻發現耐力持久和對地形適應快速是她的優勢。安餒找到爬山的意義,也認同了這項運動。
 

摔一回 大自然前的謙虛

「做中學」是安餒的爬山方式,邊走邊思考行走路線。爬山過程當中,山的地形不如平地般平
穩,安餒不避免地受過一些外傷。跌倒破皮或是腳底起水泡都是些芝麻小事,有一次安餒在爬一座新接觸的山,腦袋發熱地認為自己經驗豐富便閉起眼睛,下一秒,腳一空而跌入了山溝。所幸滾下去時安餒被一棵樹抵在山壁中央,在千鈞一髮之際,得到大自然的教訓。

山壁事件後安餒爬山開始懂得小心翼翼,學習仔細觀察地形、做好準備並踩穩每一步,她事後也慶幸摔過這麼一遭。安餒高一寒假時,爸爸媽媽帶全家飛往大陸,爬上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的黃山。黃山是安餒這輩子為止,爬過最為雄偉的山,險峻山壁、奇松怪石、雲霧排空,各個都使她大開眼界,同時也嚇到雙腿發軟。站在山頭往下望,山峰穿過雲霧下層只有白茫茫的一片,看不見山谷谷底,好險之前摔過一遭,假如沒有經過教訓、自大心發作的話,安餒大概就摔至山谷變成世界遺產的一部份。踩在山壁上那寬度僅僅三十公分的階梯,每一步都要確認步伐夠扎實,才能在這變化莫測的大自然當中生存。


明.徐霞客讚黃山:「五獄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獄。」
黃山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著稱,景致相當壯麗。
(圖片來源/
故里大酒店

爬山的心情進而內化成安餒的生活態度,在大環境中要保持謙虛的態度,經過觀察後再穩穩地踏出腳步。
 

源頭 回歸山林深呼吸 

居於天龍市的安餒在大學時,離開家前往貢丸市求學。在貢丸市,交通不便使她想念家鄉天龍市的捷運,廢棄污染的空氣也使安餒感到相當不自在,十分懷念山中可以讓自己肆意吸用的清新空氣。之前安餒對山的態度都是既來則安之,被帶去爬山就安分地完成這項任務。然而,在呼吸不到新鮮空氣的貢丸市生活,讓她頭一次感受到自己對自然的渴望。

趁著一次連假期間,安餒自行安排旅程,與同學一同深入南投山林,朝聖隱居在其中的寶地忘憂森林。自認生性好玩的安餒,竟然自主前進深山中,經歷數小時的路程僅為了那片綠意盎然,這樣的改變讓她與父母親都感到相當驚訝。

到達山上安餒深吸一口,沁涼乾淨的空氣直進肺部,洗淨了沉澱在其中的貢丸市塵埃,周邊圍繞了白茫的霧氣,踩在微微濕潤帶點草香的泥路上,回到了精神上的第二個家。貪心地多呼吸好幾口,安餒期望隨身攜帶著這股清新,而即便回歸到那宇宙般難以生活的貢丸市,也能舒適自在地接受生活上的挑戰。


安餒和朋友深入南投深山尋找忘憂森林,由枯死的樹幹組成
的美麗風景讓她們讚嘆不虛此行。(照片來源/余念竹攝)

山,是貫穿安餒生命的重要事物,教她自行尋找城市中走不出的道路。沒爬過山,安餒也許還未了解自己優秀的持久耐力,而依舊在運動前抬不起頭;也許繼續對略懂一二的皮毛感到自豪而不懂得謙虛學習;也許毫無反抗地吸進貢丸市的塵埃,且從未得知山林間有如此芬芳的空氣。安餒在山中,尋著轉念、謙虛、思源的路標,在蜿蜒中向名為人生的山頭前進。

記者 李怡安
158公分的台灣女孩,是個在亞洲可以取得溫馨的身高。 然後擁有正常的BMI,很健康,思想也是。 八月二十四生,比起禮物更喜歡收到卡片。如果你想給我任何祝福的話可以想辦法跟我聯絡。    
記者 李怡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