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女拳手 打出世界拳王
高中女拳手 打出世界拳王
記者 許鴻財 報導 2014/12/21
拳擊場上,一個回合結束後,放下過去兩分鐘的勝敗、得失、哀樂,當下一回合鈴聲響起時,一切就是新的開始。
陳念琴,臺灣女拳手,十二歲時隻身來臺就讀成德高中,隨後加入學校拳擊隊進行訓練,五年的拳擊生涯,已交出漂亮的成績單。曾在世界青年拳擊錦標賽中,得到女子75公斤級的金牌,也是臺灣在世錦拳擊賽事中的首金,成為體育界熱門的的話題。陳念琴說:「希望透過自已的事蹟,激勵更多人,同時讓臺灣的拳擊遍足世界。」從離島馬祖來臺的原住民女孩,用雙拳改變了自已的命運,也想藉由拳擊改變更多原住民小孩的命運。
陳念琴在南京青年奧運中獲得75公斤級的銀牌。(照片來源/中華奧運提供)
千里馬與伯樂 天生拳手
從小跟隨著原住民父母從花蓮移居馬祖,然而父母親在家中卻時常爭執不斷,讓陳念琴隨時都萌生離家的衝動。而當時新竹市成德高中拳擊教練柯文明剛好四處物色身體優異、具潛力的人才,經由住在馬祖的原住民叔叔向教練推薦了陳念琴。柯文明教練說:「念琴在馬祖是當時的角力選手,在場上,有傑出拳手該有的特質:既有爆發力,又很穩定。」
陳念琴遺傳阿美族的體型與布農族的鬥魂,在小學時期就是運動健將,參加過角力、游泳、跳遠、羽球、田徑等各種運動競賽,無論是講求技巧、耐力或爆發力等不同競技項目,都有斐然的成績。除了天生的運動細胞超群外,讓柯文明印象深刻的是陳念琴的心理層面,「她的個性開朗,可以化解運動員常常遇到的挫折和壓力。除此之外,我還發現她有超齡的穩定度,就算在拳擊台上面對外國選手時,總是信心滿滿不怯場,尤其渴望贏得比賽的眼神十分堅定。」
(左)柯文明與(右)陳念琴之間存在著亦師亦父的交情,
教練在幫陳念琴練習出拳的準確性與臨場反應。(照片來源/許鴻財攝)
有開朗的態度、靈光的反應,與堅定的精神力,教練認定陳念琴這個女孩絕對是「天生拳手」。「其實當時我根本不知道拳擊是什麼。」陳念琴笑著說:「心裡想的很簡單,只要能離開馬祖來到臺灣,不管什麼樣都好。」
寶島的憧憬 伴隨著寂寞
亦師亦父的教練柯文明,在幾位退休教師與教育基金會的協助下,籌措了陳念琴在臺灣生活的費用,並將她安置於一間離校不遠的修女院中。國二開始,陳念琴將過去的生活歸零,來到臺灣展開拳擊新生活。
一位好的拳擊手,必須融合肌力、耐力、爆發力、速度、柔軟度、敏捷性以及協調性,這「三力二度二性」,必須同時完整訓練。換個說法,就是陳念琴必須接受毫無止盡的高強度訓練,每天早上六點多開始就有跑步、做操、拳擊基本動作等枯燥的體能訓練,這些就要花上大約一個半小時;下課放學之後,在新竹市體育館拳擊區,訓練約三個小時。每週六天的訓練課程,只有禮拜天休息。
爸爸的鼓勵永遠是念琴在台上揮拳的原動力。(照片來源/許鴻財攝)
畢竟只是十四歲的小女生,曾對於獨自一人到臺灣的生活滿是憧憬,然而等待她的卻是嚴格的教練和枯燥的訓練。來臺後第一個月,陳念琴每天打電話回家哭訴:「爸爸我好累喔!我不想要練了,我要回家!」父親都會先鼓勵她說:「我知道你很苦,可是你自己選擇這條路,就應該好好走下去!」有時拗不過女兒的要求,就連哄帶騙地說:「好啊!那你先處理好那邊的事,就回來吧!」
陳念琴笑說:「結果爸爸根本沒讓我回去,那時候我就學會開始去克服困難,如果前面是一座牆,我一定要把它跨過去。」曾經,陳念琴想逃離這個家,但這個家卻也永遠是她最大的依靠,給她最溫暖的鼓勵。
貧血陷低潮 意志力再撐起
陳念琴曾經在一場勢均力敵的比賽中打滿過四個回合,對決到第三回合時眼睛卻出現一片白茫茫的景象,看不到前面的對手,在第四回合時被判技術性擊倒。努力訓練的成果卻無法展現在成績上,而且還在家鄉花蓮敗北,讓她第一次萌生退意。這是陳念琴目前五年的拳擊生涯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場比賽。回憶起比賽當時,陳念琴帶著激動的語氣說:「明明我能做到一百分,卻只做到了四十分;明明我就很想跟上你們,我也很努力,可是就是跟不上。」在這段時間,讓她撐下來的是一個簡單的正面思考:「教練還沒放棄我之前,我怎能先放棄自己?」
比賽結束後,她回到新竹檢查,發現血紅素過低,一般女性的血紅素正常值在十一到十六,她卻只有四。醫師便馬上叫她住院,並立即輸血治療。康復之後,陳念琴強勢回彈,就像是中國人講的:「打通了任督二脈!」在接下來的比賽中屢獲金牌,陳念琴說:「我終於雪恥了,恢復健康後,我馬上拿了一個冠軍。」
回憶起低潮,讓她撐下來的是正面思考:「教練還沒放棄我之前,怎能先放棄自己?」
(照片來源/黃苡齊提供)
拳手好勝心 前進里約奧運
是臺灣拳擊重點栽培選手的陳念琴,目前最大的目標是兩年後的體壇盛事「里約奧運」,誓言在比賽中為臺灣拿下一面金牌。沒有達到這項拳擊高度之前,她說:「任何成績我都不會滿意!」設立目標、翻越高牆、不斷往前進,也是陳念琴拳擊生涯中最原始的動力。
陳念琴在練習時,對著鏡子在做揮拳的訓練。(照片來源/許鴻財攝)
對陳念琴來說,拳擊是她展現自己與施展才華的舞台,更成為許多原住民同學的榜樣;教練柯文明則是用拳擊隊幫助了一些原住民學生的生活,也讓拳擊運動不斷向下札根。而在前方等著陳念琴的,將是那些持續被創造出來的勝利,屬於她的傳奇還在上演。
![]() |
記者 許鴻財
我來自緬甸,喜歡攝影、喜歡看電影、喜歡陽光、喜歡小孩、喜歡打籃球、喜歡打公共電話、喜歡吃生魚片、喜歡吃白飯、喜歡留下舊東西、喜歡走同一條路、喜歡看海、喜歡Jacky Wu,因為我覺得他是一位非常厲害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