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繪看板 傳承電影記憶
手繪看板 傳承電影記憶
記者 沈祖廷 報導 2014/12/28
臺灣早期的手繪電影看板,由於科技發展和需求速度增加日漸式微。電影海報多改為電子印刷輸出,如今只有寥寥可數的幾家戲院仍使用手繪看板。臺南一間老戲院在經理吳俊誠的堅持下,保有這項傳統,而與其合作的手繪電影看板師傅是全臺碩果僅存的顏振發。
隨著老戲院在數位時代一一倒閉,手繪電影看板師傅和手繪技藝也日漸凋零,戲院經理於是興起由顏師傅開班授課的念頭,「手繪看板文創研習營」從二○一三年五月至今已實行到第十一期,希望藉由此課程,得以將富有人情味的手繪電影看板技術傳承。但理想的目標是否能夠達成、授課學生短暫的熱情、顏師傅的真才學如何有方法又有效的教授,還需要更多的思考。
手繪電影看板從打格子開始,先在小張的海報畫上格子,再等比例放大到大的看板上。手繪看板師傅顏振發說:「打格子放大,要放得準。」就算是最基礎的開始,都專注不馬虎。(照片來源/沈祖廷攝)
格子和草稿完成後,接下來是上漆。「神韻才是重點。」顏師傅在細節上反覆細膩地處理,讓手繪電影看板的溫度和「人味」浮現。這也是手繪海報較印刷海報迷人的地方。(照片來源/沈祖廷攝)
顏師傅熟練地在調色盤上揮舞畫筆,在靈巧的動作間調和出純粹的色彩。微小的漸層深淺變化,讓畫面更加真實。(照片來源/沈祖廷攝)
電影下檔後,看板需要重複使用,因此會在舊看板上塗上一層素色漆,直接在上面畫新一期的電影。就算舊海報細緻美麗,仍舊會被抹掉換成新的主題。(照片來源/沈祖廷攝)
早期學習手繪技藝都是跟在師傅旁,自己邊看邊畫邊研究。而顏師傅也是以此方式教授學員,很少講解,大部分時候學員都是靜靜地觀看顏師傅作畫。(照片來源/沈祖廷攝)
目前研習營採小班制,顏師傅能針對學員各別狀況做教學。有學員認為,師傅非常願意傾囊相授,特別是他會直接在學員的作品上更改,讓學員可以清楚看出自己和師傅的差別,加以改善。(照片來源/沈祖廷攝)
第十一期的學員來自各個領域,從國小到年長者都有,顏師傅不分年齡性別一一耐心指導。
(照片來源/沈祖廷攝)
研習營從二○一三年開始招生,每期共四堂課。但顏師傅感嘆,早期他們一學都是十幾年,
若真想將技藝傳承,還需要有心人更長期的投入。(照片來源/沈祖廷攝)
戲院經理吳俊誠在一旁解說課程、介紹師傅顏振發。一路以來用心地經營老戲院,盡心維護電影傳統文化。
(照片來源/沈祖廷攝)
戲院外一幅幅搶眼的手繪電影海報,色彩繽紛、風格強烈,有別於現代數位電影院。但不知幾年後還能否見到這樣的精彩風華。(照片來源/沈祖廷攝)
![]() |
記者 沈祖廷
因為矮矮的、所以頭髮短一點才有自信 不喜歡太安靜和看不見 於是成為聲音和影像成癮者 文字還在探索中 生活若是液態、希望不只是水酸性要再高 用一種水果形容的話大概是奇異果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