廁紙丟馬桶 環保清潔兩難
廁紙丟馬桶 環保清潔兩難
記者 許鴻財 報導 2014/12/28
生活中使用衛生紙原是一件習以為常的事情,多數人每天都要使用大量的衛生紙,但是如廁後該不該丟入馬桶,卻成了值得討論的課題。臺灣行政院環保署表示: 「衛生紙不易溶解,不可投入馬桶,避免阻塞。」思考上廁所和環保的關係,並檢討臺灣汙水處理系統不完善的問題。若是地下水道的硬體得以加強營建,就可將衛生紙直接丟入馬桶,不僅對打掃的人更加輕鬆,每年也可省下三億的垃圾處理費,同時也向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作法看齊。
衛生紙丟不丟馬桶,環保、清潔兩難。(圖片來源/線上讀報指南)
馬桶 衛生紙的歸宿?
為了減低垃圾量,歐美、日本等國的公廁都沒有設置垃圾桶,民眾可將衛生紙丟入馬桶。行政院環保署研究報告顯示:「市售衛生紙或面紙,投入馬桶後難溶於水,會造成化糞池阻塞」。從節能減碳的角度來看,衛生紙沉積物光是經汙水廠處理、再掩埋或焚化,一年臺灣會增加十公噸碳排放,卻只能回收兩百多萬度電,相較於直接焚化垃圾桶的衛生紙,每年回收兩千萬度電,後者顯得更節能減碳。因此環保署希望民眾還是把衛生紙丟進垃圾桶,以利於能源回收處理。
但是臺灣製造的衛生紙成分與國外並無不同,歐美、日本等國都可將衛生紙沖入馬桶,臺灣也應該跟進這些先進國家的汙水處理設備。衛浴業者認為:「與其提倡衛生紙不要丟馬桶,不如檢討汙水處理設備出了什麼問題。至於環保署認為『衛生紙會堵住化糞池所以不可丟入馬桶』,這更為不合道理。」
臺灣衛浴文化協會名譽理事長吳明修對「衛生紙不能丟馬桶」持保留態度。吳明修為了求證,也曾做過一模一樣的實驗,他解釋:「如果把衛生紙丟入水中,確實過了一兩個小時也不會分解,但只要加以攪拌,就會立刻分解,而馬桶沖水入化糞池的過程中,就有了攪拌的功能。」由於環保署研究引發各界爭議,吳明修建議環保署公開實驗方法與過程,讓更多專家學者給予建議或參考,才能知道研究結果是否正確。
市售衛生紙溶解率只有0.7%到4.8%,衛生紙丟進水裡半小時之後攪拌後可溶解。
(資料來源/環保署)
汙水處理設備簡陋 效果差
在臺灣,衛生紙能否投進馬桶的爭議點,在於都市建設發展比地下水道的營建來得快,因此無法將汙水處理系統完善處理,衛生紙可能造成堵塞。只有新的建築物才能保證可將衛生紙丟入馬桶中。一般衛生紙沉積物會沉入化糞池,不丟是為了防止減少化糞池容積,且一般大樓化糞池壓力不足,常會造成馬桶及管線不通,甚至較低樓層的馬桶糞水逆流。內政部汙水道營建處說:「目前臺灣的公共汙水地下道營造建設完成度是百分之三十六,每年會投入百億資金來建設,會以百分之三的成長,但是汙水道營建還是比較少」。
汙水處理系統設備流程圖(圖片來源/吳鴻富)
另一個問題是民眾對化糞池缺乏維護觀念,污水滲流造成環境污臭,再加上消毒槽的氯水經常乾涸未補充,消毒不確實,影響環境衛生甚鉅,相當令人擔憂。化糞池應該每年完全抽除污泥,沖洗各槽,並做好平時維護保養工作。化糞池的整體污水處理流程上,衛生紙實際上不太可能堵住化糞池。環保署的結論下的稍嫌草率,也不合實情,吳明修在研究後表示:「衛生紙是可以丟進馬桶的。」
在臺灣由於生活習慣及早期下水道設備較差,一般會在廁所放置垃圾桶以丟棄衛生紙。實際上,衛生紙是可以直接沖到馬桶裡的,但前提是上廁所盡量不要使用「面紙」。因為面紙主要是接觸臉部的擦拭用紙,所以必須使用較多的長纖維材料來加強紙力與柔軟度,同時添加了濕強成分,擦水濕用途不易破爛,所以相對也較不易在馬桶裡分解。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副局長周志浩說:「歐美、日本等國家的公廁垃圾桶是讓女性丟棄衛生棉,衛生紙則是直接丟進馬桶沖掉,有的公廁還有『衛生紙丟馬桶』的清楚標示。」在台灣公廁裡的指示也是「一國兩制」,高鐵和部分場所要求直接丟馬桶,衛生棉等才丟垃圾桶。但多數公共廁所上卻貼著「於水中不易碎解,不可投入馬桶,避免阻塞」或「雖可碎解於水中,但棄置馬桶不利能源回收」等警語,令民眾無所適從。
校正觀念 衛生紙的落點
「衛生紙的落點,顯示城市和人民的文明程度。」主婦聯盟董事長顏美娟、臺北市議員簡余晏、臺灣衛浴文化協會理事長吳明修等民間團體和民意代表,共同發動衛生紙丟馬桶的「文明生活運動」,希望改善公廁文化,提升臺灣的觀光形象。簡余晏說:「科學證明馬桶是衛生紙最好的歸宿,身為首都的臺北市應率先示範,在全市公廁加註標示,宣導正確的衛生習慣,杜絕『滿廁黃金紙』現象。」據造紙公會估計,國內每年用掉的廁所衛生紙高達十六萬噸,每年清運處理要花費近三億元,相當可觀;若丟進馬桶沖掉,就可省下這筆錢。
衛生紙可以放入馬桶中,面紙不易溶解不可放入。(圖片來源/痞客邦)
臺北市衛生下水道工程處表示:「衛生紙丟馬桶不致阻塞化糞池和下水道,終端的汙水處理廠也只會增加汙泥量。」環保署水保處則表示:「衛生紙丟馬桶有垃圾減量效果,馬英九曾推行這項運動,最後不了了之。」如何讓民眾清楚認知衛生紙可丟入馬桶,面紙不易溶解所以不能丟的觀念,也就是衛生知識推廣上應該做的功課。
臺北市公廁除了全面提供衛生紙,市府也將協調廠商,把販賣機的面紙改成衛生紙。吳明修認
為:「與其叫民眾不要把衛生紙丟到馬桶裡,環保署更該做的是儘快改善汙水處理設備,協助民眾正確清理化糞池。」此外,許多公廁會販售面紙,家長也習慣幫孩子準備精緻的小包裝面紙,導致公廁垃圾桶總是塞滿使用過的面紙,或者常有馬桶堵塞的現象。
提倡衛生紙丟入馬桶,是國際間普遍認為正確的作法,但是仍需要造紙廠商、政府的衛生觀念推廣,以及衛浴業者、施工者和民眾的多方配合才能奏效,特別是對民眾的教育宣導上,民眾應養成上廁所使用衛生紙的習慣,才能環保又衛生。
![]() |
記者 許鴻財
我來自緬甸,喜歡攝影、喜歡看電影、喜歡陽光、喜歡小孩、喜歡打籃球、喜歡打公共電話、喜歡吃生魚片、喜歡吃白飯、喜歡留下舊東西、喜歡走同一條路、喜歡看海、喜歡Jacky Wu,因為我覺得他是一位非常厲害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