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製作 精工偶動畫
獨立製作 精工偶動畫
記者 侯怡安 報導 2015/01/04
「偶動畫」是一種利用戲偶作為主角,一邊調整玩偶的動作,一邊把影像拍攝下來,最後再剪輯後製而成的動畫作品。經過一秒二十四張照片的細緻呈現,這種拍攝手法被稱為「停格動畫」,也讓戲偶們在觀眾面前活潑呈現。
臺灣第一部偶動畫長片【精工小子】是由動畫名校加州藝術學院(CalArts)出身的導演呂文忠,帶領飛兒動畫工作室現正共同打造的新作品。經過了人物和場景設計、腳本繪製後,【精工小子】目前已進入了「戲偶製作」的階段,而此階段也是偶動畫作品最為關鍵的一個時期。
飛兒動畫工作室在經過了航空城徵收事件的衝擊後,目前仍持續於募資平台上進行募款活動,希望有更多人參與投入【精工小子】的偶動畫世界。
【精工小子】導演呂文忠小心翼翼地將動畫中的角色擺放在搭建好的場景之中,這些戲偶將在這裡呈現一段栩栩如生的故事。(照片來源/侯怡安攝)
從戲偶們生動的面容可以看出他們彼此間的情緒傳遞之細膩。呂文忠說:「做動畫時不希望看起來是電腦做出來的,而是希望能比較像是手做的、更加真實的。」喜歡偶動畫,就是因為它能呈現出一般動畫無法表達的真實情感。(照片來源/侯怡安攝)
呂文忠和【地獄新娘】的導演提姆波頓師承同教授Stephen Chiodo,兩人在作品的展現也以調性黑暗而神秘的「哥德式動畫風格」為主。除了教授的影響外,呂文忠也笑道:「其實自己從小就非常喜歡黑色與白色,到現在也變成自己製作動畫時的偏好。」(照片來源/侯怡安攝)
同一具戲偶會擁有數個不同表情的臉龐,以表達更多角色情緒。(照片來源/侯怡安攝)
戲偶的骨架有屬於鐵製的(左)和銅製的(右),呂文忠說:「左邊的鐵製骨架是由教授親手製成的;右邊的銅製骨架是現在他們團隊所使用的,比較不容易生鏽。」而每個精細的小關節要價昂貴,加上加工與自製戲偶製作對於作品本身無疑是個關鍵,但同時卻也是經濟上的一大挑戰。(照片來源/侯怡安攝)
【精工小子】中尚未上色的街道場景,這些房子是由飛兒工作室的人們一棟一棟親手搭建而成的,主角約翰的家就位於中央。(照片來源/侯怡安攝)
牆上放有【精工小子】的美術設計圖,主角約翰的形象透過圖畫蹦跳於眼前。(照片來源/侯怡安攝)
呂文忠說製作偶動畫與一般動畫不同的困難在於:偶動畫必須把圖畫中的東西化成實體,真實地做出來,還有在拍攝時也必須像拍電影一般實際地去打燈光。(照片來源/侯怡安攝)
「戲偶製作在美國其實是分工很細的,從製作骨架、衣服到上色等,每個步驟都有不同的人專門負責。但在台灣屬於比較小的成本製作,變成樣樣都自己來。」從戲偶的衣服布料選用到縫製呂文忠一手包辦。但從呂文忠的眼神中看見的不是疲憊,而是對於偶動畫的一股熱忱。(照片來源/侯怡安攝)
飛兒動畫室位於桃園國際機場附近,呂文忠目前全心全力投入【精工小子】的製作,並把自己的人生經驗化為此故事的精神所在。飛兒動畫室現在就有如呂文忠本人,在機場旁的夕陽餘暉中堅忍不拔。
(照片來源/侯怡安攝)
![]() |
記者 侯怡安
她搭上潮流揮一揮袖, 結果非但攪和了空氣分子還成功帶走 一片雲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