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期

0310-0314 談話性節目媒體觀察 報告整理:林雨萱、宋

隨著選戰愈來愈接近,政論節目的討論也愈來愈激烈。不但主持人加入更多 個人意見的情形增多,政治立場比前兩週還要明顯。一些原本已被指責偏藍 的談話節目在本週的表現「更藍」,而原本偏綠的節目同樣在本週一樣「更 綠了」。以下為各個節目的觀察總論:

0310-0314 談話性節目媒體觀察 報告整理:林雨萱、宋

記者 林雨萱 報導  2008/03/23

 

 ◎翻拍自97.3.18 2100全民開講

觀察員:郭伯宇、溫苔詠、陳柏臻、賴合新、徐瑩峰、

    許庭瑜、陳明鈺、鄭伊婷、黃浈尹、樂嘉妮      

    陳怡儒、鄭琬馨、林 忻、傅如尉、蔡欣穎

    陳 怡、陳維平

 
報告整理:林雨萱、宋宜玲
 
                                                                                                            
觀察時間:民國九十七年三月十日至三月十四日
 
觀察對象:四家有線新聞台晚間談話性節目,包括「文茜小妹大」、「頭家來開講」、「大話新聞」、「2100全民開講」等四個政論性節目。
 
觀察說明:本觀察報告擬從主持人、談話主題、來賓三方面來表現觀察結果。
 
觀察發現:
 
隨著選戰愈來愈接近,政論節目的討論也愈來愈激烈。不但主持人加入更多
個人意見的情形增多,政治立場比前兩週還要明顯。一些原本已被指責偏藍
的談話節目在本週的表現「更藍」,而原本偏綠的節目同樣在本週一樣「更
綠了」。以下為各個節目的觀察總論:
 
文茜小妹大
  這禮拜的文茜小妹大有明顯的偏藍傾向,不像前幾個禮拜是屬於較中立的立場,可以從來賓和下標方向看出端倪。
    來賓方面,3/11沈富雄對座談主題「蘇打馬扭曲228,消遣蕭的女兒豪宅,承認黨內不肖黨員」說了:「長昌以黨廢言,以人廢言」,孫大千則說:「未來不用對長昌陣營,有任何政見上期待」,由兩位來賓所說的話,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偏藍傾向。
  標題的選定,也多對國民黨有較正面的影響,例如3/13的「台灣維新館衝突過程,藍委直闖挑釁,綠施暴,」同一件事情若以不同的角度切入,將會給觀眾不一樣的觀感,下標寫「綠施暴」馬上就會給人一種民進黨是很偏激且蠻橫不講理的野蠻印象,所以很明顯地傾藍。另外由於快接近大選,多少會提及各地預估得票率,有無灌票嫌疑無從得知,只能用真正的開票結果來驗證。
    這禮拜的主持人,還是有強迫主導的嫌疑,例如3/13的某一標題「打人喊救人 謝營青年軍處理 無擴大事端之嫌?」就是因為主持人略有偏頗的言詞才會這樣下標,讓來賓只好順著她的問話回答。
    整理而言,如果一個節目的走向本身就不中立,那不論是哪個細節,例如來賓的選定、主持人的問話、下標的方向等,都會有偏頗的嫌疑。
 
頭家來開講
  這禮拜的大話新聞依然帶有深綠色彩,主持人本身的立場不會有所改變,似乎已經根深蒂固,仍是綠色的死忠支持者;來賓也有固定班底的趨勢,例如鍾年晃、陳力宏等,都是深綠的來賓,因為是固定班底,且談話內容較符合大話新聞的走向,通常發言的人都是固定班底,其他非固定來賓反而較少發言的權力。
  關於下標也很偏綠,通常不會對國民黨有好的影響,例如3/14的標題之一「不辭立委、威脅自殺,馬要靠這樣選贏?」就明顯地貶低國民黨:下標的方向一偏,討論的內容也不會公正。
  叩應的觀眾也多明顯偏綠,因為大家都是選擇順耳的話聽,偏綠的節目所吸引到的觀眾一定都是偏綠的人,所以想要有公正的內容與公正的叩應,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例如3/14三重許先生叩應進去就說:「國民黨的道歉看不到誠意,完全是為了選票。」這很明顯的看出偏綠。
  一個節目為了要得到良好的收視率,一定都要討好某一特定群眾,因此大話新聞為了要讓支持民進黨的人能夠繼續死忠這個節目,都會一直攻擊國民黨,企圖讓大家看節目能聽得順耳,卻忘了要將事實公正的呈現。
 
大話新聞
  觀察時間是從民國九十七年三月十日到三月十四日,比較特別的是三月十日是在戶外舉行。
   節目主持人為童仲彥,觀察者認為他不太公正且偏綠,言語很激動,常常主導來賓發表意見的方向。他對藍軍常有批評,一直批評「國民黨一黨獨大就可以這樣嗎?」,且對於馬英九對藍軍四立委闖維新館的事件所做的道歉是苦肉計、連續劇,並說馬道歉、馬認錯是馬英九的外號,還拿出很多資料,指說馬演戲、騙人,在重點的字眼上,會用不同的鮮明顏色標出,一直保證是真的。但有觀察者指出,主持人說話的時候,都會拿出一些資料,算是一個很認真的節目,所以,也是有一些可信度的。
        討論主題方面,多在宣揚綠的政績揭藍陣營方面的瘡疤,例如三月十日的主題幾乎都縈繞在高雄捷運,闡述高捷的優點,肯定謝長廷的政績,認為台北捷運沒得比;其他日子的討論主題或是指出蕭萬長的豪宅問題,或是周美青偷書的往事,或是最近維新館的事件,都是不利於藍營的。
        來賓方面,政治評論者陳立宏在五天的節目中出現三天,觀察者皆認為他立場偏綠,例如他在三月十二日的節目中批評『馬家族算是什麼樣的家庭呀』,另外,他在前兩個星期中也多次出現;台灣周報發言人王默三出現三天,他認為國民黨一黨獨大傲慢、白色恐怖已經捲土重來,而他們開的第一槍就是針對台灣週報;陽明大學教授洪裕宏出現兩天,他認為藍營不該對台灣周報提出告訴,且認為國民黨在維新館事件後的處理是自導自演,是爛招,還有觀察者提到他較少說話,擅用一些資料來批評藍軍。
        總論來說,此節目偏綠,而三月十日的觀察者也為他所觀察的這天做了一個小結論:此節目仍不改以往挺綠轟藍的立場,每一次設定的主題便將觀眾引誘到站在泛綠民眾思考模式的立場中,往往造成只問立場不問是非、為反藍而反藍、為挺綠而挺綠的窠臼中(此為有關內容公正性、正確性的歸納)。另外,戶外開講似乎導致主持人容易藉由群眾情緒而為整個節目增添了一些鼓譟投票給謝的現象,這並不是一個身為公開談話性節目主持人應有的作為。此外,即使節目內容中提到相關數據,然而對觀眾來說仍然不可盡信,因為數據的真相必須針對其內容作進一步的查證才能水落石出。最後值得提到的一點:對於高捷本身做的討論不至於太偏頗,就事論事;然而,某些見縫插針的情形仍然發生在吳國棟、管壁玲等立場較偏激的人物身上,這倒是短期間變化不了的常態。

2100全民開講
  觀察時間是從民國九十七年三月十日到三月十四日。
  在主持人方面,觀察者的看法是他雖有公正性,但也不能說毫無偏頗,三月
十四日的觀察者指出,隨著選戰的接近,政論節目的步調也越來越緊湊,討論越
來越激動。原本傾向引導來賓發言的主持人好像也開始加入更多個人意見,事實
上政治立場還蠻明顯的。
  在討論主題方面,主題藍綠皆有(也有中立的),有「為生活棄謝挺馬,全民運將受夠了!?」「空轉8年,生活苦3/2。人民教訓當權? 建貫例,做歹換掉?」「治國無步,選舉搞奧步,台灣人還受騙?」類似這樣的反綠標題,但也有「台灣人要政黨輪替?怕一黨獨大?」「謝營:馬縱容幹部踢館 轉移醜聞!」「謝長廷:藍委鴨霸踢館 目無法紀!」等看似不利藍營的標題,但這五天的觀察以來,不利於綠營的標題似乎較多。三月十四日的觀察者還提到,他認為討論的議題沒有什麼建設性,都是討論衝突事件,而不是選舉政見。而三月十日的觀察者認為,就他的感覺,2100所討論的議題並不是針對哪個政黨或為誰護航,而是今天民進黨執政者確實有太多的缺失,監督政府是節目的職責,他不認為今天這個節目罵阿扁、罵民進黨有任何不妥,因為他們是執政者,必須受到民眾的檢視與批判,假使今年甚至往後由藍營勝出執政,李濤以及2100的來賓生態還是會以監督政府為主要方向。
  來賓方面,國民黨立委邱毅五天以來皆出現,立場偏藍,例如在三月十三日的節目中認為「針對踢館事件,認為馬陣營已經做出最誠懇的道歉」,還有觀察者提到,他不改犀利的作風,語氣常帶著咄咄逼人的問句質問對方;資深媒體人陳輝文也是出現五天,觀察者認為他的立場是偏藍,例如三月十日他質疑謝欣霓的發言是否要全民感恩民進黨政府所做的?「不要將focus放在全民運將的『運將』,要把重點放在『全民』嘛!謝小姐跟宜康兄到底自己有沒有搞清楚阿扁是被罵第一名,杜正勝是第二名?如果有那就有機會回來執政,如果自己都不清楚那就下去吧!」,且語氣相當激動;資深媒體人陳鳳馨出現四天,觀察者認為她偏藍;馬蕭競選總部顧問陳明仁出現兩天,在三月十日的發言指出「政治性格謝與扁是連體嬰!民進黨常用政治拖累經績!同是以政治為第一考量,馬提經濟政策,謝用政治議題反擊!」的批綠言論;長昌競選總部發言人謝欣霓也出現了兩天,在三月十日的節目中表示「民進黨不是沒有在做事,也不是沒有提出應變政策,只是我們做而不顯!」
以及在三月十三的節目中,展現出踢館事件被害人的委屈姿態;段宜康出現兩天,在三月十日的言論中指出「馬英九講了實話,就不代表他的實話就遮掩了他過去應該要擔負的責任,我們都希望選舉能夠認真的檢驗對方和自己。」
  CALL IN觀眾部份,打進來的觀眾偏藍佔了絕大部分,有公正也有偏頗之處,主持人也會適當制止不理性的藍色觀眾。
   節目整個來說應該是偏藍,但也有觀察者表示,他不認為今天這個節目罵阿扁、罵民進黨有任何不妥,因為他們是執政者,必須受到民眾的檢視與批判,還有觀察者認為,整個節目公正性即使是反綠,但是討論的方式還是相對的比其他政論性節目的公正性來的大。

 

 
記者 林雨萱
痛苦會過去吧,希望留下的會是美。 最後希望大家的肝都平安健康。            
記者 林雨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