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時代 掀起美妝革命
網路時代 掀起美妝革命
記者 黃苡齊 文 2015/03/22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
然而,不只是女人,現今無論臺灣或是全球,美妝產業的客群已涵蓋了男、女、老、少等多方族群,愛美不再是女人的專利。美妝產業近年在臺灣異軍突起,擁有可觀的銷售額成長,這與網路的發展、科技的變革,以及消費者對於美妝保養品的想法改變,都有無可避免的關係。
美妝產業 因應時代轉型
過去提到美妝用品,無非是到各大百貨公司的櫃點購買,或是至開架式櫃位挑選,然而現在這兩種通路已經不是銷售量的唯一保證。百貨櫃點依賴的是站櫃人員的服務、口條與推銷能力,而開架櫃位的客群幾乎都是被電視與平面廣告所吸引,只是當今這兩種推銷模式似乎都不如以往容易,甚至面臨因網路帶來的相同困境。美妝產業業者對此變遷產生警覺,試圖在社群網站、網路購物平臺,以及部落格等網路世界中增加曝光率,以達成吸引消費者的效果。
美妝產品的百貨櫃點,依賴的是站櫃人員的服務、口條與推銷能力。
(照片來源/PIXNET)
由於網路平台上的評論更為多元、廣泛,消費者不再只是聽取站櫃人員的片面之詞,或是電視、平面廣告的標語,而是傾向從多方汲取資訊,貨比三家後再決定購買與否。這樣的現象,造成了各家品牌開始積極經營官方網站、創立粉絲專頁,或是找來具有知名度的美妝部落客試用產品,進而在網路上為其背書。
美妝部落客 威脅傳統廣告
隨著網路與行動裝置的日益發達,人們不再需要透過電視或親自前往專櫃,就可以隨時掌握美妝資訊,這樣的現象不僅影響著美妝產業的行銷方式,也造就著所謂「美妝部落客」的崛起,這些美妝部落客甚至成為網路明星,擁有無數粉絲支持,其對美妝的論點更是深深影響著消費者。
所謂美妝部落客,其實也就是美妝產品的使用者,他們將使用過後的心得發布於網路上,與其他對相同話題有興趣的人討論、分享。由於在這樣的網路平台中,撰寫者與閱讀者皆站在消費者的立場,所以這些美妝部落客對於產品的評價、推薦,相對就比電視廣告或站櫃銷售員更加容易被其他消費者相信。
網路與行動裝置的日益發達,造就「美妝部落客」的崛起,
這些美妝部落客甚至成為網路明星,擁有無數粉絲支持。(圖片來源/APP Guru)
網路的無遠弗屆加上美妝部落客對於消費者的影響力,讓美妝產業傳統的廣告形式受到威脅。因此近五年,許多業者紛紛贈送這些部落客自家的試用品,希望他們能在網路上寫下使用心得,此舉不僅能讓商品增加曝光率,更可能因為美妝部落客的好文筆而提升消費者的好感度,達成網路行銷的目的。
新品牌誕生 小品牌復活
網路對於美妝產業的影響不僅如此,近年來,韓國、日本、臺灣的許多業者都搭著此風潮,趁勢創立新品牌,推出平價美妝商品攻佔網路市場,試圖與既有的國際品牌共同競爭。因應趨勢以網路為主要販賣通路,利用低價位吸引目光,並搭配美妝部落客所寫下的產品使用心得,藉以取得消費者對新產品的信任,消除使用者對新品牌品質的疑慮。
臺灣業者推出全新美妝品牌,以平價產品攻佔網路市場。先利用低價位吸引目光,
再搭配部落客所寫下的產品使用心得,藉以取得消費者對新興產品的信任。
(照片來源/RUNWAY)
除了新品牌的展露頭角,一些原有的小品牌也成功地在這場美妝的網路戰爭中「復活」了起來。過去幾十年來,臺灣一直存在著販賣MIT(Made in Taiwan)美妝商品的自創品牌,然而由於國際知名品牌的勢力過於強大,這些小品牌一直處於「幾乎不為人知」的困境之中,如今它們乘上時代的趨勢,善用網路世界中口碑行銷的特性,讓自家產品在網路平臺中重新被人看見。
美妝革命 影響消費價值觀
網路引起的諸多改變,可謂讓美妝產業經歷了一場「革命」,業者不得不跟上時代的腳步,加強注重消費者的使用心得;而行動裝置的便利性,更是讓他們必須隨時更新品牌資訊。不過除了品牌表面的互相較勁外,還有一項內在的隱藏性變革,也就是消費者消費心理的轉變。
美妝產品原來被視為附加於身上的奢侈品,然而因為現今網路發達,資訊隨處可見,許多平價品牌也如雨後春筍般一一創立,小品牌更是趁勢崛起,各家品牌無不積極在網路上大打廣告戰,無論是彈出式視窗、部落客推薦,或是粉絲專頁的產品資訊傳送,消費者在不知不覺中被置入許多美妝相關的訊息,甚至將之視為理所當然。在這樣的情況下,消費者被一步步引導,漸漸將美妝視為「必須品」。
各家品牌無論大小都在網路上大打廣告戰。
消費者在不知不覺中被置入許多美妝相關的訊息。
(圖片來源/痞客邦2015年關鍵報告)
美妝產業過去在臺灣一直稱不上是經濟發展的主要勢力,然而由網路與科技共同掀起的一連串美妝變革,卻令人不得不正視該產業日漸崛起的事實。網路平臺與行動裝置的力量,造成的不只是專櫃國際品牌的轉型、新品牌的誕生、小品牌的復活,更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全方面的滲透,這一連串的改變將不只是局限於經濟,甚至也連帶引發消費文化上的變遷。
![]() |
記者 黃苡齊
我是黃苡齊, 其實真的沒有什麼特別,就是一個學生。 常常不太知道自己要什麼, 非常深信船到橋頭自然直這個論點。 看似不積極,但也絕對不是消極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