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心主播 為體育發聲
甜心主播 為體育發聲
記者 郭穎慈 報導 2015/03/22
親切又有活力的甜美笑容,再搭上一頭飄逸的長髮,有條不紊地播報著比賽情況,帶球迷掌握第一手的運動資訊。時常透過體育台關注熱門賽事的人,一定對這抹漂亮的身影十分熟悉,她正是球迷口中的「甜心主播」,徐裴翊。
她曾經參與過許多重要的國際體育比賽,在現場用聲音和影像見證了許多在臺灣的體壇史上萬分珍貴的一刻。現在她則卸下體育主播的光環,和幾位志趣相投的朋友,一同成立了一個運動網路影音平台,嘗試著用他們自己的方式,為臺灣的運動員盡一份心力。
徐裴翊曾是體育台的人氣主播,現在則自己成立了媒體平台,
希望能為臺灣默默奮鬥的運動員們發聲。(照片來源/郭穎慈攝)
體育記者 開啟挑戰
「我小時候原本想成為一名戰地記者。」徐裴翊笑說,當記者一直是她從小到大的目標,雖然最後從事的領域與夢想中的大不相同,但也讓她從此和運動結下了不解之緣。
她在二○○五年透過徵選進入體育台,開啟了她的記者生涯,「當時雖然很辛苦,但也同時在訓練自己的作戰能力。」體育記者必須採訪、剪接、外電、編譯都要有所涉獵,連較為冷門的體育賽事,也要試著去了解其中的規則細節。由於剛入行的時候,徐裴翊對於職業運動還不太了解,因此在菜鳥時期吃了不少苦頭,但現在回想起來,卻讓她覺得收穫滿滿。也正是因為這份工作經歷,讓她對於體育報導有了更多不同的想法。
當時在體育台所磨練出來的技術,成為徐裴翊後來的珍貴資產。
(照片來源/徐裴翊粉絲團)
主流的體育媒體基於商業考量之下,往往將報導的重心投注在熱門的運動賽事,像是中華職棒、美國職籃等球迷較多的重點項目,但有些比較冷僻的競賽,就不是一般的媒體會去特別關注的對象。得到的注意較少,被給予的資源也會十分稀少。在從業多年之後,對此現象深有體會的徐裴翊,逐漸興起了一個念頭。
「我們長期在(體育)這一塊,又很懂這個領域的內容,然後又非常喜歡,認為好的東西一定要被更多人看到。」為了這份使命感,徐裴翊在離開記者崗位之後,和她在擔任記者時結識的媒體同業,頭腦也轉著相同理念的夥伴們,一起創立了一個運動影音平台「Vamos Sports」。
「Vamos」為西班牙文的「加油、Let’ s go!」之意,徐裴翊希望能透過網路平台這個新興的媒介,讓更多的在默默努力著的運動員,能夠被更多人看見,並受到社會大眾更多的加油和鼓勵。
遠渡重洋 深入尋訪
二○一四年夏天,徐裴翊一行人遠赴美國,進行為期兩個多月,以旅外棒球員為主的拍攝採訪行程,無論是還在美國職棒小聯盟努力的年輕選手,或者是已經登上大聯盟的投手丘,成為球隊主力的陳偉殷,都是他們尋訪的目標。他們長途跋涉,遊歷美國各州,將第一手的消息和近況製作成短片,透過網路的無遠弗屆,讓臺灣的球迷朋友也能看到他們的一舉一動。
在美國的採訪途中,遭遇了許多難關,「有一次我們開了十幾個小時的車,從芝加哥一路殺到南卡萊,結果車子的擋風玻璃上血跡斑斑,有很多蟲的屍體。」徐裴翊輕描淡寫地將聽起來怵目驚心的畫面簡單帶過,她覺得深入到美國各地採訪,是目前為止她所遇過的最大挑戰。
Vamos Sports前往美國,報導在美國職棒小聯盟奮鬥的球員。
(照片來源/徐裴翊粉絲團)
「還有一次我們到波士頓,為了省錢,就選擇搭客運去紐約,在車站有很多看起來很兇的流浪漢,那個時候只有我跟另外一個女生顧一大堆(攝影)器材,我們就在想,如果被搶劫到底要救哪一個。」聽起來十分誇張的情節,卻差一點就真實上演,她現在回想起來,依然有些心有餘悸,「有些經歷不是在臺灣能夠遇到的。」
自立門戶 創造價值
從美國結束採訪之後,緊接著是在二○一四年九月於韓國舉辦的仁川亞運,徐裴翊也沒有從中缺席,她和她的同伴一起前往亞運會場,訪問為國爭光的選手們。但特別的是,除了報導大家最關注的熱門項目之外,他們更是反向操作,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女子運動員身上,包括女子壘球、女子網球、女子足球等項目,「因為自己是女生,所以特別覺得女生很辛苦。」徐裴翊有感而發,當女子足球隊順利踢進八強,他們前往採訪之際,隊員們甚至還開心地對徐裴翊說:「謝謝你們願意來看我們。」
這讓徐裴翊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除了眼前的女子足球隊之外,還有許多優秀認真的運動員,渴望能夠受到更多的重視。他們終於確信,替冷門的運動拍攝影片這件事情,也能為選手們帶來一點力量和溫暖。
與棒球、跆拳道等熱門項目相比,女足則顯得乏人問津,見到徐裴翊前往採訪,隊員們甚至充滿感激,
徐裴翊希望能透過他們的訪問,讓冷門的運動被更多人看見。(影片來源/Youtube)
簡報助陣 世大運建功
徐裴翊在二○一一年辭去體育台的工作後,曾經沉潛了一段時日,當時正值臺北市政府如火如荼地準備著要申辦二○一七年的世界大學運動會,徐裴翊因為主持國際賽事的經驗十分豐富,獲得棒球協會理事長的推薦,扛下了總簡報員這個重責大任。「那時候每天睜開眼睛就是開始寫講稿。」她準備了大約兩個月的時間,然後隨著申辦人員遠赴比利時,全程以英文進行四十分鐘的報告,最終臺北市因為準備的方向正確,成功脫穎而出,獲得評委的青睞,打敗其他城市,成功拿下了二○一七年世界大學運動會的主辦資格。
就算不是擔任體育記者,一樣有別的方式,能為體育界盡上一己之力。抱持著這個想法,徐裴翊從光鮮亮麗的主播檯上退下來,她並沒有捨不得,而是更享受這份自由自在的新工作。「保持正面的想法,然後很努力,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這是徐裴翊一直堅信著的座右銘,她也一直貫徹這個信念,希望能為臺灣體壇,注入一股充滿活力的正面能量。
![]() |
記者 郭穎慈
20歲的埔里女孩,凡事都想追求對等的天秤座。 一直以來的目標是想要成為一個高EQ的人,可以笑著看待起伏跌宕人生的智者,但不知道為什麼,總是無法變成自己理想中的那個自己。 等我成為了自己喜歡的人,我就能向世界宣告,我叫郭穎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