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期

黑與白的辛酸

【不能沒有你】以寫實手法傳達出小人物面對官僚體制的無奈,也揭發出法律的不合理之處。

黑與白的辛酸

記者 張凱翔 文  2015/03/22

電影【不能沒有你】上映於二○○九年,故事內容則是改編自二○○三年的真實事件,本片以寫實的鏡頭語言,描繪小人物在法律及官僚壓迫下的委屈:父親雖然無奈卻無力阻擋親生女兒被送入寄宿家庭。

電影中除了刻劃出官僚的冷漠之外,也揭發出法律漏洞所帶來的矛盾。豐沛的情感與強烈議題性,讓本片在當年的金馬獎中大放異彩,一舉拿下四座獎項,分別為: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年度臺灣傑出電影,成為該年度的最大贏家。
 

黑戶問題

父親一手辛苦帶大的親生女兒,卻用著別人家的姓氏。法源上,父女倆更是形同陌路,毫無關係,就算驗血、驗DNA,提出血緣證明,仍然於事無補。由於父親在法律上並非女兒的法定監護人,因此不能為孩子辦戶口,也使得女兒無法就學,甚至連取得健保卡都成了問題。

電影中的故事正發生在這樣的法律問題之下,男主角武雄為了讓七歲的女兒入籍就學,到了戶政事務所報戶口,才發現離去多年的妻子在配偶欄中所填的,竟是另一個男人的名字,女兒的監護權也就這麼落到了一個陌生男子的身上。

根據官方二○一五年度的估算,國內孩童如同武雄父女般淪為「黑戶」的案例至今仍有一百多件,這樣的孩童多數是由外籍婦人所生。外配因為已在臺逾期居留,擔心帶著孩子入籍後,將被遣送出境,才會選擇與父女不告而別,留下成為「黑戶」的孩子。


父親武雄以四處打零工維生,父女兩人總是形影不離。
(圖片來源/
The Lotus Eaters部落格

 

黑與白 弱勢者的色彩

電影中的男主角從事著高危險的無照潛水工作,居住在小小的廢棄倉庫中。父女倆相依為命、形影不離的畫面,深深地將親情的這份牽掛,毫無保留地傳達給觀眾。而身為父親的武雄並沒有過於遠大而不切實際的夢想,只求平淡度日,生活的動力全來自於女兒的陪伴。而片頭所註明的外語片名:” No puedo vivir sin ti”,是以西班牙語寫成,意思是「沒有你,我活不下去」更是將兩人親情的連繫,表達地淋漓盡致。

將時間拉回到真實事件所發生的二○○三年,當時的媒體大肆報導,爭相轉播這起自殺事件,運用強烈的影音畫面,炒作成了一則又一則的「精彩報導」,吸引住全國觀眾的目光。

時隔六年,導演戴立忍再次講述這個故事時,刻意將整部電影套上黑白色調。他解釋到,希望自己能將故事還原到最基本、最樸實的狀態,避免觀眾受到色彩上的干擾,更專注地去感受這個故事。此外,連最基本的親情都即將被剝奪時,黑與白就成了這些弱勢者的色彩,其他色調都顯得過於多餘且刻意。這種黑白色調運用,減少了視覺上的刺激與渲染,加深了情感上的力道,呼應出小人物面對體制時的無奈與委屈。


整部電影都是以黑白色調呈現。(圖片來源/藍色電影夢
 

官僚體制 被動的惡行

在電影的黑白畫面中,導演不僅僅反映出小人物生活中的磨難,還赤裸裸地批判著官僚體制對於小人物的冷血。武雄四處奔波,試圖阻止社會局將女兒帶走,甚至北上向立委陳情,各部會的官員們堆滿笑容,嘴裡說著「全力配合」,做的卻是將皮球從臺北再度踢回高雄。

在官僚體制的處處刁難下,個性殷實古意的武雄終究失去了理智,決定孤注一擲,攜女跳天橋自殺,這才博得了社會各界的關注。而武雄在天橋上大喊著「社會不公平啊!」也如實地喊出了底層民眾的委屈。

諷刺的是公務員們絕非凶神惡煞,故事中也沒有官逼民反的極端情節。相反地,民意代表及高官們身為公僕,臉上總掛著微笑、和顏悅色,背後卻是無所作為、虛應故事。基層的機關人員則是雙手一攤,配上一句「依法行政」,便將所有責任歸咎於法律,淡然敷衍地一乾二淨。一次次的冷漠敷衍,於無形中匯集成了一股被動的罪惡,而國家機器就此淪為名副其實的機器,運作起來冷酷且不帶有一絲溫度。


官僚的冷漠態度,是本片批判重點之一。
(圖片來源/藍色黑盒子的心部落格

 

黑戶子女的一線曙光

值得關注的是,儘管電影上映至今已時隔六年,多年來同樣的劇情卻仍未獲得改善,且不斷在真實生活中上演。直到二○一五年二月,在內政部與法務部來回協商後,黑戶問題才逐漸出現轉機,現出一道曙光。

民法第1061條規定:『稱「婚生子女」者,謂由婚姻關係受胎而生之子女。若不符合本條規定者,即為「非婚生子女」。』只要母親在懷孕時,與別人存有婚姻關係,所生下的孩子在法律上,必定是屬於婚姻關係下的母親與其配偶欄中的丈夫,至於生父不過是位有血緣關係的路人。

另一種情況則是,雙方都沒有登記結婚便生下孩子,這類的「非婚生子女」則必須由父親提出母親懷孕期間「無婚姻狀況」的證明,父親才能獲得撫養權。但是此種情況中,消失的母親多為外籍配偶,要提出相關的證明顯得困難重重。

根據法務部的近期的函文內容,未來凡是有子女未能入籍的案件,生父如果無法提出「無婚姻狀況」的證明,戶政事務所也有權力視個案情況,協助辦理戶口登記。法務部的這封公文,終於使長久以來卡在民法規範的數百名黑戶子女,獲得解套的機會。


大環境的冷漠陰影下,父女倆仍閃耀出親情的微光。
(圖片來源/
藍色黑盒子的心部落格

 

喚醒觀眾的同理心

「委屈,天天都在發生,難道我們就只能視而不見?」導演透過電影提出了這項質疑。電影中的真實事件早已事隔多年,戴立忍表示不是希望大家去同情武雄這對父女的處境,而是將焦點集中在相關的社會問題上,運用影像來激發起大眾的同理心。他認為,人們時常都能夠看到眼前的問題,卻始終缺乏了一份面對並解決問題的同理心。

電影最後結束在武雄與妹仔久別重逢的畫面,儘管電影以賺人熱淚的圓滿結局落幕了,現實生活中卻仍有眾多待關注的社會問題。生態保育家歐貝瑞(Richard O'barry)曾說:「面對暴行,我們不是激進者,就是消極者。」在面對問題時,若未能即時做出行動,則任何人將都可能淪為體制內的幫兇。

記者 張凱翔
台南人,處女座,喜歡拍照、電影、書籍、單純的東西。 不喜歡海鮮、虧心事。   台南人,但台語很爛,和計程車司機聊天總是有聽沒有懂, 處女座,但不潔癖,對於生活卻有自己的堅持。 思想很老派,老派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成了自己的座右銘。
記者 張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