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期

演藝人生 時代之歌

日本文化至寶-演歌的歷史演變、簡介與現況。
讀取中

演藝人生 時代之歌

記者 張婷芳 文  2015/03/29

日本明治時期(一八六八年至一九一二年)民權運動興起,當時的有志之士藉由歌唱的方式來宣揚其理念,因此演說之歌就如此誕生。至明治晚期,演歌由政治諷刺意圖轉為愛情等多樣題材,「歌頌親情之真,俠義之事,飲酒之德,乃至港埠風光,荒涼山野的,舉凡人能想到的事,皆可成為演歌素材。」(謝鵬雄,2006)。

昭和時期(一九二六年至一九八九年)為演歌全盛時期,期間生產不少膾炙人口的歌曲,流傳至世界各地受到愛戴並傳唱。近年來,儘管西方音樂的引進始得演歌地位大不如前,新血持續地加入為演歌帶來新風貌,不再僅僅被定義為日本傳統音樂,更為日本國民的文化國寶,如同演歌歌手北島三郎所說:「荷蘭人有世所周知的荷蘭民謠,美國人有代表美國精神的鄉村歌曲, 日本人則有演歌。」
 

資料來源:〈演歌〉維基百科、〈日本演歌〉百度百科、《南臺灣通識電子報》第27期

背景音樂:〈北酒場〉細川貴志

記者 張婷芳
藏匿於幻想與現實之間,熟知人情冷暖卻妄想世界大同。 不想長大,思考卻偏向老成。 不擅言詞,心中小宇宙不定時爆發。 我是ㄊㄈ,很高興認識你。    
記者 張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