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這檔大事 糧食浪費
吃飯這檔大事 糧食浪費
記者 鄭青青 文 2015/04/05
(圖片來源/鄭青青製)
全球糧食分布不均,早已是許多人在關注的議題,事實上,世界上的糧食並不是不夠,但是在已開發國家的糧食浪費,造成大量的廚餘,讓豬能吃的食物都比低度開發國家的人民還多。
根據統計,全球有三分之一的食物沒有被吃下肚,這些食物價值22.5兆新臺幣,而為了生產這些「廚餘」所使用的資源浪費與對生態的破壞都是難以計量的成本。食物在產地,只要蔬果長得不是消費者所喜愛的長相,就可能不被採收;在運輸過程中,則可能因為保存不當或碰撞使食物不新鮮或壞掉;而到了商店內,食物的「最佳」賞味期過了,只有遭到丟棄命運,另外餐廳準備的過多食材也造成浪費;最後,就是在每個人的餐盤中,吃不完的食物就當廚餘扔掉。因此,減少食物浪費不僅能省錢,也能保護生態環境,釋出的糧食更有機會幫助世界上正在挨餓的八億五百萬人口。
而在臺灣,平均每個人每一年浪費了96公斤的食物,是全亞洲最多的,與歐洲、北美等高度開發的國家不相上下。而在各類食物中,蔬菜類、水果類和根莖類幾乎是每兩份就有一份是被丟棄的,比例相當地高。食物浪費的議題漸漸在國際中被討論,從聯合國、歐盟到各個國家,都開始擬訂計畫與法條,甚至有抵制買一送一活動、廢除食物期限標籤等方案,期望能減少糧食的浪費。
資料來源:聯合國世界糧食組織(FAO)、《天下雜誌》、臺灣環境諮詢中心、公視【台灣剩食之旅-我們可以不再浪費】
![]() |
記者 鄭青青
我覺得自己是一個誠實的人,不刻意吹捧,不懂得藏拙, 之後聽別人說,原來我很浮誇,不過當我把一百分的事情講成兩百分,請相信我是真心的。 文字也是,即使無法行雲流水,也要奉行寫下忠於自己的文章 腦袋慢速運轉了20年,突然要加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呢!嗚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