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權抬頭 婚姻非人生首選
女權抬頭 婚姻非人生首選
記者 劉雨婕 報導 2015/04/05
二○一三年身兼立委與知名作家的張曉風發表了「剩女說」,引起社會大眾反彈,也有許多人權團體感到相當不滿,認為這番言論不但歧視不婚女性,還帶有對外籍配偶的種族歧視;二○一五年新任臺北市市長柯文哲又在出席活動時表示:「一個國家若有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女性未婚,這個國家不會安定,是國家危機。」此話一出,再度引發各界討論,也招致許多撻伐聲浪。
隨著時代變遷,女權意識逐漸抬頭,相較於早期社會認為女子應該趁早完婚,並待在家中相夫教子的舊思維,越來越多女性認為婚姻並非她們規劃人生時的首要考量,也因此現今的臺灣社會湧現許多「不婚」和「晚婚」族,讓「剩女」一詞逐漸受到關注。
(圖片來源/劉雨婕製)
內政部的統計數據顯示,臺灣近十年來的離婚率居高不下,甚至在二○一三年名列全球離婚率第三高的國家,超越鄰近的日本、韓國,位居亞洲第一。反觀臺灣社會的結婚率卻呈現走下坡趨勢,近年來一直維持在6‰左右,不見大幅起色。由此顯示,「婚姻」對於現代人的重要性已漸趨式微。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與工作學系教授王雲東認為,造成高離婚率的原因與婦女受教權、就業機會的提升、以及個人主義的盛行有關;而低結婚率則是因為,民眾對目前經濟現況與未來經濟前景不具信心、社會價值觀的轉變、以及「婚姻斜坡」(註一)的傳統價值依然存在所致。
然而高離婚率未必全然有害,因為它代表越來越多婦女已有獨立自主的概念,擁有更多的人生選擇權,不必勉為其難遷就婚姻。但女性過度的個人主義,卻也可能造成婚姻破碎以及社會秩序崩解。反觀低結婚率相對而言較不樂觀,因為它間接反映出國家經濟的衰退,使得國民對於婚姻生活感到卻步。
現代女性擁有絕對的自主權,不論是教育、工作甚至是婚姻生活,皆順從個人意志的決定,而不受他人左右。崇尚不婚主義的黃紋芬就表示:「從二十歲開始,我就非常清楚自己要的快樂是什麼,世俗所認可的結婚生子,從來就不在我的人生規劃之中,我很滿意一個人的生活,也很享受單身所享有的自由。」對於柯文哲的言論,她也表示:「女人不結婚絕不是國安議題,當一個社會充斥性別歧視,才是危及國家的重要議題。」
隨著女性意識漸趨高漲,許多臺灣女性開始重視自己的人生規劃方向,而社會應與時俱進,賦予大眾自由選擇的權利,而不是以傳統觀念制約人們的生活。
註一:婚姻斜坡(Marriage gradient)係指人們對於兩性角色的期待不同,致使婚姻市場中經常出現男女雙方社經地位不對稱的現象。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教育部統計處、行政院主計總處、《網路社會學通訊》
![]() |
記者 劉雨婕
哈囉,我是雨婕。 別人總是說我平易近人, 但我卻有著開心時會咧嘴大笑,生氣時也異常激動的矛盾性格。 喜歡透過文字表達內心的感受, 而音樂和電影則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