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世大運 全民矚目
臺北世大運 全民矚目
記者 郭穎慈 文 2015/04/12
(圖片來源/郭穎慈製)
世界大學夏季運動會素有「小奧運」之稱,是兩年一度的國際體育盛事,熱潮僅次於奧運。臺北市在二○一一年時打敗勁敵,取得二○一七年世大運的主辦權。屆時的比賽項目將包含必辦項目共十四項、選辦項目共七項,以及示範項目一項。在選辦項目中,特別選擇了對於中華隊來說,較有奪牌可能的運動。
近三屆參與世大運的國家和人數都有增加的趨勢,顯示世大運慢慢地受到更多國家的重視,願意推派代表隊前往參賽。將於今年夏天展開的韓國光州世大運是否也能提升世界各國的參與度,甚至參加二○一七年後的臺北世大運的運動員能否增加,也是一個值得觀察的指標。
辦理二○一七年的世大運,市府預計需花費新臺幣一百九十八億元,分別投注在興建新的比賽場館、整修現有場館,以及世大運的所有軟硬體設備支出。經費將由中央補助部分,臺北市政府也會吸收一些經費,剩下的將從未來的比賽收入中支付。
從取得主辦資格到現在,市府的一舉一動備受全民的檢驗,在興建場館的方面,引發了不少的爭議和討論。先是在二○一二年,因為先前已經花費十二億的游泳池不符合國際規定,因此需要再花費二十億興建一個新的游泳池,民眾不免懷疑政府有浪費公帑之嫌。在二○一四年四月,由遠雄集團負責的大巨蛋興建案,遭人質疑是否有官商勾結的疑慮,還有路樹的遷移不當,導致社運團體展開了「護樹運動」。
除了比賽場館之外,世大運的選手村的議題也不斷延燒,由於選手村位於新北市的林口區,在世大運的賽事完全結束之後,將成為「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臺北市和新北市都會得到一定的配額,並進行管理。雙方先前在國宅的分配戶數上無法達成共識,直到最近才意見統一。
臺北世大運是臺灣近年來最高層級的國際體育競賽,每個環節都備受人民的關注,要讓臺北世大運成為前臺北市長郝龍斌所說的「歷年來最好的世大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資料來源:2017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官網、臺北市政府、世界大學運動會基礎資料庫系統、聯合新聞網、自由時報
![]() |
記者 郭穎慈
20歲的埔里女孩,凡事都想追求對等的天秤座。 一直以來的目標是想要成為一個高EQ的人,可以笑著看待起伏跌宕人生的智者,但不知道為什麼,總是無法變成自己理想中的那個自己。 等我成為了自己喜歡的人,我就能向世界宣告,我叫郭穎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