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期

販售親情《紀子,出租中》

影評

販售親情《紀子,出租中》

記者 陳貞儒 報導  2008/04/06

 ▲「家庭出租」填補了寂寞的心靈。

一個逃家的少女,拖拉著小小的行李箱,在東京街頭倉皇地走著。即使全身上下滿是鄉下地土裡土氣,她仍故作鎮定,假裝自己同身邊的人一樣,對繁華的都市早就習以為常。這是個逃家的故事,從家中出走的少女,開始了一連串尋找自己的過程,她的名字是紀子。 

手持鏡頭的搖晃感,營造侷促不安的氛圍,與平靜的口白顯得格格不入,衝突的視覺與聽覺,營造出熱鬧卻冷漠的都市氛圍。鏡頭兀自切換著,像朗誦一段散文般,不協調的畫面,藉由緩緩地敘述,逐漸貫連起來,紀子開始述說著她從何而來,以及正在尋找什麼。

 

家庭出租  販售量身訂做的溫暖

生長於寧靜鄉下的她,在網路上找到截然不同的新世界,與都市的少女們交流後,紀子才發現自己一直枯燥地生活著,儘管這樣的人生相當平順,沒有衝擊和災厄,但也意味著,她的世界將不會有樂趣和希望。紀子做出選擇,在一個停電的夜晚,所有人措手不及之際,她離開家庭,到都市投靠網友久美子。

久美子帶領紀子進入「家庭出租」這個行業,扮起顧客指定的角色,演繹指定好的劇情,無論是死去的妻子或逃家的女兒,都可以藉由租用再度獲得。老奶奶張開手歡迎回家探望的兒子,最寶貝的小孫子一下車,就奔向奶奶的懷抱撒嬌,媳婦在廚房裡張羅晚餐,一家人共享天倫之樂。「家庭出租」圓滿了人們對於家的想像,即使這只是一場論時計價的交易,但客製化的貼心設計,仍令許多人樂此不疲。

租用親情這個構想,直接或間接地反應現代社會中,家庭功能崩解的問題。具有血緣關係的家人,彼此缺乏交流,比陌生人還顯得疏離,諷刺的是,藉由金錢維繫的親情,卻顯得格外和樂融融。家庭出組這個行業,產生自久美子對於親情的嚮往,身為棄嬰的她,不斷將自己鑲嵌進各個家庭中,體驗從未嘗過的親屬關係。但這個行業,同時也是久美子對於社會的報復,藉著人造親情,彰顯出血緣關係的脆弱,金錢的介入,也使她得以蔑視家庭關係,保護缺乏親情溫暖的心,說服自己不在乎也不需要家人。

離家的姊姊,深深影響了妹妹。都市之外,妹妹由佳也隨著紀子的腳步出走,原本幸福的家庭煞時瓦解,父親徹三在妻子自殺後,終於開始著手尋找兩個孩子的下落,搭配著連續自殺事件,徹三深信姊妹兩人處於「自殺俱樂部」的掌控之中,憑藉著記者的靈敏直覺及觀察力,他開始往真相逐漸邁進。

 

▲紀子在多重角色的關係裡,找尋自我定位。

多重角色  找尋自我定位

破碎的剪接方式,時間關係的紊亂,敘事者的不斷切換,帶出一個迷離的觀賞世界。片段與片段間看似毫無關連,卻又緊密聯繫,各個角色喃喃自語間,如詩般地架構起真假交織的病態社會。詩化電影是導演園子溫的拿手好戲,身兼詩人和電影創作者的她,不但擁有文學的眼睛,足以觀察出社會脈動中細膩微小的問題,更能充分利用影像創作者的特點,勇於表現即突破,她大膽的運用前所未有的手法,拍攝截然不同的素材。

園子溫的每一部作品風格迥異,看完怪誕荒唐的《怪奇馬戲團》後,難以想像愛情喜劇《Utsushimi》,也出自園子溫手中,拍完幽默惡搞的日劇《時效警察》後,緊接著推出恐怖片《美髮屍》,園子溫多變的影像風格已讓人咋舌,更令人驚訝的是,她還能一手包辦導演、編劇、演員和音樂創作等各種角色,莫怪乎在日本享有「鬼才導演」的稱號。

 

有人說《紀子,出租中》,是園子溫最引人爭議的作品─《自殺循環》的續集。本片的確加入《自殺循環》循環中最著名的畫面,即數十位女高中生,牽手跳火車月台自殺這一段。血濺四方的淒厲景象雖然再現,卻不再是電影主要探討的部分,而是幫助導演重新架構起一個新的概念。 

「你和自己有關連嗎?」園子溫在兩部片中,都提出了這個問題,《自殺循環》中表達:人無法了解自己的生存意義,所以會自殺。而在本片中,自殺不再只是自殺,而是扮演,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有應該扮演的角色,人們透過家庭出租,歷經多重角色關係,向外摸索與自己的關連,尋找定位。因此《紀子,出租中》不是個正統的續集,可以說它是一部獨立個體,是園子溫對自我創作的二度闡釋與再建構。

 疏離崩解  家庭出租非異想天開

雖然導演已將影片中存在的敘事邏輯,推演得相當周密,但缺忽略了電影與觀眾間,認知上必然存在鴻溝。很多人都無法明白影片後段部分,「角色」是一個什麼樣的意義,扮演出軌妻子的廢墟水壩,甘願被盛怒的丈夫刺死,扮演自殺者的女高中生,笑著牽手跳下月台。廢墟水壩說:「森林裡大家都想當老虎,那我就扮演兔子。」老虎是成功的強者,而兔子意味著失敗的弱者,歷經多次扮演後,少女們才找到存在的意義,被殺的或自殺的人,都是甘願成為弱者,平衡社會上強弱不均的現象,成就圓滿。

 

概念的表達本屬難事,即使面對面交談,都難以精準地傳達,更遑論透過影像。時序、場景和人稱的不斷切換,雖然帶來電影的藝術感及哲學氛圍,確經常令觀眾摸不著頭緒。電影本屬思想的再製,有其敘述上的限制,如何能讓觀眾清楚明白影片中的寓意,端賴導演架構電影的功力了。

 

另外,融入《自殺循環》的血腥片,雖然讓本片產生令人印象深刻的高潮,但家庭出租和自殺俱樂部,這兩個概念間的連繫,卻顯得微弱,彷彿各自獨立發展一般,將電影的中心焦點給模糊了。即使如此,《紀子,出租中》仍就帶領人們重新思考「家庭」這個概念,而今日社會中,出租房舍、傢俱、服務,甚至是出租能力,都已不再是新聞,在人際關係日漸疏離的現代社會,「家庭出租」絕不會只是電影創作者的異想天開,而是有可能成真的將來。

記者 陳貞儒
姓名:陳貞儒 綽號:思奇 關心的議題:藝文活動、流行文化、社會公益、媒體現象。 經歷:交大客院金山面專題報導記者、台視節目部實習生、交大傳科系學會會長 專長領域:文字撰寫、攝影剪輯、影像後製處理、動畫製作等。 之一‧以前的夢想是當台灣第一位女總統,不過長大以後發現國家政治超乎我想象的麻煩,就此迅速打消念頭,反正人生還有很多樂事可以做,最好是一輩子都可以懶懶散散的,依照「天不從人願」的慣例,八成是不會實現。 之二‧總覺得世界上有很多問題存在,很想去改變,但是一介草民力量太渺小,加上懶(也許這是主因),好像什麼都無法改變一樣,有這種想法的時候就會去看海賊王,我覺得魯夫可以給我力量。 之三‧立下志願不當記者,但諷刺的是好像不斷地作著新聞,不管以後會走上什麼樣的路,都還是先面對眼前的挑戰比較實際,謝謝觀賞。請多指教。
記者 陳貞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