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期

四天 四傻 闖香港

一股衝動、一種勇氣,為四個傻瓜在年輕的歲月裡,寫下一筆截然不同的體會。

四天 四傻 闖香港

記者 陳思寧 文  2015/04/12

二○一五年的寒假告訴四個傻瓜一件事:「衝動未必屢屢是件壞事。」電影【托斯卡尼艷陽下】便是如此傳達給世人的:「人的一生中至少要有兩次衝動,一次為奮不顧身的愛情,一次是說走就走的旅行。」回想起來,每天侷限在一成不變的朝九晚五、沉溺於三五好友的對話視窗,生命總有許多束縛使人動彈不得,然而當一股傻勁橫衝直撞,跨越種種不勇敢的障礙與現實的牽制,最後衝動也能成就一篇旅行的章節。
 

莫名其妙 自助旅行

四個傻瓜其實是大學好友,而​談起他們的冒險故事,實質充滿了諸多不可思議。其實這只不過起源自一位傻媽的斥責:「你為什麼要把錢都花在買東西上?寧願存一筆錢,出國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這句話宛若魔法一般地激起四個傻瓜的慾望,莫名其妙的衝動促成他們生平的第一次自助旅行。

然而事實是一切發生得太迅速而荒唐,直到學期中,四個傻瓜才有機會真正齊聚一堂並討論著他們寒假的旅行。在無家人的支援下,他們在有限的時間內,各自存下一筆金費、自行查詢網路資料並諮詢旅行社、辦理護照與簽證以及分工安排四天出遊的行程。

作為一名「自助旅行初學者」,交通便利、語言略通的香港成為四個傻瓜的首選。原先,好天真的傻瓜們只是先入為主地賦予香港「繁華、流行、明星、電影」的想像,然而更多意想不到的文化衝擊正悄悄席捲而來。

莫名其妙的四個傻瓜搭乘飛機,展開一段香港自助之旅。
(照片來源/陳思寧攝)

 

四傻闖香港 小城市大發現

讀萬卷書的記憶,永遠比不上行萬里路的深刻。當四個傻瓜第一天闖蕩上環、中環香港繁華地帶,便在購物與品嘗美食之餘,瞥見許多不同於臺灣的文化風采。在主要幹道上,林立著高樓大廈與連鎖店家,但是一一深入潛藏在裏頭的小巷弄時,才發現「繁華」只不過是當地的包裝。

剛抵達香港上環、中環地帶時,映入眼簾的是極為繁華的
面貌,充斥著商業大樓與百貨公司。(照片來源/陳思寧攝)

沿著巷弄一探究竟,不乏百年的港式飲茶、手工傳統產業以及其他特色小吃店,反觀在這裡的人們有些打扮時髦、有些穿著樸實、有些則是一般西裝搭配領帶的上班族,而這讓四傻有如不斷穿梭時空,窺見兩種全然不同的面貌。


巷弄裡藏有許多小吃,雖然販售的項目大同小異,多以點心搭
配奶茶,但是口感略有不同。(照片來源/陳思寧攝)

小吃與地鐵是傻瓜們四天的必需品,而有趣的是,單以此切入香港的人文風情也不會過於偏頗。總體而言,四個傻瓜認為香港的生活步調相當快速,不僅地鐵的手扶梯快得嚇人,連服務業的出餐也非常迅速,但是不時被效率追著跑的當地人,顯現出的神情便略為凝重,這也是四個傻瓜對香港永遠解不開的疑慮:「你們究竟在趕什麼?」

一○一四平方公里的香港實在不大,卻讓四個傻瓜天天都感到驚奇,他們第一次發現原來香港人使用繁體中文,而非簡體字;生活幾乎沒有摩托車;駕駛座位在右側;餐桌上幾乎不會擺放衛生紙供客人使用等。雖然短暫的四天並不足以真正瞭解,但是四個傻瓜確實發掘世界的一個角落,坐擁著與臺灣截然不同的故事。
 

旅遊荒謬事 四傻一把罩

在生平第一次自助旅行中,自然也會包辦了不少蠢事。其中一位傻瓜便大剌剌地將護照丟在飯店裡,於第三天要出境至澳門時,才發現重要的護照不在身邊,也因此在完全沒有網路與電話能夠聯絡的狀況下,四個傻瓜無奈地被迫分離。再者,由於當初沒有查清楚澳門當地的交通路線,加上預估到達目的地的時間過短,造成兩個小時、兩千多塊臺幣的表演,最後只觀看不到半小時。

第三天的澳門之旅讓四個傻瓜頓時瀰漫在一股低氣壓當中,但是他們很快地便決定「忘掉這一天」,並且忽略當下的不愉快,繼續迎接最後一天的行程。雖然四個傻瓜至今已把第三天的行程視而不見,甚至對外宣稱為「三天兩夜」的香港之旅,但是這唯一的美中不足也算是生命的一種體驗,說實在想忘也忘不了。


事實上,四個傻瓜的確來過澳門,但是由於出發前的準備不足
造成不少損失,讓他們極為想要遺忘這件事。
(照片來源/杜以翔攝)

 

行走思想者 旅行不揮霍

西寧是四個傻瓜的其中之一,回到臺灣後,她試著推判上述的香港人文風情,總結出幾個可能的論點。地狹人稠導致土地昂貴,加上交通極為便利,汽、機車在停放空間少的條件下,人們自然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而人口多自然疏散的速度必須更快;另外,受到中國大陸人民與觀光客的大量湧入,使得香港的民族感強烈,對外較有防備。

對西寧來說,自助旅行伴隨著許多的學習與思考,也彷彿是一種催化劑,醞釀著她的旅行夢。即便過去出國的紀錄不在少數,但總在母親的指揮下進行,而這次顯現更多的是一種獨立自主的特性與更開闊的視野,學習主動去看、去聽、甚至用心感受,成為一名行走的思想者,而非走馬看花的觀光客。

有人會說:「這次旅行到底花了多少錢?」四個傻瓜只是笑著說道:「很便宜啦!」因為他們心中的體會遠遠超過所有的支出,而這也讓他們明白「旅行的意義不在得來的戰利品,而是面對文化衝擊時的快感。」由衷感謝這股「好傻、好天真」的衝動,直駛著四個傻瓜走向全新的體驗,在還沒有太多現實侷限的年輕歲月中,為自己寫下一筆勇敢。

記者 陳思寧
哈囉,我是陳思寧。生活緊湊,難免追跑著消逝的時間,在所有辛勞過後,我喜歡以自己的步調認真享受,多看、多觀察身邊的人事物,戴上一副耳機、輕便的小包包,隨著心情,讓閒情逸致的散步變成豐富的個人小旅行。
記者 陳思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