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即球場 逆轉求勝
商場即球場 逆轉求勝
記者 郭穎慈 文 2015/04/19
「被得七分,那就再得八分贏回來,八比七是比賽最有趣的時候。」這句名言出自西元一九三七年,美國第三十二任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於紐約時報上發表的一封親筆信函,他認為,棒球比賽最精采刺激的時刻,就是在超前得分的那一瞬間。
日本戲劇作品【逆轉之戰】改編自以小羅斯福命名的小說《羅斯福遊戲》,劇情講述一間以製造圖像感測器為主的精密機械生產公司「青島製造所」,面臨商場上強敵環伺的危機時,如何在社長細川充的帶領下,化解瀕臨破產而即將被併購的命運;而青島製造所旗下的社會人球隊,為了擺脫被公司裁撤的命運,如何在重新站上投手丘的王牌帶領之下,力爭上游、奮力迎戰對手,打出精彩好球。商場上的勾心鬥角,結合球場上的激烈比拚,兩條劇情主線分別發展,在這部日劇中碰撞出了熱血的火花。
【逆轉之戰】結合商業和運動兩種題材,無論是商場或球場,
他們都要打出一場逆轉之戰。(圖片來源/緯來日本台)
球場與商場 激烈對決
和一般只著重在球隊比賽和選手上的運動作品不同,【逆轉之戰】不只是賣弄球場上的熱血,更將運動與乍聽之下毫不相干的金融領域結合,利用劇情的相互呼應,將兩者緊密地扣合。青島製造所的社長細川充是個一絲不苟的領導者,面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還有疑似部屬的背叛,以及同業勁敵的虎視眈眈,在腹背受敵的情形之下,毅然決定進行裁員,並且預計解散先前擁有烜赫戰績的社會人棒球隊。
青島製造所旗下的棒球隊,是由非常熱愛棒球的前社長所創立,原是社會人夢寐以求、渴望進入的隊伍,後來卻因為隊內的好手紛紛遭到其他的公司挖角,戰績開始一落千丈,再加上要培育一支棒球隊需要花費許多資金,使面臨經營不善的青島製造所,又遭逢球隊無法奪得好成績的雙重打擊,細川社長只好宣布廢除棒球部。後來在棒球部長三上文夫的努力奔走下,細川暫緩了這道命令,但也和棒球隊約定,只要輸掉任何一場比賽,就必須接受廢部的命運。
棒球部因為公司經營不善,面臨著廢部的危機,因此,他們不能再輸掉任何一場球。
(圖片來源/網易娛樂)
而在青島製造所的棒球隊裡,有位高中時代曾經在甲子園登板投球的選手冲原和也,當年因為受到學長惡意地挑釁,而捲入一場暴力事件,最後不得不黯然地告別球場。本來下定決心再也不站上投手丘的冲原,面對棒球部所面臨的解散危機,決心再次挺身而出,希望能夠用他拿手的速球力挽狂瀾。
團結一心 逆轉求生
原本對棒球絲毫不感興趣的細川,在前社長的邀約之下,終於看了一次自己公司的球隊在球賽中的表現。縱使球隊裡出色的球員少之又少,但全隊仍然上下一心,每位球員都配合總教練所下達的戰術,努力地拼鬥,只為了球隊不被裁撤。細川也不禁被球隊所感動,開始跟著加油團的口號一同吶喊,大聲地唱出加油歌曲,心情隨著場上的球員表現而起伏,儼然成了球隊的頭號球迷。
他從棒球隊得到了面對落後也絕不言棄的精神和勇氣,並且用同樣的意志去面對商場上的難關,面對銀行拒絕融資,大公司又刻意取消訂單,瀕臨破產的窘境,他也率領著全體員工團結起來,一起去逆轉這個局面,終於製造出比其他公司更加精良的產品,得以度過難關。無論是公司經營方面,或者在棒球場上,這部戲都十分強調「在逆境中更要團結」這個主軸概念,只要每個人共同努力,沒有什麼是解決不了的困難。
細川社長帶著股東和職員一起前去感受棒球的魅力,他們也看到了棒球隊
團結一心,永不放棄的哲學。(圖片來源/網易娛樂)
仿效半澤 成效不如預期
【逆轉之戰】和在二○一三年底在亞洲地區掀起一股「加倍奉還」熱潮的【半澤直樹】,兩者都是改編自池井戶潤的小說,因此【逆轉之戰】也找來打造【半澤直樹】的幕後團隊,無論是導演、攝影,甚至兩部作品也都有許多重複的演員,期待能夠再度複製一次【半澤直樹】的成功,但比起【半澤直樹】在亞洲地區所引起的迴響,【逆轉之戰】的結果似乎有些差強人意。【逆轉之戰】從經營者的角度出發,打敗對手,帶領公司一步步地逆轉劣勢,邁向成功,縱然劇情令人大快人心,但是仍然不如小職員力壓上級來得讓觀眾有所共鳴。
在【半澤直樹】中,為了要突顯劇情的張力,經常會有將鏡頭非常貼近演員臉部的拍攝手法。堺雅人所飾演的半澤表情扭曲地說著「以牙還牙,加倍奉還」的經典台詞,就令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導演希望透過特寫演員的表情,讓觀眾更能進入戲裡的情緒。在【逆轉之戰】中,也如法炮製這種特殊的鏡頭,但整體看起來,無論是畫面的色調和劇情的節奏,都太有【半澤直樹】的影子,【逆轉之戰】沒能走出自己的風格,是最為可惜的地方。
【逆轉之戰】的風格和【半澤直樹】如出一轍,希望能夠透過相同的拍攝技巧,讓觀眾有所共鳴。
(影片來源/Youtube)
棒球題材 日本狂熱
日本人對棒球十分狂熱,因此以棒球為主題的作品,容易燃起觀眾的興趣和熱情。但大多都是以高中生奮戰要進入甲子園的心路歷程為主,像是改編自漫畫的熱血作品【菜鳥總動員】,就是描寫教練將一群不良少年導向正軌,最後終於得以前進甲子園,不留任何遺憾的故事;而另外一部描寫棒球的日劇【即使弱小也能取勝】,也是一位懷抱著理想的熱血老師,要率領弱小的球隊,前往甲子園,像【逆轉之戰】以社會人棒球為題材的作品,實屬難得。
【逆轉之戰】中將球場上突破逆境重圍的道理,拓展至金融領域,更可以應用治現實生活中的每個領域,期盼每個人在面對各種挑戰時,都能夠秉持樂觀、堅持不懈的精神,至於如何成功打出一場漂亮的逆轉之戰,就考驗著每個人的智慧與意念。
![]() |
記者 郭穎慈
20歲的埔里女孩,凡事都想追求對等的天秤座。 一直以來的目標是想要成為一個高EQ的人,可以笑著看待起伏跌宕人生的智者,但不知道為什麼,總是無法變成自己理想中的那個自己。 等我成為了自己喜歡的人,我就能向世界宣告,我叫郭穎慈。 |
